1024 程序员节 | 华为与开发者共筑技术新高地
10 月 23-24 日,以“研发新高地,数智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长沙·中国 1024 程序员节”盛大举行。其中 10 多位来自华为的行业专家和技术先锋深度参与本次大会,全面分享大模型、AI、数据库、开源、前端、研发效能等创新技术,与现场的开发者们共同探索技术未来。
岳麓对话重磅开场 共话研发未来
大会首日,“岳麓对话”作为每届 1024 程序员节的重磅开场,吸引开发者关注。
在《全球研发中心掌门人共话研发未来》对话中,华为云 PaaS 服务产品部部长徐峰从 AI 如何赋能开发者和产业谈起,并深入探讨如何构建面向全球的科技驱动源泉。
他指出,人工智能将人类知识高度压缩,如盘古研发大模型学习了 8000 万多代码仓、1300 多万篇技术文档,其知识载量远超过人类个体能力。借助这样的知识聚合,使得研发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程序员在研发过程中,不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于重复性代码的编写,以及代码检查,大大减少工作量。
(华为云 PaaS 服务产品部部长 徐峰)
徐峰强调 AI 将导致软件体系的根本变革。他提到了“数智媒软”的概念,即未来的软件不再是单一的源代码,而是结合了数据、智能模型和媒体内容等多模态的内容。软件开发流程将会从传统的人工主导转变为 AI 主导,从人机交互到机机交互的模式。徐峰预测,未来 5-10 年将是软件工业的飞跃时代,25 年数字经济将催生出超过 5 亿个新应用,相当于过去 40 年应用的总和,“软件定义世界”是大势所趋。
驱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发展,需要凝聚全球化的优质技术资源,企业如何具备全球化视野?徐峰从华为全球化的历程谈起,回顾了华为早在 1996 年制定全球化战略,目前华为已服务 170 多个国家。
华为公司为了微波专家在米兰设立微波研究所,最终把微波技术做到了世界一流的故事,以及华为 5G 关键技术 Polar 码,也是与土耳其的一位大学教授多年合作取得的成果,这些都再次印证了企业走向全球,必须关注全球市场与技术,并进行全球研发布局。
技术英雄论道 AI 时代下的智能化操作系统发展
在主论坛“2023 技术英雄会”上,华为计算产品线鲲鹏计算领域副总裁熊伟进一步为我们展示了 AI 时代下智能化操作系统的趋势及华为的思考。熊伟在《智能化操作系统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中提到,尽管在 AI 时代谈论操作系统可能显得有些过时,但它仍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与此同时,通用智能成为未来技术展望中较为可靠的方向,因此为满足智能化挑战,操作系统必须面对 AI 算力加速、新的互联架构、对等协议、新算力结合以及新指令集等多方面的变革。
(华为计算产品线鲲鹏计算领域副总裁 熊伟)
此外,熊伟还强调了数据模型的快速增长、效率的低下以及无效算力的存在。
硬件上的挑战在于,随着数据极速增长,如何为操作系统快速提供更强的算力。芯片硬件将经历剧烈的变革,从单一大片的发展到小片的集成。软件方面,传统的分层方式也在逐步转向完整的融合。华为的解决方案则是尝试通过自然语言与操作系统进行交流,以及提供从推理到训练的完整 AI 硬件解决方案等。
最后熊伟总结道,尽管 AI 时代带来了诸多变革,但他相信技术人员的角色和价值在未来仍然不可替代,希望通过华为与各方共同携手,助力开发者成长。
华为开源新纪元:从开源视角看 AI 的新起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 AI 时代这场技术变革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开源。正是开源推动了技术的交流和创新,也为 AI 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更是建立全球技术社区合作与共鸣的关键。
如何利用开源赋能 AI 的前景,在“2023 技术英雄会”的圆桌讨论环节,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CNCF 基金会董事任旭东聚焦《紧随人工智能浪潮,开源如何启动 AI 新纪元?》的话题,分享了开源与大模型生态的深度融合。
他指出,在 AI 的浪潮下,华为已将 AI 应用于内部业务流程与产品,如 AI 预判故障的修复,手机终端的智能化使能,甚至尝试文生图的应用。
(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CNCF 基金会董事任旭东)
任旭东对开源在构建大模型生态中的战略性作用给予了深入剖析。他强调,虽然中国在 AI 论文发表量上表现突出,但国内外的技术差距仍存在,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总是追随着 AI 的浪潮起起伏伏,却缺乏扎实的基石可供生长。
他指出虽然中国是互联网大国,但在中文的高质量数据上仍然存在短板,这对国产大模型在下一场竞争中十分不利。任旭东提议,通过开源方式,推动各大公司进行高质量数据的共建,而非各自为政,从而在大模型的竞争中获得先机。
最后,他还特别强调了大模型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高铁或智能汽车时代类似,数字基建或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开源的支撑。他期望中国能借鉴以往在基建时代的经验,通过开源的方式,为新的数字时代搭建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提到华为的开源实践,就不得不提到 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本次大会设置 OpenHarmony 论坛,OpenHarmony 媒体 SIG Leader、华为终端 BG 多媒体首席架构师杜明亮带来了《OpenHarmony 多媒体设计思想》的主题演讲。
首先,他强调了面向生态的重要性,倡导通用能力的全球化,从而避免重复的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次,考虑到多媒体的多变场景,OpenHarmony 在操作系统底层提供了针对各种场景的专项能力,与此同时,软硬件的深度整合确保了最大的协同效率。OpenHarmony 还为开发者提供一整套全栈解决方案,包括高效的开发工具、覆盖全景的媒体能力 SDK 和保障应用兼容性的测试套件。
(OpenHarmony 媒体 SIG Leader、华为终端 BG 多媒体首席架构师 杜明亮)
为了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OpenHarmony 实行分层开发的策略。除了提供集成的开发能力,还将底层的原子化能力和硬件加速能力开放给开发者,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未来,OpenHarmony 将走 API 全量开放的道路,以保证跨平台、跨设备的连贯体验,从而确保用户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获得一致的高质量媒体功能效果。
保障海量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的兼容性,防止生态分裂,是生态拓展的重大挑战。为此,华为测试工具技术专家、OpenHarmony 兼容性工作组委员任熠带来了《OpenHarmony 生态兼容性测评技术分享》,介绍 OpenHarmony 兼容性工作组的工作的目标、职责和运作模式,以及在 OpenHarmony 南北向生态兼容保障方面构建的关键技术及落地成果。
(华为测试工具技术专家、OpenHarmony 兼容性工作组委员 任熠)
任熠表示,OpenHarmony 兼容性工作组需要定义操作系统的技术细节,并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 提供多种产品兼容性规范文档和兼容性测试套件,以确保开发者开发的应用可以在各 OpenHarmony 设备上顺利运行。在 OpenHarmony 北向应用兼容性测评方面,OpenHarmony 兼容性工作组针对 OpenHarmony 系统特征,设计六大维度(兼容性、性能、功耗、稳定性、UX、安全)的应用质量要求,并尽可能将测试检测项工具化,避免测试人工差异,以保证兼容性工作的稳步开展。
OpenHarmony 知识体系工作组负责人王治文带来了《OpenHarmony 开源库介绍》的演讲。开源库是应用开发者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关键生产要素。作为 OpenHarmony 两大主干代码仓之一,OpenHarmony-TPC(以下简称“OHOS-TPC”)和三方库 SIG 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了媒体处理、UI 组件、网络 &协议、高性能缓存等 40 余个大类 220+高频开源库,并且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长中。
同时,OpenHarmony 还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了 OpenHarmony 包管理平台(OHPM),帮助开发者轻松调用包括 ArkTS/JS、C\C++在内的各种二进制包。
(OpenHarmony 知识体系工作组负责人 王治文)
王治文还介绍到,开源库也是所有开发者参与到 OpenHarmony 生态的最可行入口——只要能解决开发者的真实问题,业界有些开源库甚至可以只有几行核心代码。目前各个行业的开发者都在踊跃贡献自己的 OpenHarmony 开源库,6 月 11 日召开的 2023 开放原子全球开源峰会隆重表彰了其中的 15 位精品开源库开发者;也期待更多开发者参与到 OHOS-TPC 贡献中来,一起为万物互联时代贡献力量。
华为 OpenHarmony 安全架构师胡慧锋带来了关于《OpenHarmony 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分享 》的主题演讲,阐述了 OpenHarmony 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关键理念:隐私是用户的基本权利,而安全则是产品不可或缺的属性。OpenHarmony 遵循五大核心方针进行隐私保护:数据本地化、最小化处理、透明性、身份保护及数据安全。结合软硬件,确保用户数据的持续安全。
(华为 OpenHarmony 安全架构师 胡慧锋)
胡慧锋特别提到,为确保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安全性,OpenHarmony 采用 hichain 进行互信认证。在分布式数据传输中,它采用了设备的分级分层策略,通过从 L1 到 L5 的安全等级划分,确保如生物特征这样的高敏感度数据仅存放在高安全等级的设备上。为进一步提升安全性,OpenHarmony 正在研究基于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策略,采用如代码签名等技术确保每行代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未来,OpenHarmony 的隐私保护措施将包括从静态到动态的数据保护,结合匿名化技术,并计划引入数据泄露防护机制,确保数据完全隔离,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隐私保障。
未来已来 华为与开发者共筑技术新高地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题分享以外,本次大会还汇聚了众多华为及合作伙伴的顶尖专家,他们共同探讨了各种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
在 AI 模型技术及应用论坛中,华为计算开源生态总监黄之鹏分享《基于昇腾与昇思 MindSpore 的全新 LLM 开源生态》;
在数据技术论坛上,openGauss 开源数据库总工程师贺承汉为大家深度解读了《openGauss 5.1 版本》;
在开源发展与商业化论坛上,华为云 PaaS 产品部架构师王亚举探讨了《DevUI 开源之路》;
在 AI 编程与研发效能论坛上,华为云代码大模型技术专家及 AI 算法科学家马宇驰深入解析《AI 邂逅一站式软件开发,大模型描绘 10 倍开发效率开发者远景》,并与华为云智能化软件研发首席专家王千祥进行了圆桌讨论,共同探讨《大模型是否将成为软件开发的银弹》。
在《开发者:新时代 新价值 新创造》论坛中,华为 Web 前端技术专家涂旭辉带来《大语言模型驱动的人机协同前端调试技术》的分享,华为云 Web 前端框架技术专家莫春辉就《生成式 AI 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结合与应用》议题,分享了如何将 AI 集成到华为云开源的 TinyEngine 低代码引擎。以及华为云高级产品经理赵彦带来的《华为云 CodeArts IDE:赋能华为云开发者的一站式桌面开发工具》。
为鼓励在开发者生态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社区,由 CSDN 评选并公布了“2023 年度专业影响力开发者社区”,其中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华为开发者联盟、HarmonyOS 开发者社区荣获此奖项。
在“超级码工厂-AI 编程大赛”中,华为云 CodeArts Snap 智能开发助手的研发工程师梁思聪为大家详细介绍《华为云 CodeArts Snap 智能开发助手》的相关内容。
在本次大会中,华为充分展示了在全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前瞻视角,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开放的合作态度,不断地为全球技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动力,展现了其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刻洞见和坚定承诺。也借此机会,向所有努力在科技前沿的开发者们致以诚挚的祝福,愿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愿创新之光照亮每一个探索的步伐,共绘科技未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