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 - 进程概念
@TOC
零、前言
本章主要讲解操作系统的一些基础概念知识,为进程的学习做铺垫
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概念: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规定了硬件上的数据流动,而大部分计算机都遵守冯诺依曼体系,如笔记本,服务器等
示图:
计算机基本硬件组成:
输入单元:包括键盘, 鼠标,扫描仪, 写板等
中央处理器(CPU):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等
输出单元: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器:物理内存
注: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统称外设
工作原理:
执行程序时,输入设备的数据先预加载到存储器中,通过存储器将数据交给 cpu 进行处理,cpu 再将得到的结果预写入写回存储器,最后再由存储器将结果刷新到输出设备上
注意:
不考虑缓存情况 CPU 能且只能对内存进行读写,不能访问外设(输入或输出设备)
外设(输入或输出设备)要输入或者输出数据,也只能写入内存或者从内存中读取
所有设备都只能直接和内存打交道
示例:登录上 qq 开始和某位朋友聊天的数据的流动过程
你的电脑:输入设备键盘将数据写到内存,内存再将数据给 CPU,CPU 得到结果再将数据写入内存,最后内存将数据刷新到网卡
朋友的电脑:输入设备网卡将数据写到内存,内存再将数据给 CPU,CPU 得到结果再将数据写入内存,最后内存将数据刷新到显示器上
为什么运行程序必须先加载到内存:
这是即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规定的,也是由于存储器分级的原因导致的
示图:存储器层次结构
内存比较便宜速度慢,CPU 速度快但是贵,为了平衡速度与经济 CPU 一般不会太大,所以 CPU 不能直接存储数据
对于外设的输入输出效率会更慢,如果直接和 CPU 沟通会导致整个程序变得迟缓,所以由内存作为中间者和所有设备进行直接沟通
二、操作系统
概念:
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包含一个基本的程序集合,称为操作系统(OS)
操作系统包括:
内核(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驱动管理)
其他程序(例如函数库, shell 程序等等)
设计 OS 的目的:
与硬件交互,管理所有的软硬件资源
为用户程序(应用程序)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
注:OS 需要保护系统软硬件,所以它对任何用户都不信任,需要通过 OS 才能访问系统软硬件
定位:
操作系统也被称作进行软硬件资源管理的软件
如何理解 "管理":
操作系统作为管理者,主要做事情决策
而操作系统之下的驱动作为执行者,进行执行操作系统的决定
最后的底层硬件则是一个被管理的角色
示图:
怎么进行管理:
描述:先对被管理者进行描述,将其属性数据获取(数据写到 struct 结构体中)
组织:用链表或其他高效的数据结构进行管理数据(结构体),也就是对数据的操作达到管理的效果
系统调用和库函数概念:
在开发角度,操作系统对外会表现为一个整体,但是会暴露自己的部分接口,供上层开发使用,这部分由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叫做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在使用上功能比较基础,但对用户的要求相对也比较高,所以开发者对部分系统调用进行适度封装,从而形成库,利于更上层用户或者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
三、进程
概念:
进程是程序的一个执行实例,从内核的角度上看进程是担当分配系统资源(CPU 时间,内存)的实体
即进程=程序+内核的 PCB
1、描述进程-PCB
概念:
进程信息被放在一个叫做进程控制块的数据结构中,可以理解为进程属性的集合;在 Linux 中描述进程的结构体叫做 task_struct
Linux 操作系统下的 PCB 是: task_struct-PCB 的一种,task_struct 是 Linux 内核的一种数据结构,它会被装载到 RAM(内存)里并且包含着进程的信息
task_ struct 内容分类:
注:运行在系统里的进程都以 task_struct 链表的形式存在内核里
2、查看进程
进程的信息可以通过 /proc 系统文件夹查看
示例:
大多数进程信息同样可以使用 top 和 ps 这些用户级工具来获取
示例:
3、获取进程标示符
系统调用函数:
使用 getpid()系统调用函数获取当前进程 id(PID)
使用 getppid()系统调用函数获取当前进程的父进程 id(PPID)
注:getpid()和 getppid()函数需要包含头文件 unistd.h
示例:
结果:
4、创建进程-fork()
fork()功能:
为当前进程创建子进程,父子进程代码共享,数据各自开辟空间私有一份(采用写时拷贝:进行写入时触发拷贝)
fork()返回值:
对于父进程,如果创建成功返回子进程的 pid,否则返回负数
对于子进程返回 0(成功创建)
注意:
对子进程返回 0,是因为子进程只有一个父进程,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父进程
对父进程返回子进程 pid 的意义是可以在父进程里直接得到子进程 ID(可能有多个子进程),对某个子进程进行操作和管理
注:fork 返回类型是 pid_t,需要包含头文件 sys/types.h
示例:
结果:
父子进程分流执行:
我们创建子进程的意义是为了与父进程进行不同任务,因为父子进程的代码共享,所以我们采用分支结构进行分流执行程序
示例:
结果:
为什么 ret 有两个返回值:
fork()函数在 return 的前一刻,其主体任务全部完成,也就是子进程成功创建,此时父子进程代码共享,数据各有一份(写时拷贝),在返回时发生写实拷贝,对于父进程的 ret 则是返回的子进程的 pid,对于子进程的 ret 则是返回的 0
5、进程状态
进程有不同状态,一个进程可以有几个状态
注:在 Linux 内核里,进程有时候也叫做任务
状态在 kernel 源代码里定义 :
解释:
R 运行状态(running):并不意味着进程一定在运行中,它表明进程要么是在运行中要么在运行队列里(可以被调度)
S 睡眠状态(sleeping):意味着进程在等待事件完成(这里的睡眠有时候也叫做可中断睡眠,即浅睡眠)
D 磁盘休眠状态(Disk sleep):有时候也叫不可中断睡眠状态,在这个状态的进程通常会等待 IO 的结束(不能被进程杀死,此外还包括僵尸进程)
T 停止状态(stopped):可以通过发送 SIGSTOP 信号给进程来停止(T)进程,这个被暂停的进程可以通过发送 SIGCONT 信号让进程继续运行
X 死亡状态(dead):这个状态只是一个返回状态,你不会在任务列表里看到这个状态(非常快结束)
t (tracing stop)状态:表示进程追踪状态,即进程在调试中停下来的一个状态(有些内核版本没有该状态)
示图:
查看状态指令基本格式及选项:
效果:
6、僵尸进程
概念:
僵死状态(Zombies)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状态。当进程退出并且父进程(使用 wait()系统调用)没有读取到子进程退出的返回代码时就会产生僵死(尸)进程
僵死进程会以终止状态保持在进程表中,并且会一直在等待父进程读取退出状态代码
即只要子进程退出,父进程还在运行,但父进程没有读取子进程状态,子进程进入 Z 状态
示例:
结果:
为什么有僵尸进程:
创建进程是用来执行任务的,而进程的退出状态保存了任务执行的状态信息,所以必须被维持下,以此等待父进程获取其退出信息及任务状态,进行下一步打算
僵尸进程的危害:
父进程如果一直不读取,那子进程就一直处于 Z 状态,而维护退出状态本身就是要用数据维护,也属于进程基本信息,所以保存在 task_struct(PCB)中,即一直不回收僵尸进程可能造成内存资源的浪费,直到被回收后才能释放其空间
7、孤儿进程
概念:
父进程先退出,子进程就称之为“孤儿进程”,而孤儿进程会被 1 号 init 进程(系统)领养,最后由 init 进程回收
示例:
结果:
8、进程优先级
概念:
cpu 资源分配的先后顺序,就是指进程的优先权(priority),优先权高的进程有优先执行权利
配置进程优先权对多任务环境的 linux 很有用,可以改善系统性能
还可以把进程运行到指定的 CPU 上,以此可以大大改善系统整体性能
权限和优先级的区别:
权限是能不能执行的问题
优先级是能执行,但是是先执行还是后执行
本身是因为资源有限,需要竞争获取资源,才提出优先级
查看优先级:
使用 ps –l 命令
示例:
解释:
UID : 代表执行者的身份
PID : 代表这个进程的代号
PPID :代表这个进程是由哪个进程发展衍生而来的,亦即父进程的代号
PRI :代表这个进程可被执行的优先级,其值越小越早被执行
NI :代表这个进程的 nice 值
PRI and NI:
PRI 即进程的优先级,或者通俗点说就是程序被 CPU 执行的先后顺序,此值越小进程的优先级别越高
NI 即 nice 值,其表示进程可被执行的优先级的修正数值
所以最终的优先级:PRI(new)=PRI(old)+nice
注:这里的 PRI(old)可以理解为一直是基准值 80
当 nice 值为负值的时候,那么该程序将会优先级值将变小,即其优先级会变高,则其越快被执行
所以调整进程优先级,在 Linux 下就是调整进程 nice 值
nice 其取值范围是 -20 至 19 一共 40 个级别
PRI vs NI:
进程的 nice 值不是进程的优先级,但是进程 nice 值会影响到进程的优先级变化
可以理解 nice 值是进程优先级的修正修正数据
修改 nice 值:
先使用 top 命令,进入 top 后按“r”–>输入进程 PID–>输入 nice 值
示例:
为什么 PRI 要有基准值以及 NI 具有范围:
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优先级出现,保证可控并且竞争的相对公平,提高效率
便于运算,不用再读取优先级信息,并且实现简单
进程退出 CPU 的可能:
优先级更高的进程抢占了 CPU
该进程时间片到了(多进程运行)
注:进程让出或者占领 CPU 资源时,就需要进行保存或者恢复进程的上下文数据
其他概念:
竞争性: 系统进程数目众多,而 CPU 资源只有少量,甚至 1 个,所以进程之间是具有竞争属性的。为了高效完成任务,更合理竞争相关资源,便具有了优先级
独立性: 多进程运行,需要独享各种资源,多进程运行期间互不干扰
并行: 多个进程在多个 CPU 下分别,同时进行运行,这称之为并行
并发: 多个进程在一个 CPU 下采用进程切换的方式,在一段时间之内,让多个进程都得以推进,称之为并发
9、环境变量
概念:
环境变量(environment variables)一般是指在操作系统中用来指定操作系统运行环境的一些参数
环境变量通常具有某些特殊用途,还有在系统当中通常具有全局特性(可以被子进程继承)
示例:
我们在编写 C/C++代码的时候,在链接的时候,从来不知道我们的所链接的动态静态库在哪里,但是照样可以链接成功,生成可执行程序,原因就是有相关环境变量帮助编译器进行查找
常见环境变量:
PATH : 指定命令的搜索路径
HOME : 指定用户的主工作目录(即用户登陆到 Linux 系统中时,默认的目录)
SHELL : 当前 Shell,它的值通常是/bin/bash
查看环境变量:
echo $NAME //NAME:你的环境变量名称
示例:
1)测试 PATH
注:以 PATH 为例,展现环境变量的作用
示例:简单写个程序
结果:
引入:
为什么有些指令可以直接执行,不需要带路径,而我们的二进制程序需要带路径才能执行?
原因:
执行程序前,系统会在特定路径下查找对应程序
而 PATH 的作用是辅助系统进程指令查找,PATH 变量储存的就是可能存在指令或者程序的路径
示图:
注:其实程序,命令,指令,可执行程序等等都是一个概念
如何将程序像指令一样执行(不带路径执行):
将我们的程序所在路径加入环境变量 PATH 当中
使用指令 export PATH=$PATH:path(程序所在路径)
示例:
注:该添加方法只在当前有用,退出 Linux 后则会恢复,想永久设置则需在环境变量文件中进行添加
将程序拷贝到 PATH 变量中的某个路径中
示例:
2)测试 HOME
对比效果:root 和普通用户执行 echo $HOME
解释:
一个用户默认所处的路径是由环境变量 HOME 决定的,环境变量 home 是决定用户所处的主工作目录的
和环境变量相关的命令:
echo: 显示某个环境变量值
export: 设置一个新的环境变量
env: 显示所有环境变量
unset: 清除环境变量
set: 显示本地定义的 shell 变量和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的组织方式:
解释:
每个程序都会收到一张环境表,环境表是一个字符指针数组,每个指针指向一个以’\0’结尾的环境字符串
3)如何获取环境变量
命令行第三个参数
示例:
结果:
通过第三方变量 environ 获取
示例:
注意:
libc 中定义的全局变量 environ 指向环境变量表,environ 没有包含在任何头文件中,所以在使用时要用 extern 声明
通过系统调用获取或设置环境变量
示例:
结果:
注:常用 getenv 和 putenv 函数来访问特定的环境变量
4)命令行变量
在命令行中,我们可以定义两种变量:
本地变量:只能够在当前 shell 命令行解释器内被访问,不能被子进程继承
注:在命令行运行的指令,它的父进程都是 bash
环境变量:可以被子进程继承
示例: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可口也可樂】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9a847aa59a1891d2271719204】。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