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什么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深度分析!

作者:积木链小链
  • 2025-02-20
    广东
  • 本文字数:2564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在工信部的官方定义中,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四个主要特征:

智能工厂:作为载体,智能工厂构成了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

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核心环节的智能化,比如生产、质量检测、物流等。

端到端数据流:制造过程中的数据全程互联互通,提供实时反馈。

网络互联: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的全球联网。

 

主要目标: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乍一看,智能制造的定义可能有些复杂,但归根结底,它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智能制造的产生

 

近几百年来,制造业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演变,从 1784 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机械生产时代,再到 1870 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流水线”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电子与自动化阶段,再到如今工业 4.0 的智能化网络化时代,智能制造是工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这种变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也是在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上的革命。

 

智能制造的本质

 

在“智能制造”中,虽然“智能”是关键词,但本质还是体现在“制造”上。

 

过去的制造业大多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企业只需要大规模生产,市场自然能消化掉产品,市场决定生产,所以当时的生产模式是大批量、无种类的,企业只需关注产品本身,并不关注客户关系。

 

在如今的工业 4.0 时代,客户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翻转,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组织,其核心就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想要拿到客户手中的订单,就需要倾听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市场趋势开始集中于智能制造,为什么是集中于智能制造,那就不得不说智能制造的本质。

 

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深入和广泛的转型升级,实现制造要素和资源,如人、设备、产品和服务的相互识别、实时交互和信息集成,促进产品设备、生产方法、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发展。

 

通俗的说,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实现多品类、小批量甚至个性化定制产品制造。

 


从汽车行业来了解智能制造的本质

 

以往年代对于汽车都是要求乘坐的乘用车,传统车企采用大批量的生产方式,汽车也是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到后面演变出了商用车,对汽车行业的要求是进行部分定制,再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的完全个性化定制,轮胎颜色,内饰等等都能进行配置,这也是映照了制造行业的发展。

 

从以往的乘用车到新能源车,生产工艺就完成了巨大的改变,从大批量到个性化的转变,如今的用户既要追求个性还要要求以往的价格,这种小批量大规模生产与多品类小规模生产间的矛盾正是促使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

 

智能制造的发展

 

制造企业从开始的自动化到电气化再到数字化,最后是智能化。

 

其实,如今的企业都只是初步具备了智能化的特征,简而言之就是正在处于革命当中,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追求数字化的阶段。

 

智能制造依然是一个目标,而工业互联网则提供了基础设施和实现路径,"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途径。

 


从各角度分析智能制造

 

对于乙方(服务商)来说,其最终的结果是赚钱,获取订单,其实就是上系统。

 

但对于甲方(客户)来说,完成智能制造最终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赚钱,通过某种手段或者工具来解决企业制造的问题,采用某种方案或方法来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最后达到赚钱,赚更多的钱这一最终目的。

 

服务商与客户对接,如果把上系统作为第一要务的话,就会进入相对狭窄的思维误区,众所周知,服务商也分类型,有做 ERP 的,有做 MES 的,有做 PLM 的...

 

在一开始 ERP 服务商如果把上 ERP 放在核心位置,那么对待客户的问题就会往那方面去靠,最后成功让客户上了 ERP 系统,但解决客户的问题了吗?这或许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乙方来说,接到了客户的订单,那么除了基于自身的系统之外,在客户现场调研时,要思考客户的管理体系,与自身系统的匹配程度,匹配程度高,那就可以给客户上系统,匹配程度不高,那么就要基于客户来对系统进行定制化处理。

 

匹配程度不高的情况,也要对客户的管理体系与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如果是系统本身没有问题,而是企业的管理混乱,那么服务商也要承担流程再造,改善管理的责任,这其实也是调研重要的一环,对客户来说,上系统不是最终的目的,解决问题,赚到钱才是客户最终的目的。

 

合作都是相互的,对行走在数字化建设道路的企业来说,服务商说的天花乱坠,如果并不能解决问题,对于企业都是毫无意义,所以服务商要把重点进行迁移,这也是在考验服务商的专业度,有没有对应的实战经验,在行业的沉积深不深,如果服务商对于企业的问题一针见血,了解业务逻辑比管理者,比老板还要深刻,何愁还怕订单溜走。换成甲方客户的角度那就是翻转过来,在选择服务商时就要看其的专业程度,能不能对企业问题出具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能帮助企业完成效率攀升。

 


智能制造疑惑与解答 Q&A

 

Q:智能制造存不存在门槛?

 

A:存在,并且门槛还比较高。众所周知,行业经验需要积累沉淀,软件开发也是一样,对于市面上存在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系统,都是经过了无数版本的迭代与实战经验,才逐渐地成为了一个通用性的产品,如果行业本身比较小众,那么智能制造的成本就是一个巨大的门槛,所以这类制造企业应该先把目光聚焦于通用性较强而门槛相对较低的系统,如仓储物流,财务 ERP,行政 OA 系统,这样的系统共性较多成本较低,而像 MES,PLM 等系统与企业业务深度绑定,上这种系统成本就比较高。

 

Q:智能制造上系统是选择云服务还是本地部署?

 

A:系统上线的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优或更优,选择工具或是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解决企业问题,所以不管是云服务还是本地部署的方式只是一种手段,归根结底还是看服务商的方案到底适不适合解决企业的问题,要回归到本质上面来。

 

Q:智能制造核心就是上系统吗?有些系统对我没有用是不是可以不用?

 

A:系统本质就是一种工具,如果它能帮助到你,那么就可以借此解决企业的难点痛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上系统不仅有着门槛有着负担,在不同的数字化阶段选择不同的系统也是非常地关键,并不是一味地跟风上线系统,要能实在地解决问题。

 

用户头像

分享好用的技术,平台等 2024-10-24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什么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深度分析!_数字化转型_积木链小链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