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Core 常用集合的几个坑
C#中的常见集合

注意,箭头线不代表继承关系,只代表功能上的加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泛型集合时间复杂度

线程安全集合时间复杂度

不可变集合时间复杂度
以下是 C# 中 ImmutableList<T>
、ImmutableSortedDictionary<TKey, TValue>
、ImmutableDictionary<TKey, TValue>
、ImmutableHashSet<T>
、ImmutableStack<T>
和 ImmutableQueue<T>
这些不可变集合常见操作的时间复杂度表格:

只读集合时间复杂度

List
当你创建一个新的 List 对象时,若没有指定初始容量,默认为 0,不过当第一个元素被添加进去时,它会自动将容量初始化为 4.并在下次扩容时,以双倍的容量进行扩容。

List.Insert(0, item) 的坑
List 基于数组实现,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当使用 Insert(0, item) 在列表开头插入元素时,列表中现有的所有元素都需要向后移动一个位置,以便为新元素腾出空间。这意味着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其中 n 是列表中现有元素的数量。元素数量越多,移动元素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性能也就越低。
HashSet/Dictionary

Dictionary<TKey, TValue> 的底层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桶(Bucket)数组:这是一个一维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称为一个桶。桶数组的大小是 Dictionary 的容量,初始容量通常是一个较小的质数,后续会根据元素数量的增加而动态调整。
条目(Entry)数组:每个桶对应一个或多个条目,条目是一个结构体,包含三个重要的字段:
*. int hashCode:键的哈希码,用于确定键在桶数组中的位置。
*. int next:指向下一个条目的索引,用于处理哈希冲突。如果该值为 -1,表示这是该桶中的最后一个条目。
*. TKey key:存储的键。
*. TValue value:存储的值。
Add 的坑
ConcurrentDictionary
ConcurrentDictionary<TKey, TValue> 的底层核心是由多个分段(Segment)组成,每个分段本质上是一个小型的哈希表,并且每个分段都有自己独立的锁。这种设计将整个字典划分为多个部分,不同线程可以同时访问不同的分段,从而减少锁的竞争,提高并发性能。
简单来说就是多个 Dictionary 组合

VolatileNode[]
内部的 Node 类和 Dictionary 的 Entry 一致

Locks[]
将一个大锁拆成多个小锁,提高锁的颗粒度,尽可能小的避免锁竞争。
keys/values 的坑
不要高频次调用属性,因为它们会返回一个全新的 List

ValueFactory 的坑
在使用 ConcurrentDictionary 的过程中,大家会理所当然认为所有操作是线程安全的。但面对 GetOrAdd/GetOrUpdate 中的 ValueFactory 方法时,却是线程不安全的。

原因也很简单,ValueFactory 会被先执行,再执行从 TryUpdateInternal。因此,你有几个线程就会重复执行几次。
举个例子,偷懒用其它大佬的例子。https://www.cnblogs.com/CreateMyself/p/6086752.html如果要确保线程安全,需要搭配 Lazy<>.
ConcurrentQueue
ConcurrentQueue 底层主要基于链表(Linked List)数据结构实现,链表是一种动态的数据结构,由一系列节点(ConcurrentQueueSegment)组成,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引用。为了保证线程安全,ConcurrentQueue 在链表的基础上使用了无锁(Lock - Free)算法,主要借助原子操作(如 Interlocked 类提供的方法)来避免传统锁带来的性能开销和潜在的死锁问题

头指针(head)
头指针指向队列的第一个节点,用于出队操作
尾指针(tail)
尾指针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节点,用于入队操作
Count 的坑
不要高频次调用 Count 属性,因为内部调用逻辑非常复杂,需要遍历每一个 Segment 的 head,tail 之间的差值,动态计算出最终的大小,且还有加锁操作,消耗也不低。
文章转载自:叫我安不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