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云原生中的标准化

  • 2022-12-02
    北京
  • 本文字数:929 字

    阅读完需:约 3 分钟

云原生中的标准化

云原生带来的一个比较大的收益就是标准化。提升比较明显的包括基础环境与版本标准化、发布部署标准化、分支管理标准化、环境标准化、网格标准化。

1、基础环境与版本标准化

在运维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操作系统、中间件多版本并存的情况,我们经常会在已有的版本上修修补补,打各种各样的补丁。不同的版本会导致不同的环境差异,不同的环境差异就会引发各种线上问题。云原生引入了不可变基础设施的理念,对老的版本或环境不会侵入,新的环境都会通过标准的 Dockerfile、YAML 文件来统一描述,基本避免了因为版本不标准而引发的线上问题。

2、发布部署标准化

标准的 CI/CD 平台,本身就是对公司持续交付的平台化实现,平台中的标准流水线、工具、卡点就是发布部署规范的产品化体现。比如新需求上线就是要创建新的特性分支,因为老的分支都被删掉或隐藏了,开发完成后必须合并,由测试人员授权才能进入集成。代码的合并权限已被收回,合并代码的事只能交给平台来做,只能先从测试环境到预发环境再到生产环境,不能越级直接上线。


类似的流程把发布和部署做得非常标准,每个团队的发布规则都是一样的,再也不会出现不同团队发布和部署方式不一致的问题。

3、分支管理标准化

之前的架构下,每个团队有一套独立的分支管理标准,有的是 Git flow,有的是基于测试分支开发,有的是基于主干分支开发,因分支使用混乱导致的生产环境故障率长期处于高位。而云原生模式下标准的 Aone Flow 代码分支流程,基本上使由分支产生的故障率降到了 0,研发人员再也不用担心分支管理的问题。

4、环境标准化

在旧的持续部署流程中,环境众多,包括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准生产环境、预发环境、生产环境,甚至在哪个环境进行测试,不同的团队都有不同的标准。CI/CD 平台规范了三大环境的流水线关系,测试运维人员再也不用争吵应该用哪套环境来进行测试。同时,同样的代码在测试环境无 Bug,而生产环境有 Bug 的问题再也没有了。

5、网格标准化

在旧的架构模式下,不同团队的超时机制、限流机制、熔断机制参差不齐,甚至大部分团队是没有这些质量保证机制的。同时,之前基础架构团队给出的一些中间件接入标准大部分是有侵入的 SDK 形式,研发人员多多少少都有接入时的抵触情绪,服务网格的出现,使研发人员接入标准化插件的动作变得极其轻量且统一。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5
用户头像

InfoQ签约作者 2018-11-30 加入

热爱生活,收藏美好,专注技术,持续成长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云原生中的标准化_云原生_穿过生命散发芬芳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