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双碳不是 “选择题”:EMS 让中小制造企业也能 “零成本启动减碳”

  • 2025-09-26
    新加坡
  • 本文字数:2348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双碳不是 “选择题”:EMS 让中小制造企业也能 “零成本启动减碳”

在 “双碳” 目标推进的浪潮中,“减碳” 早已不是企业可做可不做的 “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 “必修课”。对于占制造业总量 90% 以上的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却始终面临着一道现实难题:想减碳却怕投入高、见效慢,担心成本压力拖垮经营。不过,能源管理系统(EMS)的出现,正打破这一困境,让中小制造企业也能实现 “零成本启动减碳”,在双碳赛道上轻装上阵。​

中小制造企业的减碳 “两难”:刚需与成本的矛盾​

随着 “双碳” 政策持续深化,从上游供应链的低碳要求,到下游市场的绿色偏好,再到地方政府的能耗管控,中小制造企业被推着走上减碳之路。但现实挑战却不容忽视:一方面,多数中小制造企业利润空间薄,无力承担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减碳设备改造费用,若盲目投入,可能直接影响正常生产;另一方面,企业缺乏专业的能源管理人才,对自身能耗结构、高耗环节摸不清底数,减碳行动往往停留在 “关灯节电” 的初级阶段,难以实现系统性降碳。​

这种 “想减不敢减、想做不会做” 的困境,让不少中小制造企业陷入被动。有的企业因未达能耗标准被限产,有的因缺乏低碳认证错失订单,双碳转型的紧迫性与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形成尖锐矛盾。而 EMS 的出现,恰好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 “钥匙”。​

EMS:破解 “零成本减碳” 的核心工具​

EMS(能源管理系统)并非全新技术,但其针对中小制造企业的轻量化应用,却实现了 “降本” 与 “减碳” 的双重突破。简单来说,EMS 通过实时采集企业生产环节的水、电、气、热等能源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智能诊断和优化调度,从 “摸清能耗家底” 到 “精准削减浪费”,全程无需大规模改造硬件,仅靠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就能实现碳减排与成本节约的同步落地。​

零硬件改造,降低启动门槛​

对中小制造企业而言,“零成本启动” 的关键在于 “不额外增加硬件负担”。多数中小制造企业车间内已安装电表、水表、气表等基础计量设备,EMS 可直接对接这些现有设备,通过无线传感、数据网关等低成本模块实现数据采集,无需更换或新增昂贵的计量仪器。以某小型机械加工厂为例,引入 EMS 时仅花费数千元部署数据采集终端,便实现了对车间 12 台机床、3 条生产线的能耗实时监控,启动成本不足传统减碳方案的 1/10。​

数据驱动 “挤水分”,减碳即降本​

EMS 的核心价值,在于让 “隐性能耗浪费” 无所遁形。中小制造企业的能耗浪费往往藏在细节里:比如空压机空载运行、车间照明无人时未关闭、生产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能耗超标…… 这些问题靠人工巡检难以发现,却能通过 EMS 的数据分析精准定位。​

某中小型服装加工厂通过 EMS 监测发现,车间空调系统存在 “下班後仍运行 1.5 小时” 的问题,经智能调度调整开关时间后,每月节电约 2300 度,折算电费节省 1800 余元;同时,系统还识别出某条缝纫生产线的电机负载率长期低于 40%,通过优化生产排班、合并批次生产,使电机负载率提升至 70% 以上,单条生产线每月能耗降低 15%,年减碳约 8 吨。这种 “发现浪费 - 优化调整 - 成本节约” 的闭环,让减碳不再是 “花钱的事”,反而成为 “省钱的事”,实现了 “减碳即盈利” 的良性循环。​

对接政策红利,进一步降低成本​

除了直接节省能耗成本,EMS 还能帮助中小制造企业精准对接政策红利,变相实现 “零成本启动”。目前,多地政府针对企业能源管理数字化改造推出补贴政策,比如对安装 EMS 的中小制造企业给予 30%-50% 的费用补贴,部分地区还将 EMS 应用与绿色工厂认证、节能技改奖励挂钩。​

某位于长三角的中小型五金企业,引入 EMS 后不仅通过数据分析每月节省电费 3000 余元,还凭借系统生成的能耗数据报告,成功申请到当地政府 2 万元的数字化改造补贴,覆盖了 EMS 的全部初期投入。对企业而言,相当于 “零成本” 获得了一套专业的减碳工具,同时还为后续申报更高额度的绿色补贴打下基础。​

案例见证:EMS 如何让中小制造企业 “零成本减碳” 落地​

在浙江宁波,一家拥有 50 余名员工的小型汽车零部件制造厂,曾因能耗超标面临限产风险。企业负责人起初担心减碳投入过高,犹豫再三后引入了轻量化 EMS。系统上线后,首先通过能耗数据比对,发现车间的热处理炉存在 “升温过快、保温时间过长” 的问题,导致天然气消耗居高不下。​

技术团队根据 EMS 提供的实时数据,调整了热处理炉的升温曲线和保温参数,使天然气消耗量每月减少 200 立方米,折算成本节省 1600 余元。同时,EMS 还监测到车间风机存在 “昼夜运行参数一致” 的问题,通过设置 “白天高负荷、夜间低负荷” 的智能调度方案,每月又节电 1200 度。​

算下来,该企业引入 EMS 的初期投入仅 1.2 万元,而每月通过能耗优化节省的成本就达 3000 余元,4 个月便收回了全部投入,后续每年还能持续减少碳排放量约 15 吨。如今,这家企业不仅摆脱了限产困境,还凭借低碳生产优势,成功进入某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双碳时代:EMS 是中小制造企业的 “生存刚需”​

随着双碳政策的进一步细化,能耗数据将成为企业的 “核心资产”,而 EMS 则是盘活这一资产的关键工具。对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引入 EMS 已不再是 “要不要做” 的选择,而是 “如何快速做” 的必然。它不仅能帮助企业以 “零成本” 启动减碳,更能通过精细化能源管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未来,随着 EMS 技术的不断轻量化、智能化,其应用门槛还将进一步降低,甚至可能成为中小制造企业的 “标配”。那些率先拥抱 EMS 的企业,不仅能在双碳转型中抢占先机,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起 “绿色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

双碳不是 “选择题”,但减碳可以有 “低成本方案”。EMS 的出现,让中小制造企业不再被 “成本焦虑” 困住脚步,而是能以轻盈的姿态,在双碳赛道上实现从 “要我减” 到 “我要减” 的转变,真正将绿色发展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11-09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双碳不是 “选择题”:EMS 让中小制造企业也能 “零成本启动减碳”_开源_开源能源管理系统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