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钟手把手教你开发一个 MCP 服务
开发一个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服务器需要遵循标准协议,结合代码实现和工具配置。以下是基于 Python 技术栈的 MCP Server 开发步骤及关键要点,综合了多个实践案例与官方文档建议:
一、环境准备
安装 Python 与 MCP SDK
Python 版本需≥3.10(推荐 3.10+),使用
pip
安装 MCP 库:
验证安装:
mcp version
应返回版本号(如 1.5.0)。
选择开发工具
支持 MCP 的客户端(如 Cline、Cursor、Claude Desktop)用于测试,或使用调试工具如MCP Inspector
。
二、核心开发步骤
定义工具函数(Tools)
使用
@mcp.tool()
装饰器暴露函数能力,并通过文档字符串描述功能(供大模型理解用途):
关键点:工具函数需返回 JSON 序列化兼容的数据类型(如字符串、列表、字典)。
扩展其他能力
资源(Resources):通过 URI 模板暴露静态或动态数据(如数据库查询结果):
提示(Prompts):定义与大模型交互的上下文模板(需结合 MCP 协议规范)。
启动与传输配置
选择传输协议:
本地通信:
transport='stdio'
(适合 IDE 集成)。远程通信:
transport='sse'
(基于 HTTP 事件流,需部署为 Web 服务)。
完整示例
三、客户端配置与测试
配置 MCP 客户端
以 CLINE 为例,在设置中添加 MCP 服务器路径(如
cline_mcp_settings.json
):
刷新客户端后,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如“我的桌面有哪些文件”)调用工具。


可视化调试
使用
MCP Inspector
检查消息交互:
确保服务器日志输出正常,检查权限与路径限制。
使用npx
运行@modelcontextprotocol/inspector
,如下所示:

打开 web 服务,可视化调试你所开发的 Tools:

四、高级实践与优化
安全性控制
限制工具访问范围(如仅允许读取特定目录)。
使用 Nacos 等工具管理敏感配置(如 API 密钥加密)。
集成现有 API
通过 Nacos + Higress 方案,将存量 HTTP API 转换为 MCP 协议,无需修改代码:
Nacos 注册服务元数据,Higress 网关处理协议转换。
示例:将高德地图 API 封装为 MCP Server,支持自然语言调用天气查询。
动态发现与扩展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通过上述步骤,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一个功能完整的 MCP Server,并结合生态工具实现高效集成。更多进阶实践可参考 MCP 官方文档及社区资源(如 AIbase、GitHub 示例仓库)。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巫山老妖】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8e8b421734508062d830917c2】。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