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老建筑的 “能源焕新”:MyEMS 破解既有建筑改造中 “能耗难计量” 痛点

  • 2025-10-11
    新加坡
  • 本文字数:2574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老建筑的 “能源焕新”:MyEMS 破解既有建筑改造中 “能耗难计量” 痛点

在 “双碳” 目标推进与城市更新加速的背景下,大量建成时间久、能源系统落后的老建筑,正面临着迫切的能源改造需求。老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但由于建设年代技术条件有限,其能源计量体系不完善、能耗数据模糊等问题,成为制约改造效果的关键瓶颈。而 MyEMS(能源管理系统)的出现,为破解既有建筑改造中 “能耗难计量” 的痛点提供了有效路径,推动老建筑实现真正的 “能源焕新”。​


一、老建筑改造:“能耗难计量” 成突出痛点​

老建筑能源改造的核心目标是降低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但 “能耗难计量” 却让改造工作屡屡陷入 “盲目施策” 的困境。这一痛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计量设备陈旧落后,数据采集精度不足。多数老建筑仍沿用数十年前的机械表计,仅能实现基础的能耗数据记录,且存在计量误差大、数据更新滞后等问题。部分表计甚至因年久失修无法正常工作,依赖人工抄表又进一步增加了数据的不确定性,导致改造前无法精准掌握建筑实际能耗水平,改造后也难以客观评估节能效果。​

其二,能耗数据碎片化,缺乏统一管理维度。老建筑的能源消耗涉及电力、热力、水资源、燃气等多个品类,不同能耗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部门或系统中 —— 电力数据由供电公司记录,热力数据归热力公司管理,建筑内部仅能获取部分零散数据。这种 “数据孤岛” 现象,使得改造团队无法从整体视角分析建筑能耗结构,难以定位高能耗环节,节能改造方案也因此缺乏针对性。​

其三,能耗归因分析难,改造方向模糊。老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复杂,部分区域经过多次改造后,能源管线走向混乱,能耗责任难以划分。例如,一栋老旧写字楼中,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办公设备的能耗相互叠加,若无法精准计量各系统、各区域的能耗占比,就无法判断是空调系统效率低下还是照明设备老化导致能耗过高,进而无法制定高效的改造策略。​


二、MyEMS:从 “计量” 到 “管理”,全链条破解痛点​

MyEMS 作为一款专业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凭借其灵活的兼容性、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与智能化的分析功能,从 “数据采集 - 数据整合 - 数据分析 - 决策支持” 全链条入手,精准破解老建筑 “能耗难计量” 的痛点,为能源改造提供科学支撑。​

(一)兼容多类型设备,实现能耗数据 “全采集”​

针对老建筑计量设备新旧不一、类型复杂的特点,MyEMS 具备极强的设备兼容性。一方面,它支持脉冲表、模拟量表、智能电表、热量表等多种传统与新型计量设备的接入,无需大规模更换原有表计,仅通过加装数据采集模块或适配器,即可实现对老旧设备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大幅降低改造前期的设备投入成本;另一方面,系统兼容 Modbus 多种通信协议,能够快速对接建筑内已有的电力监控、暖通控制等子系统,实现能耗数据的实时、全面采集,解决了 “数据采不上来” 的问题。​

(二)构建统一数据平台,实现能耗信息 “全整合”​

为打破 “数据孤岛”,MyEMS 搭建了统一的能源数据管理平台。系统将采集到的电力、热力、水、燃气等各类能耗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等信息,统一存储至数据库,并按照建筑楼层、功能区域、用能设备等维度进行分类梳理。用户通过系统可视化界面,可直观查看建筑整体能耗趋势、各区域能耗占比、重点设备能耗情况等,实现 “一屏观全局”。例如,某老旧医院通过 MyEMS 整合数据后,发现住院部空调能耗占比高达 45%,且夜间能耗异常偏高,为后续空调系统改造指明了方向。​

(三)智能化数据分析,实现改造决策 “全支撑”​

MyEMS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系统通过内置的能耗统计、节能诊断、异常报警等算法,对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深度分析:​

  • 能耗统计方面,可自动生成日、周、月、年能耗报表,对比不同周期、不同区域的能耗数据,精准计算单位面积能耗、人均能耗等关键指标,为改造前的能耗基准线设定与改造后的节能效果评估提供数据依据;​

  • 节能诊断方面,系统可识别能耗异常波动,例如某区域突然出现能耗激增,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并结合设备运行数据排查原因(如设备故障、阀门泄漏等),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并解决能耗浪费问题;​

  • 改造决策方面,系统可模拟不同改造方案的能耗变化与经济效益,例如对比 “更换节能灯具” 与 “加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的节能率、投资回收期,为用户选择最优改造方案提供科学参考。​


三、案例实践:MyEMS 助力老建筑实现 “能源焕新”​

北京某建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老旧写字楼,建筑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改造前存在能耗计量混乱、空调系统老化、能耗居高不下等问题。改造团队引入 MyEMS 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了 “能源焕新”:​

  1. 数据采集阶段:在不更换原有部分机械电表、水表的前提下,为其加装数据采集模块,同时新增智能热量表、空调能耗监测仪,实现全品类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

  2. 数据整合阶段:通过 MyEMS 统一平台,整合写字楼各楼层、各租户的能耗数据,明确各区域用能责任;​

  3. 分析与改造阶段:MyEMS 数据分析显示,该写字楼空调系统能耗占比达 52%,且存在 “过度制冷”“夜间待机能耗高” 等问题。基于此,改造团队对空调系统进行变频改造,并加装智能温控器,同时更换老旧照明设备为 LED 灯具;​

  4. 效果验证阶段:改造后,MyEMS 数据显示,写字楼整体能耗下降 32%,其中空调能耗下降 40%,年节约能源费用约 28 万元,投资回收期仅 2.5 年,改造效果显著。​


四、未来展望:MyEMS 推动老建筑改造走向 “智慧化”​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MyEMS 将进一步升级迭代,为老建筑能源改造注入更多智慧元素。未来,MyEMS 可结合 AI 算法实现能耗预测,提前预判建筑能耗变化趋势,优化设备运行策略;同时,可与城市智慧能源网络对接,参与区域能源调度,助力老建筑从 “被动节能” 向 “主动参与能源管理” 转变。此外,针对老旧小区等民生场景,MyEMS 还可开发居民用能可视化功能,引导居民养成节能习惯,推动老建筑能源改造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

结语​

老建筑的 “能源焕新”,不仅是对建筑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对能源管理体系的重构。“能耗难计量” 曾是制约老建筑改造的 “拦路虎”,而 MyEMS 通过全链条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让老建筑的能耗数据 “看得见、算得清、用得好”,为改造工作提供了精准的 “导航仪”。未来,随着 MyEMS 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老建筑将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实现能源效率的跨越式提升,为城市绿色发展与 “双碳” 目标实现贡献重要力量。​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11-09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老建筑的 “能源焕新”:MyEMS 破解既有建筑改造中 “能耗难计量” 痛点_开源_开源能源管理系统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