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 大语言模型 Vicuna 本地化部署实践(效果秒杀 Alpaca) | 京东云技术团队
背景
上一篇文章《GPT大语言模型Alpaca-lora本地化部署实践》介绍了斯坦福大学的 Alpaca-lora 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验证了实际的推理效果。
总体感觉其实并不是特别理想,原始 Alpaca-lora 模型对中文支持并不好,用 52k 的中文指令集对模型进行 fine-tuning 之后,效果依然达不到网上说的媲美 GPT-3.5 的推理效果,验证了那句话:“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在具有 3 块 Tesla P40 显卡的服务器上,利用 3 块 GPU 显卡加载模型参数和计算,进行一次简单的推理(非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也需要大概 30s-1min 的时间,效率简直慢的惊人。在京东云 GPU 云主机部署上,虽然推理效率提高了很多,用中文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了 fine-tuning,然而对中文的支持也并不是很好,经常会出现乱码、重复问题、词不达意等情况。
最近大模型也同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各个大厂和科研机构都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其中基于 LLaMA(开源且好用)的最多,所以决定再看看其他模型,有没有推理效果好,中文支持好,同时推理效率高的模型。
经过筛选,Vicuna-13B 的推理效果据说达到了 ChatGPT 的 90%以上的能力,优于 LLaMA-13B 和 Alpaca-13B 的效果(具体如下图所示)。评估方法是对各个模型 Alpaca、LLaMA、ChatGPT 和 Bard 输入同样的问题,然后通过 GPT-4 当裁判对推理结果进行打分,以 ChatGPT 的回答作为 100 分,回答越接近得分越高(虽然评估方法并不科学,但是目前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对模型推理结果进行更科学的评估)。
同时 Vicuna 的训练成本也很低,据说只需要 $300 左右,所以尝试本地化部署一下 Vicuna-7B,看看效果如何,说干就干。
环境准备
由于之前本地化部署过 Alpaca-lora 模型了,本以为可以直接下载开源包,简单部署一下就可以看到效果了,结果发现我还是“too young,too simple”了,环境部署和解决包冲突的过程竟然比第一次部署 Alpaca-lora 模型还要费劲。
简单的复述一下部署流程,详细的可以参考上一篇内容《https://xie.infoq.cn/article/28664eec7fed879efb7dddd07》。
本地化部署或 GPU 云主机部署:GPU 服务器具有 4 块独立的 GPU,型号是 P40,单个 P40 算力相当于 60 个同等主频 CPU 的算力;GPU 云主机要选购 P40https://www.jdcloud.com/cn/calculator/calHost
安装显卡驱动和 CUDA 驱动
模型准备
由于 Vicuna 是基于 LLaMA 模型的,为了符合 LLaMA 模型 license 授权,仅发布了 delta 权重,所以我们需要将原始 llama-7b 模型与 delta 模型权重合并之后,才能得到 vicuna 权重。
首先是下载 llama-7b 模型,由于文件比较大,所以用 lfs 直接从文件服务器上下载,大小有 26G,执行:
git lfsclonehttps://huggingface.co/decapoda-research/llama-7b-hf
然后是下载 delta 模型,执行:
git lfsclonehttps://huggingface.co/lmsys/vicuna-7b-delta-v1.1
下载完成后进行权重合并,执行:
python -m fastchat.model.apply_delta \ --base ./model/llama-7b-hf \ --delta ./model/vicuna-7b-delta-v1.1 \ --target ./model/vicuna-7b-all-v1.1
这个合并过程会很快,最终结果如下,合并之后参数大小变成了 13G。
合并之后的目录下会有配置文件和数据文件。
安装依赖包
Vicuna 主要用到 3 个依赖包,fschat、tensorboardX 和 flash-attn,前 2 个安装比较顺利,直接 pip install fschat、tensorboardX 即可安装完成。flash-attn 安装遇到了问题,一直报以下错误:
经过一番检索,发现是 gcc 版本太低导致的,需要升级 gcc,首先查看了一下本地的 gcc 版本,gcc -v 和 g++ -v 发现是 4.8.5 的,确实是太低了,那么既然要升级,就升级到最新版,直接下载 13.1 版本,可以在
http://ftp.gnu.org/gnu/gcc/选择想要安装的版本,这里选择的是gcc-13.1.0.tar.gz。
执行:
tar -xzf gcc-13.1.0.tar.gz
cd gcc-13.1.0
./contrib/download_prerequisites
mkdir build
cd build/
../configure -enable-checking=release -enable-languages=c,c++ -disable-multilib
然后执行 make 编译,注意这里 make 时间会非常长,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可以使用 make -j 8 让 make 最多运行 8 个编译命令同时运行,加快编译速度。
顺利完成后,我们再执行 make install 进行安装。
然后用 gcc -v 和 g++ -v 验证版本是否已经更新,如果提示如下,说明安装完成。
然后我们需要卸载原有的 gcc 和 g++,切换到 root 权限,执行 yum -y remove gcc g++。
配置新版本全局可用,执行 ln -s /usr/local/bin/gcc /usr/bin/gcc。
更新链接库,执行:
查看原链接库:strings /usr/lib64/libstdc++.so.6 | grep CXXABI
删除原链接库:rm -f /usr/lib64/libstdc++.so.6
建立软连接:ln -s /usr/local/lib64/libstdc++.so.6.0.29 /usr/lib64/libstdc++.so.6
查看新链接库:strings /usr/lib64/libstdc++.so.6 | grep CXXABI
如果最新版本有变化,那么恭喜你,说明已经升级成功啦。
安装 cuda
由于之前是用 rpm 包安装的 cuda,有些文件是缺失的,运行时会报各种奇奇怪怪的错误,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有经历过才会懂),直接介绍用二进制文件安装 cuda 过程。
下载地址:
注意这里要选择 runfile(local)。
然后执行 sh
cuda_11.7.0_515.43.04_linux.run。
安装完成后,需要配置环境变量,在本地.bash_profile 中配置如下两项:
下面验证一下安装是否成功,执行 nvcc -V,如下图所示,那么恭喜你,安装成功啦。
安装 cudnn 和 nccl
安装 cudnn 和 nccl 需要先在 nvidia 注册账号,注册之后可以在以下两个地址下载相应的 rpm 包,然后 rpm -ivh XXXXX.rpm 包即可。
cudnn 下载地址: https://developer.nvidia.com/cudnn
nccl 下载地址: https://developer.nvidia.com/nccl/nccl-legacy-downloads
安装完成后,如下图所示说明已经安装成功 rpm 包。
模型推理
又到激动人心的时刻啦,让我们来测试一下看看模型的推理效果如何?首先我们先擦拭一下还没有干透辛勤的汗水,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最终能跟机器人程序对上话,理想情况是让我们感觉它并不是一个机器人。
在终端执行如下命令,然后输入问题即可。
python -m fastchat.serve.cli --model-path ./model/vicuna-7b-all-v1.1 --style rich
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场景,设置不用的运行参数,如下:
#压缩模型 预测效果会稍差一点,适合 GPU 显存不够的场景
python -m fastchat.serve.cli --model-path ./model/vicuna-7b-all-v1.1 --load-8bit --style rich
#使用 cpu 进行推理,速度会很慢,慎用
python -m fastchat.serve.cli --model-path ./model/vicuna-7b-all-v1.1 --device cpu --style rich
#使用多个 GPU 进行预测
python -m fastchat.serve.cli --model-path ./model/vicuna-7b-all-v1.1 --num-gpus 3 --style rich
1)推荐菜谱测试:
2)多语言测试:
3)代码能力测试:
4)数学计算测试
5)普通对话推荐
推理过程中 GPU 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目前使用单 GPU 进行推理,都可以做到秒级响应,GPU 内存空加载 13G,推理时不到 15G,推理时单 GPU 算力基本可以达到 90%以上,甚至 100%,如下图所示。
总结一下:
1)对精确的推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比如推荐菜谱,感觉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按照推理的结果很难做出可口的饭菜️;
2)对多种自然语言的支持,这个真的是出乎预料,竟然日语和西班牙语完全都能够自如应对,可以说是相当的惊艳了;
3)编码能力还是可以的,能够大概给出基本需求,当然如果想直接编译执行可能还需要人工微调,但是作为辅助工具应该是没问题的;
4)数据计算能力目前看还是比较弱的,简单的乘法目前还不能够给出正确的答案;
5)普通的对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中文的理解也完全能否符合预期,解解闷排解一下孤独是能够 cover 住的。
由于模型目前还没有做 fine-tuning,从目前的推理效果来看,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而且推理的效率也是非常不错的,即使使用单 GPU 进行推理也可以做到秒级响应,而且推理过程中显存占用也才只有 60%多,跟空载时候的 50%多没差多少,总之在没有经过 fine-tuning 的情况下,模型的推理表现和推理效率还是可以打 7-8 分(满分 10 分)的,如果假以时日,有足够的语料库和进行 fine-tuning 的话,效果还是可期的。
模型 fine-tuning
要想使模型适合某一特定领域内的场景,获取特定领域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原始模型就要做 fine-tuning 操作,那么我们尝试做一下 fine-tuning,看看效果如何吧。
fine-tuning 需要在终端执行一下命令:
最终./model/vicuna-dummy 目录输出就是我们 fine-tuning 之后的模型权重文件目录。
很遗憾,本文 fine-tuning 没有成功,报错如下:
原因也很简单,由于我们使用的 GPU 型号是 Tesla P40,此款显卡使用的 SM_62 架构,目前模型 fine-tuning 至少需要 SM_75 及以上架构,看社区有在 4090、A100 或者 A80 显卡上 fine-tuning 成功的,所以 fine-tuning 只能后续再更高架构的显卡上进行了。
后续工作
终上,Vicuna 模型在整体表现和推理效率上可以说是秒杀 Alpaca 模型的,我们本文测试用的是 Vicuna-7b,如果是 Vicuna-13b 效果会更好,而且对多种自然语言(包含中文)的支持也要远远好于 Alpaca 模型,确实像社区所说的,目前 Vicuna 模型可以说是开源大模型的天花板了,如果想基于开源大模型进行二次开发,是个不二的选择。
基于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工作目前就告一段落了,后续做的工作可能有以下几点:
1)如果有更好的显卡,可以对 vicuna 进行 fine-tuinig,验证一下 fine-tuning 之后模型能不能学到特定领域的知识;后续准备使用公司内部提供的试用资源【京东云 GPU 云主机 p.n3a100 系列】,这个产品提供 Nvidia® A100 GPU(80G 显存),搭配使用 Intel® Xeon® Platinum 8338C 处理器及 DDR4 内存,支持 NVLink,单精度浮点运算峰值能达到 156TFlops,可以说是最强算力了。
2)找到合适的与目前应用结合的场景,将大语言模型应用落地;
3)基于 vicuna 开源项目进行二次开发,封装成可用的服务;
4)基于大语言模型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学习。
来源:京东云开发者社区
作者:Beyond_luo(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京东科技开发者】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8a74209d99a97beab3c1a1946】。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