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匠谈 | AI 语音合成之大模型性能优化实践

「测试匠谈」是优测云服务平台倾心打造的内容专栏,汇集腾讯各大产品的顶尖技术大咖,为大家倾囊相授开发测试领域的知识技能与实践,让测试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本期嘉宾介绍
Soren,腾讯 TEG 技术事业群质量工程师,负责腾讯 AI 语音合成产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主导核心模块的质量保障与性能优化,致力于为集团内部和业界提供领先的语音合成服务。
导语
AIGC 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文本生成、语音合成、图像创作、视频制作、游戏开发等。高质量内容输出,通常需要更多计算资源、更长的推理时间或更高的 GPU 利用率,这种高昂的硬件投入对企业运营成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本文将深入探讨 AI 语音合成如何通过专项测试实践,从智能化测评,到性能评估资源效率最大化,帮助 AI 业务解决技术性能瓶颈,降低成本浪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和解决难题。
01 背景
在 AI 驱动的 TTS(语音合成)系统中,推理后端的成本占比高达 90%以上,而其中的主要开销来自于 GPU 资源。与此同时,TTS 模型在 AIGC 时代变化非常快,不断有 SOTA 模型发布,还需要保持推理后端的灵活性,能够迅速切换到前沿模型。
因此,面对高昂的推理成本和快速变化的模型环境,优化 TTS 推理后端的 GPU 利用率,不仅是降本增效的核心路径,更是企业在未来 AI 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02 业务特点
TTS(Text-to-Speech,语音合成)是将文字转化为自然流畅的语音的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内容的表达形式。在 AIGC 时代背景下,它不仅提升了内容生产的效率,还为智能化交互、社交等互联网应用提供新增长点。常见的应用场景有:

03 性能优化思路
针对不同场景,TTS 生产的音频要求是不一样的。翻译为技术的语言就是说,如果音频文件生成的质量由 TTS 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构成,那么在确定性有限的硬件资源下,TTS 软件系统则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下输出对应的音频文件质量。而不同业务场景,业务量不一样,也就是对 TTS 软件系统并发请求负载不一样,那么在不同的负载(GPU 开销)下,输出的音频的质量不一样。
因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测试模型,即通过不同 API 调用频率,结合影响音频生成的因子:话术内容长度、话术内容复杂度、情感、声音角色等,最终去建立一个不同业务请求量(不同间隔定时发送请求),让 TTS 系统处理不同负载下,生成出不同质量分数的音频文件。
于是,我们便有了以下分步解决方案:
模型选择与负载适配:为不同场景配置专用模型,根据负载动态切换,制定模型适配策略;
动态调整 TTS 质量与资源开销:根据负载实时动态,通过适配模型、动态调整参数、请求批量化处理,以降低系统开销;
构建负载—质量映射模型:通过测试与数据驱动的方法,我们建立负载与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指导系统优化;
04 TSS 性能优化专项测试实践
① 测试目标
测试的核心目的是评估优化后的 TTS 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包括:
音频质量是否提升:优化后的模型在清晰度、自然性、情感表达和连贯性上是否满足场景需求。
系统性能是否提高: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GPU 利用率是否达到最佳平衡。
资源开销是否降低:在相同硬件资源下,是否能够支持更多的业务负载或减少 GPU 资源消耗。
② 衡量指标
将测试目标转化为以下关键指标,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ⅰ 内容质量指标
关键指标可以结合业务实际需求,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的方式,不在本篇展开讨论。
ⅱ 系统性能指标
响应时间(Latency):模型从接收到请求到完成音频生成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吞吐量(Throughput):单位时间内模型处理的请求数量;
并发处理能力: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GPU 利用率(GPU Utilization):模型运行时 GPU 的资源占用率,衡量硬件使用效率。
③ 专项工具
性能测试工具:JMeter+优测压力测试工具
性能分析工具:如 NVIDIA Nsight/Prometheus 监控 GPU 利用率
④ 测试方案设计
为了建立负载与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指导系统优化,并且评估优化后的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测试方案设计如下:
(1) 场景化测试
针对不同业务场景(电子书朗读、数字人直播、语音导航、客服助手),设计专属测试用例。
✍ 覆盖的要点
ⅰ 定义输入参数:
输入文本长度:如短句、中长句、长句
感表达复杂度:如单一情感、混合情感
语音角色:如男性、女性、儿童等
ⅱ 测试内容: 不同需求场景下的内容生成,逐一评估其质量、响应时间和资源消耗。
✍ 部分场景用例示例

(2) 负载测试
实时监控系统负载,动态调整内容生成参数。
✍ 覆盖的要点:
并发请求模拟:模拟不同的并发请求量,并监测音频质量和响应时间的变化
批量请求压力测:发送大量连续请求,观察系统是否在高负载下保持稳定
(3) 数据驱动测试
通过测试数据构建全局映射模型,不断优化性能。
✍ 覆盖的要点:
固定的硬件资源
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观察其对生成内容质量和性能的影响
(4) 对比测试
与优化前的模型进行直接对比,测试在相同场景和输入条件下的性能差异。
✍ 覆盖的要点:
质量对比:优化前后音频质量的评分差异
性能对比:优化前后响应时间、GPU 利用率、吞吐量的差异
资源对比:优化前后单位请求的计算开销和能耗差异
05 实施方法
步骤一:测试场景构造 — 基于 JMeter 的配置
① 线程组配置:
设置线程数(并发数),如 5、10、15
设置循环次数或持续时间(如 1 小时)
② HTTP Request Sampler:
配置系统的 API URL
使用动态参数(如文本内容、角色、语速)发送请求
③ CSV Data Set Config:
通过 CSV 文件参数化话术文本和输入信息
示例 CSV 文件:
live_text,role,speed 你好,欢迎来到直播间。,toyai,1.0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新鲜采摘的水果。,toyai,1.5
④ JSR223 Timer:
控制请求间隔,例如每 1 秒发送一个请求
➄ JSR223 PostProcessor:
提取响应数据(如生成时间、文件大小),并记录到日志文件或数据库

步骤二:压测执行—基于优测压力测试工具
① 新建测试场景
在新建测试场景中,上传 JMX 脚本,完成不同程度的语速、文本长度、业务并发量等控制输入。优测平台支持 JMeter 模式,可以提供与原生 JMeter 一致的压测体验。

✍ 专项测试模型如下:
测试模型—输入因子:

测试模型—输入因子:

② 上传 csv 文件
推荐使用全局文件变量,对于多条链路可共享测试数据。

06 效果与总结
结合优测压测结果和后台机器资源监控,整体 TTS 效果基本满足业务场景使用。TTS 质量与业务量负载的平衡关键在于:
构建场景化模型库以适配不同业务需求;
引入动态参数调节与任务调度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利用测试模型与实时监控系统构建优化闭环;
确保 TTS 系统在高负载下仍能满足质量需求,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通过设计全面的测试体系,涵盖质量、性能、资源利用等多个维度,可以科学地评估 TTS 模型优化的效果。结合场景化测试、负载压力测试、对比测试和数据驱动的分析,可以不断发现瓶颈并实现针对性优化。这种测试和评估机制不仅能验证当前优化的效果,还能为 TTS 系统的持续改进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欢迎有兴趣的同学来交流和探索。
关于优测压力测试
优测压力测试是一款腾讯自研的云原生性能测试工具,可零代码、精简化参数配置,涵盖主流性能测试场景,即开即用快速发压;工具高度兼容 JMeter,可模拟百万用户并发,帮助业务快速定位产品性能瓶颈、验证系统能力,全面提升稳定性。此外,优测拥有专家级测试团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业务咨询和实施服务。
本文未注明其它来源的内容,其版权归优测云服务平台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本文,请在显著位置注明出处(优测云服务平台,以及文章链接:https://utest.21kunpeng.com/home/topic/aigc250728)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优测云服务平台】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8a5f0a90000ce251ea74d2706】。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