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2025 年二级等保测评技术管理要求与监管机制

一、技术防护核心规范
2025 年黑龙江二级等保技术要求聚焦 “基础防护 + 动态监测” 能力建设。物理安全方面,要求对机房关键区域实施访问控制与环境监控,定期开展设备巡检与维护;网络安全层面,需部署基础网络安全设备,实现网络边界防护与异常流量监测,建立安全日志审计机制,确保日志留存时间满足合规要求。数据安全领域重点强化数据分类分级管理,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敏感数据,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体系,保障数据在存储、传输、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二、管理体系建设要点
管理要求涵盖制度建设、人员管理、流程管控三大模块。制度层面需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明确各部门与岗位的安全职责;人员管理强调安全意识培训与岗位权限管控,定期开展安全技能考核,建立人员离岗离职交接流程;流程管控规范系统开发、变更、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重大操作前进行风险评估,操作后开展安全验证,形成可追溯的操作记录。同时鼓励企业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提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三、整改与复测机制
针对测评发现的问题,建立分级整改机制:一般安全隐患需在测评报告出具后 30 日内完成整改,涉及系统功能调整的需在 60 日内完成修复,整改完成后需向测评机构提交整改报告。未通过测评的单位,需在 90 日内完成全面整改并申请补充测评,补充测评仍未通过的,将由属地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依据相关法规予以处罚。同时明确整改期间的安全防护要求,需采取临时防护措施,避免安全风险扩大。
四、监管与保障措施
黑龙江省公安厅建立 “日常监管 + 专项检查” 相结合的监管模式,通过定期抽查备案材料、核查测评报告、开展现场检查等方式,确保二级等保工作落地。对测评机构实施资质动态管理,要求机构具备国家认可的技术资质与安全资质,规范测评流程与报告出具标准,严禁出具虚假测评报告。同时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及时传达政策要求,解答企业疑问,提供技术指导,鼓励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企业间经验交流与技术合作,共同提升全省二级等保整体防护水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