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FICO 借贷 入门解释

作者:机机复唧唧
  • 2025-09-19
    广东
  • 本文字数:2416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FICO 借贷 入门解释

一、核心概念

在 SAP 中(乃至整个会计学中),“借”和“贷”本身没有“好”或“坏”的含义,它们仅仅是表示会计分录中资金流向的符号

  • 借 (Debit, 或 Soll):可以理解为 “资金的去向” 或 “账户的增加项”

    比如:你花钱了一台电脑(资金去向是电脑),现金减少了。

  • 贷 (Credit, 或 Haben):可以理解为 “资金的来源” 或 “账户的减少项”

    比如:你从银行借钱(资金来源是银行),你的负债增加了。

最重要的规则:每一笔会计凭证都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 这意味着每一笔交易都会同时影响至少两个账户,并且借方总额必须等于贷方总额,保证账务的平衡。


想象一下,你家里有一个神奇的记账本。这个本子超级负责任,它不仅仅记录现金,还记录你所有的承诺和家当

这个魔法本子只认两条规则:

  1. 「得」 和 「失」 必须同时发生。

  2. 每一笔「得」都必须说清楚它是怎么「来」的;每一笔「失」都必须说清楚它为什么「去」。

而 「借」 和 「贷」 就是这个魔法本子的两个按钮:

  • 「借」按钮 = 「得到」按钮 🟢

  • 「贷」按钮 = 「来源」按钮 🔵

按下「得到」按钮,是告诉你得到了什么好处。按下「来源」按钮,是告诉你这个好处是怎么来的

记账本的核心魔法:每次记账,必须同时按下一个「得到」按钮和一个「来源」按钮,而且金额必须相等!


二、情景剧:看你家的「魔法记账本」怎么工作

第一幕:你妈妈给你 100 块零花钱(现金)

  • 发生了什么:你得到了现金,这个好处的来源是妈妈给的(这增加了妈妈对你的“投资”)。

  • 按下按钮

    按下 「借」(得到) 按钮:我得到了【现金】+100元 🟢

    按下 「贷」(来源) 按钮:因为【妈妈的投资】增加了+100元 🔵

  • 魔法分录

    借(得到): 现金 100 元 <-- (好处进了我的口袋)

    贷(来源): 妈妈投资 100 元 <-- (好处是妈妈给的)

第二幕:你去小卖部赊账买了一瓶可乐(3 元),说好明天给钱

  • 发生了什么:你得到了一瓶可乐(存货),但这个好处的来源是你欠了小卖部一笔债(承诺)。

  • 按下按钮

    按下 「借」(得到) 按钮:我得到了【存货-可乐】+3元 🟢

    按下 「贷」(来源) 按钮:因为【我欠小卖部的债】增加了+3元 🔵

  • 魔法分录

    借(得到): 存货 3 元 <-- (好处是这瓶可乐)

    贷(来源): 应付小卖部 3 元 <-- (好处来自欠债,这是一个承诺)

看!这就是「应付暂估」! 东西你拿到了(得),但没给钱,只是产生了一个欠钱的承诺(来源)。

第三幕:第二天,你拿现金还了小卖部的 3 元钱

  • 发生了什么:你失去了现金,同时你消灭了之前欠债的承诺。

  • 按下按钮

    “消灭承诺”也是一种“来源”?不对!仔细想:你失去了现金,这个“损失”的来源是什么?来源是“你清偿了债务”。

    按下 「贷」(来源) 按钮:【我欠小卖部的债】这个来源被消灭了 -3元 🔵 (用贷方减少负债)

    按下 「借」(得到) 按钮:但你因此【失去了现金】-3元 🟢 (用借方减少资产)

  • 魔法分录

    借(得到): 应付小卖部 3 元 <-- (Wait! 怎么是借?规则是:想减少一个“来源”,就按它的反按钮“借”)

    贷(来源): 现金 3 元 <-- (想减少一个“得到”,就按它的反按钮“贷”)

这里是唯一需要绕一下的地方:魔法本子规定,减少一个东西,要按它相反颜色的按钮

  • 想减少一个好处(资产),就按 「贷」 按钮。

  • 想减少一个来源(负债),就按 「借」 按钮。


总结给小白:万能口诀

忘掉所有规则,只记住这个口诀:

“谁增加了,就按它本来的按钮。谁减少了,就按它相反的按钮。”

用口诀解你的题:

分录:借:库存科目 100 元,贷:应付暂估科目 100 元

  • 「库存」是好处(资产),它增加了 -> 按它本来的按钮:🟢「借」

  • 「应付暂估」是来源(负债),它增加了 -> 按它本来的按钮:🔵「贷」

看,是不是完全对应?这个魔法记账本保证了你的“得”和“失”、“好处”和“来源”永远清清楚楚,而且永远对得上!


三、在 SAP FICO 中的具体体现

SAP FICO 分为 FI (财务会计) 和 CO (成本控制)。“借贷”规则在两者中都有应用,但侧重点不同。

场景 1:FI - 标准财务会计过账

业务场景: 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了 5000 元 办公室水电费。

  1. T-CODE(交易代码)F-02 (录入会计凭证)

  2. 会计分录分析

    水电费增加了(这是一种费用,费用的增加是资金的去向)-> 记借方

    银行存款减少了(资产的减少是资金的来源)-> 记贷方

  3. 在 SAP 凭证中的样子

| 科目 | 科目名称 | 借/贷 | 金额 (元) | 说明 || :--- | :--- | :--- | :--- | :--- || 6000010000 | 水电费 |  | 5,000 | 费用增加 || 1002010000 | 银行存款-XX 银行 |  | 5,000 | 资产减少 |

这就是一个最经典的 FI 借贷分录。

场景 2:CO - 内部成本流转

业务场景: 将上述水电费 5000 元 分配(分摊)到公司的“行政部”和“市场部”。

  1. T-CODEKSV5 (执行成本分摊)

  2. 会计分录分析(SAP 系统内部自动生成)

    行政部成本中心 承担了部分费用(成本中心费用增加 -> 记借方

    市场部成本中心 承担了部分费用(成本中心费用增加 -> 记借方

    水电费科目 被清空了(费用减少 -> 记贷方

  3. SAP 内部生成的凭证大致如下

| 科目/成本对象 | 名称 | 借/贷 | 金额 (元) | 说明 || :--- | :--- | :--- | :--- | :--- || Cost Center_A | 行政部 |  | 3,000 | 承担费用 || Cost Center_B | 市场部 |  | 2,000 | 承担费用 || 6000010000 | 水电费 |  | 5,000 | 转出费用 |

这个过程不影响总账的平衡(借贷依然相等),但它实现了 CO 模块的核心功能:将 FI 中记录的总费用,更精细地管理并分配到内部的责任单位(成本中心)上,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

四、总结与记忆技巧

  1. 资产类科目 (Asset)

    增加借方减少贷方

    例: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

  2.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Liability & Equity)

    增加贷方减少借方

    例:应付账款、银行贷款、实收资本。

  3. 成本费用类科目 (Cost/Expense)

    增加借方减少/转出贷方

    例:水电费、差旅费、原材料成本。

  4. 收入类科目 (Revenue)

    增加贷方减少/转出借方

    例: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发布于: 2025-09-19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5-08-28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FICO 借贷 入门解释_SAP_机机复唧唧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