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平“知识高峰”,AI 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
过去 5 个多月时间里,生成式 AI 的热潮愈演愈烈。
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面前,有人不安,担心自己会被 AI 替代;有人兴奋,认为新的机会窗口已经打开。不只是个体的躁动,几乎所有行业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应对充满创造力和不确定性的新世界?
其中必须要作答的可能就有知识服务赛道。ChatGPT 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知识的获取方式,在“无所不能”的预训练大模型面前,传统的知识生产、分发和学习逻辑是否还有生存空间?
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服务平台得到 APP 在 4 月份掀起了一场活动密集的“AI 大作战”,包括吴军、王小川、周鸿祎在内的业内大佬均出现在“主讲嘉宾”的名单里。
不过,这里想要讨论的并非是嘉宾们给出了什么观点,而是想要透过得到 APP 的行为和观点,探讨下知识服务市场的新潮向。
01 走进“知识大平原”
时间回到 3 月 14 日,OpenAI 在未进行太多预热的情况下发布了 GPT-4。相比于被不少人验证过的 GPT-3.5,GPT-4 在日常对话层面并没有太大的革新,但在推理能力上,GPT-4 给出了令人咋舌的表现。
按照 OpenAI 官方的说法,在模拟美国律师从业资格考试中,GPT-3.5 的成绩在全体考生中只能排到末尾 10%,而 GPT-4 能排进前 10%;在难度更高的国际生物学奥赛中,GPT-4 能够吊打 99%的人类选手;在“美国高考”SAT 考试中,GPT-4 在数学和阅读部分也能战胜近 90%的考生。
当 GPT-4 轻松超越了大部分人类“做题家”,对知识体系的颠覆性不言而喻。上一次的“颠覆”可能还是搜索引擎的出现,但搜索引擎的价值在于检索,提供的只是一本书的目录,想要获取里面的知识,还需要按章节阅读。而 GPT-4 代表的语言模型,提供的是一整本书,知识的广度和厚度均远超搜索引擎。
得到 APP 创始人罗振宇在 4 月 10 号的直播中说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过去的学习者面对的,是一座座孤峰耸立的知识高地。这些高峰是由无数概念、逻辑、先例堆起来的,它剥离了人的感性体验和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而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些高峰有可能被推平,变成在学习者面前一览无余的平原旷野。
借用类似的逻辑,随着 GPT-4 以及更多大模型的出现,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到“知识大平原”时代。
过去人们想要学习某类知识,就像是一个攀登高山的过程,或许会有人提前用石阶铺一条上山的路,想要到达山顶,还是需要一步一步往上攀登,期间不可避免地要耗费相当大的体力和精力。
大模型正在不断消除所谓的“知识高地”,知识散落在阡陌纵横的平原上,一眼就能够看到想要去的点在哪里,然后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选一条效率最大化的路径,以最小的代价到达知识的彼岸。
“勾股定理”就是一个直接的例子。虽然周朝时期的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后世想要学习这样的知识,仍需相当复杂的论证。而现在随便一个中学生都知道 a²+b²=c²的表达式,寥寥数笔就能推理出答案。结果就是,当代普通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早不是一本《九章算术》所能容纳的。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进入到“知识大平原”时代,类似的哲理依旧适用,然而人们与知识的连接方式势必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需要重新思索知识学习的内在逻辑。在新一轮的范式转移中,注定会有很多行业被重构,得到 APP 这样的知识服务平台大概率是最早被影响的赛道。
02 得到们的新角色
得到 APP 4 月 10 号的直播中,以“AI 时代的得到新战略”为主题,罗振宇、脱不花、快刀青衣三位创始人时隔 4 年再次同台。虽然直播中并未谈到得到 APP 应对生成式 AI 的法则,却不难从罗振宇的猜想中揣摩一二。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人工智能作为多类型学习助手的比喻:有的扮演书童,负责回答问题;有的扮演参谋,负责提出下一个问题;有的扮演将军,负责执行;有的扮演探马,负责提供案例和榜样……
言外之意,GPT-4 等大模型的衍生应用,不会局限于对话机器人,将不断分化出更多的角色。比如用户想要读一本书的时候,只须提出一个初始问题:“这本书重点讲了什么?”不同的助手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书童”负责列出要点,“参谋”负责提出问题,“将军”的职责是摘录精华,“探马”的作用是横向比较。
至于罗振宇的猜想是否合理,不妨先试着理清三个底层逻辑:
一是人类学习状态的演进。罗振宇的观点是将进入“轴心时代”,因为在多模态大模型的主导下,知识的载体再无区隔,学科间的界限加速溶解,学界一直期待的“知识大融通”将变成现实,个体知识会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扩展。
二是求知方式向问题倾斜。之所以会出现“知识大平原”的说法,原因是大模型就像是人类的大脑,知识被存储在神经元连接中,需要通过 Prompt 来唤醒 AI 的能力。对于一个求知者来说,答案已不再稀缺,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三是学习者必将成为学习的中心。在知识的“孤峰”时代,我们想要掌握任何一个知识点,首先要学的就是其推导过程。大模型改写了知识的获取方式,学习者的目标将是整个知识网络的核心,知识的价值是服从于人、服务于人。
把视角再放大一些的话,罗振宇的猜想绝非一家之言。对应现象的就是 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语工程学)的风靡,怎么正确地给 AI 投喂 Prompt,怎么释放 AI 的生产力,已然成为一门深奥的学问。不同的是,理工科占大多数的工程师们,选择用 Prompt 激发大模型里存储的“知识”,而新闻出身的罗振宇想要揭示潜在的规律。
回到知识服务的话题上,罗振宇有关“多类型学习助手”的比喻,恐怕不只是给人工智能的定位,可能也是知识服务平台即将扮演的角色,既是知识的服务商,也是用户的学习助手,根据用户的不同学习需求,扮演书童、参谋、将军、探马等不同角色。
也许现在还仅仅处于初始阶段,得到 APP 的几位创始人选择公开阐述自己的思考和洞察,显然已经为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新机会做足了准备。
03 我们都是局内人
以往讨论某个行业话题时,我们习惯于站在“观察者”的位置,希望能够得出一些客观的结论。可在探讨知识学习的话题时,很难把自己从中脱离出去,毕竟我们都是“知识大平原”时代的局内人。
一个现实的例子,现阶段 AI 已经被用于写诗、写邮件、写新闻报道,倘若大模型的能力再一次进化,我们花费几个小时、掉了满地头发写出来的分析文章,也许是 AI 不到一分钟就能完成的工作。怎么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不光是得到 APP 们的战略抉择,每一个人都身在其中。
目前有不少开发者试图挖掘 GPT-4 的“隐藏能力”,国外一位程序员小哥的做法很有启示性:他调用 OpenAI 的 API 开发了一个语音转文字的工具,然后将自己经常听的上百期播客作为语料库进行学习,最终将过去需要花数百个小时消化的知识,变成了几十组“对话”,学习效率提升了近百倍。
参考技术普及的一般规律,目前程序员掌握的技能不会是少数人的专属,很快会成为人人可用的工具,同时也映衬了罗振宇的另一个判断:如果人工智能铺设的学习基础设施足够发达,学习者面对的现实挑战,才是学习行为的起点。我要做什么,决定了我的学习内容、路径和需要的资源。
可能会有人因此而恐慌,担心自己的竞争力被人工智能冲击。诸如此类的心态无可厚非,人们在新事物出现时总是会缺少安全感,就像汽车的诞生彻底淘汰掉了马车夫。其实还有另一个视角:汽车影响了马车夫的生计,却也催生了“司机”这一新岗位。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过度恐慌,而是学会使用新工具。
由此再来看得到 APP 的 AI 大作战,罗振宇、吴军、王小川、周鸿祎等人的见解并不是唯一的焦点。譬如在罗振宇讲述 AI 时代“终身学习”的 9 条猜想的同时,得到 APP 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发布了《给职场人的 AI 写作课》,涉及商务邮件写作、汇报框架搭建、创意批量产出等 8 大高频写作场景,想要帮助职场人掌握 AI 写作的关键技能。
如果把这一轮的 AI 浪潮和汽车工业对比,当下不过是卡尔·本茨造出第一辆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的时间,没人知道在人工智能的“慕尼黑博览会”上,还会有哪些新事物出现,会产生什么样的轰动效应。
但可以笃定的是,被替代的岗位越多的地方,诞生的新岗位也越多,而学习正是我们追逐新机会的唯一路径。作为“知识大平原”时代的局内人,留给我们的选择不是躺平或逃避,而是学会驾驭新工具,和知识建立起高效的连接。
04 写在最后
OpenAI CEO Sam Altman 曾在博客中写道:AI 大模型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通用人工智能,当这一目标实现的时候,人类经济社会将实现“万物的摩尔定律”,即万物的智能成本无限降低,人类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得到解放。
至少就目前生成式 AI 的演变来看,这样的预言正在不断“变现”,每一个需要人类原创力的行业都将有可能会被颠覆。也许某些岗位会被 AI 取代,但大部分岗位将以人与 AI 协作的方式去完成。
再来回答文初提到的问题,潮向不单单是知识服务的方向,还关乎每个人在 AI 时代的生存方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