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只有面试有用?Redis 之父说:我不同意!
几天前,Redis 之父 Salvatore Sanfilippo(又名 antirez)在 Twitter 上用 Rust 实现了一个糟糕的链表,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在评论中,不少人觉得链表这种数据结构一无是处,于是几天后,antirez 发了一篇博客。
原文见:http://antirez.com/news/138
antirez 说:“从某些评论的语气中,我感觉到很多人认为链表就像一个笑话,‘一种微不足道的数据结构’‘也就面试的时候用一下,否则,一无是处’……,一言以蔽之,请用链表实现冒泡排序。”
“我不赞成!所以用一篇博客表达,和大家分享我眼中的链表。”
(小伙伴们,准备好阅读一篇关于链表的“情诗”吧!感谢张同学和岳老师对翻译工作的贡献与指导)
链表具有教育意义
当从老师、教材等资料那里第一次接触到链表的时候,带有箭头的圆圈通过箭头指向另一个圆圈,你的脑海中自然会建立对应的构图。就像你第一次对递归有所理解时候的体悟。你会感受到由链接而成数据结构的真正要义:不起眼的单个节点,一旦它指向另一个节点,就会被赋予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复杂度。链表为新手程序员很好地引入了计算中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基本知识:你会思考如何高效添加元素,思考顺序存储所带来的代价。因为如果想在特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那么必须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按顺序遍历,由此你会马上转而思考加快执行的方法(为接下来的任务做好准备),同时也能够深入地理解了 O (1) 和 O (N) 的真正含义。
链表是可扩展的
可以添加指向前一个元素的指针,也可以添加指向后一个元素是指针,链表支持双向访问。再添加“远”指针,可以在链表内部跳跃访问。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每个节点进行更改,容纳多个属性和操作,进而拓充功能,拥有不同的存储策略。链表同时也支持嵌入。例如,Linux 内核具有宏,能够将字段添加到任何结构体,进而组成链表。这是链表的一个 bold 属性:可以在 O (1) 复杂度内将一个链表拆分为两个,也可以在 O (1)复杂度内将两个链表融合在一起。如果巧妙利用这个属性,可以完成很多有意思的任务。例如,在 Redis 模块中进行线程操作,处理慢速请求的线程处理了一个伪造的客户端结构体(没有锁,没有争用),当线程指令最终结束执行时,伪造客户端的输出缓冲区可以链接到真实客户端的缓冲区中。因为输出缓冲区是用链表表示的,使得这种操作简单易行。
链表很有用
Redis 可能会出错,但 Redis 和 Linux 内核不会。它们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按照它们到达的顺序,或者相反的顺序依次添加。以增量方式拉动项目也很有用,因为它会将这些项目从头到尾移动,或者将它们移动到当前项目之后的位置。
链表很简单
它是稀有的,遇见“她”花费了我不少运气。与二叉树、哈希表等结构一起,可以仅从内存中实现,且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链表是概念性的
指向自身的节点是我能想象到的计算中最以自我为中心的东西:更粗俗的无限循环的理想表示。指向 NULL 的节点是孤独的隐喻。首尾相连的链表,是闭环的有力象征。
所以,我深爱着链表,多么希望你也能喜欢“她”,至少,从今天开始,可以给“她”一个微笑!
大家学习链表的时候,是怎样去理解它的呢?
“一般都和数组一起!”
没错,我们来对比看看数组和链表的区别~
假设我们要存储一份有 3 个项目的待办清单:
如果使用数组,占用连续的存储空间,那么它存在内存里是这样的:
如果使用链表,每个项目可以存在内存的任何地方,就是这样的:
显然,数组看起来更好理解。
但是假设你现在要加入第 4 个待办项目,放在哪里呢?这时就需要重新找到一个可以连续放 4 个项目的位置,添加第 5 个项目时呢?还需要重新找。太麻烦了,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提前预留位置来减少移动这份清单的次数,但还是避免不了浪费位置的情况。
链表就不同了,它更像一个寻宝游戏,每个格子里写着下一个格子位置的“线索”,只要内存里还有位置,就可以无限添加,不用移动已经存好的数据。
链表完美了吗?当然不是!
排行榜网站总是使用“卑鄙”的手段来增加页面浏览量。比如“十大电视反派”排行,它不在一个页面中显示整个排行榜,而是 TOP10 在第 1 页,剩下 9 个都单独放在一个页面中,让你不停地单击“Next”才能看到第一大反派,好让这 10 个页面中的广告都增加展示次数,真是烦!
链表就存在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呢?聪明的你快来评论区聊聊吧!
数据结构魅力无限,仅仅是数组和链表就有这么多精彩的细节,想要了解更多有趣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故事?下面两本书推荐给大家!
第 1 本
第 2 本
这两本书
双十一期间 5 折直降!
错过等一年!
点击下方链接直达页面
—— 电子书活动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