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IT 架构治理之道| 京东云技术团队
一、什么是架构和治理
1.1 架构的起源
开篇还是要说说大家理解的架构,何为架构,架构跟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英文 Architecture 本源来自于拉丁语,最早起源于建筑领域,建筑是文明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志,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完善理论和经验的领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乐于将经验进行总结,希望将具象的场景浓缩成简单的结构和逻辑,附加场景后便于理解和传播,因此架构是对所做工作总结的一个显性成果,后期形成了方法论,用以指导人们在新的生产劳动中不断使用和优化。
建筑行业跟我们现在从事的科技行业,实际上并无太多交集,但将架构这种方法应用到 IT 领域,却不得不重点说一下。根据我的观察,虽然我们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或多或少对架构有所了解,但不少人对架构的认知还存在一些误区。由于我们从事的 IT 行业中,软件占大多数,因此我们更多接触的是软件,软件的基本工作内容即编写代码,实现功能。对一个新手程序员来说,编写软件如同砌房子,给我块砖我就往上垒,垒到头垒到顶就完成工作,架构这件事貌似跟我没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序员发现,有的时候垒完的墙,还要修修补补,有的时候还要重新垒,为啥会出现问题,大概率就是自己垒的墙跟周边的配合出现了问题,从而引入了架构的思想。对于一些架构师而言,虽然深耕自身领域多年,但又限于仅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对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安全架构知之寥寥,只能局限在某某领域的架构工作。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在做啥,别人在做啥,大家一起做的是啥。掌握架构或架构设计也就成为了架构师和 Developer 需要具备的能力。
我们探求架构的起源,是为了解释清楚为什么会需要架构,以及现在的 IT 架构发展是怎样的。这里我们还得把互联网行业单独拿出来,跟传统企业做并行分析,其原因是互联网行业整体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因此无论其企业架构,还是 IT 架构,都与传统的企业不同。传统企业 IT 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包括很多经典的企业架构体系和开发方法,全部来源于传统行业和企业,核心 IT 大多围绕 ERP、财务、供应链系统构建。互联网企业大多是 ToC 场景的商业模式,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爆发,C 端业务高速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无太多机会认真审视自身的架构,且传统的 IT 架构根本无法跟上互联网的业务发展速度,无法借鉴。互联网企业大都是云原生的,云计算、大数据、AI 等对企业 IT 带来的变革,一定是传统企业没有预料到的。传统企业在拥抱新技术和新领域的过程中,意识到并开始改变,并且同步考虑新技术体系带来的管理问题。那么互联网企业有没有思考过自身的企业结构问题,有没有认识到 IT 架构中隐藏的风险和不合理的地方,并且通过什么方式来管理呢?
1.2 架构与治理
先有架构,再有治理。治理来源于管理,很多场景中治理是管理的一部分工作,但由于其具备特殊的流程和方法,因此被提炼出来作为一项任务或者活动,治理实际是对管理工作的增强或改进,并且基于一定的目标且要实现确定的结果。也有一种说法是治理是流程、实践、规则和关系的组合。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如下:
治理通常是由高层或执行管理层来发起,管理是由中层来执行。中层来发起治理是不合适的;
治理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长期的,但通常会具备一定的周期,管理则是长期持续的;
治理的价值的是在效益、风险和投入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并且保持这个平衡不会被打破,管理则是各自领域的管理活动;
图 1 治理价值三要素
架构治理实际上就是在管理架构的同时,基于特定目标,投入资源对架构管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改进,并通过一定的活动保持治理的成果。由于我们所处的行业属于 IT 这个大行业,因此跟我们自身或者我们的客户相关的架构领域有很多,按 TOGAF 体系企业架构规划和管理,有业务架构,有应用架构,有技术架构,有安全架构,有组织架构等等,我们把上述这些架构中跟 IT 相关的部分都归结为 IT 架构,或者也可以专指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安全架构等,当然也有些其他领域的治理工作包括 IT 架构治理工作,如风险治理、成本治理、业务连续性治理等。
网上定义架构治理是行使经济、政治和行政权力来管理架构的开发和实施,IT 架构治理介于企业架构治理和 IT 架构管理之间,是企业架构管理的一部分。IT 体系本身包含丰富的治理内容,其中 IT 架构治理也是目前最主要的 IT 治理工作,其目的是保证 IT 战略与企业战略及业务战略对齐,并能够解决 IT 建设和运营中的架构问题。
图 2 IT 架构治理关系图
结合目前企业数字化最新实践成果,IT 架构治理的意义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确定了意义,自然也就确定了成果和收益,也就可以申请资源和预算来完成治理工作。
架构治理的意义:
1、 为企业的业务部门提供服务—经济;
2、 规避或者转移企业的风险—政治;
3、 完成上市公司审计要求—行政;
4、 提升客户体验—服务;
5、 不断优化成本—管理;
二、IT 架构治理主要标准体系
在 IT 治理方面,有几个国际标准涵盖 IT 方面的治理体系和工作内容,一个是从内控 COSO 承接过来的偏重企业级 IT 管理和 IT 风险管理的 COBIT 体系,一个是偏重于 IT 服务和流程治理的 ITIL 体系,以及偏重于 IT 安全的 ISO/IEC17799。同时由于目前企业 IT 和数字化能力中软件比例越来越大,因此 CMMI 也包括部分治理内容。COBIT 体系除了组织、资产、流程外还引入了 IT 审计,ITIL 体系中主要是侧重 IT 运营流程的治理,在这些标准中,IT 架构治理都是 IT 治理的核心工作之一。
2.1 COBIT,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
COBIT 作为国际公认的 IT 管理与控制框架,已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重要组织与企业中运用,指导这些组织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地管理与信息相关的风险。作为目前 IT 治理的核心模型,COBIT 包含 34 个信息技术过程控制,并归集为四个控制域:IT 规划和组织(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系统获得和实施(Acqui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交付与支持(Delivery and Support)以及信息系统运行性能监控(Monitoring)。治理工作被列入评估、指导和监控 (EDM) 领域,向下监督管理领域,包括管理域中的计划、构建、运行和监控。
EDM01 确保治理框架的设置和维护
EDM02 确保实现效益
EDM03 确保风险优化
EDM04 确保资源优化
EDM05 确保利益相关方参与
图 3 治理与管理的关系
COBIT 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 IT 管理与控制标准。
2.2 ITIL,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
ITIL 为企业的 IT 服务管理实践提供了一个客观、严谨、可量化的标准和规范,企业的 IT 部门和最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定义自己所要求的不同 IT 服务水平,参考 ITIL 来规划和制定其 IT 基础架构及服务管理,从而确保 IT 服务管理能为企业的业务运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对企业来说,实施 ITIL 的最大意义在于把 IT 与业务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即 IT 架构与业务架构保持紧密的联系,从而让企业的 IT 投资回报最大化。
ITIL 框架包含了一系列的文档和指南,涵盖了 IT 服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被称为服务生命周期,包括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过渡、服务运营和持续服务改进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目标和最佳实践,以支持组织实现卓越的 IT 服务管理。除了服务生命周期,ITIL 还包括其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服务策略、流程和组织、技术和架构等。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 ITIL 框架的完整体系,为组织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 IT 服务管理指南,ITIL 的治理部分主要在于确保所有的活动都符合价值链,IT 架构应持续支撑价值链的存在。
无论是 COBIT 框架体系还是 ITIL 体系,都是基于传统 IT 架构体系,无论是从 IT 资产还是工作流角度,都从传统 IT 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实践和方法论。近年来,随着 IT 不断向弹性、集约共享、服务化的趋势发展,上述两个体系也吸收了云化基础设施、敏捷研发、云原生、技术中台、AI 等能力,但看来距离国内外具备先进技术能力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还是有不少距离。
目前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云计算、大数据、DevOps 等技术和体系,由于这些领域技术发展快,对技术要求相对高,并且相对传统的企业架构有变化,因此企业架构管理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和挑战,IT 架构似乎一夜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需要开始应对架构以及治理的变化。
2.3 IT4IT 参考架构
为什么我们会在这篇文章中加入 IT4IT,重点还是希望把企业的 IT 架构治理与 IT 价值链拉通到一起。IT4IT 参考架构是 The Open Group 的一项标准,阐述了如何对 IT 业务进行全面管理,在整个 IT 价值链中实现无边界信息流。它为设计、采购和管理整个 IT 价值链活动的服务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IT4IT 参考架构是一个提高运营效率的蓝图,使公司能够以可预测的最小的成本来提供最大的价值。
图 4 企业 IT 价值流与架构治理的关系
在企业围绕效率和敏捷构建价值链的同时,架构及相关的治理工作从来不会缺位。尤其是战略到组合,以及发现到纠正,都涉及架构的正确性和持续治理工作对架构工作的保障,因此 IT 架构治理,一直是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重要支撑部分,也是 IT 能力对业务价值的充分体现。
三、IT 架构治理方法
参考了业界先进的 IT 治理框架,我们需要把相关体系应用到 IT 架构治理的具体场景。由于企业 IT 需要服务于企业战略,因此 IT 架构治理要与企业架构及治理活动保持一致。IT 架构治理需要围绕企业自身 IT 系统和能力,治理体系需要根据企业 IT 相关的人机料法梳理清楚结构和相互的依赖关系,以及相关的干系组织和影响因素。IT 架构应承上启下,既能对接战略输入,又能够指导项目和行动落地。
图 5 IT 机构治理与影响因素
我们通过结合现代企业架构理论,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兴行业 IT 技术发展给业界带来的新变化,对 COBIT 体系进行裁剪,并结合 ITIL 在服务管理的实践、IT4IT 在价值链的探索,形成目前相对符合企业数字化场景的 IT 架构治理体系以及治理架构。
图 6 根据 COBIT 体系改进的 IT 架构治理组件图
其中,我们把原有的人员、技能与组织合并,与原有的其他组件总结为与 IT 架构相关的架构五治,即架构治理组织及人员、架构治理原则和标准、架构治理活动、架构治理文化和道德、架构治理工具。架构治理组件之间是不同的,可以分开独立执行,也要支持以整体协同的方式运作。同时,架构治理组件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架构成熟度、技术成熟度、管理成熟度的提升,组件体系会不断优化。治理组件也可以排定优先级,对于互相之间有依赖关系的组件,考虑到复杂成熟度和影响面,优先开展治理实施。架构治理的最终成果是对组织有益,且支持共享,可以供其他组织或后续的工作使用。
1、架构治理的组织、人员
架构治理的相关方,决定了架构治理的组织,也能够确定治理最终的价值。每家企业都有一个核心部门,他们掌握着组织的核心架构,他们要能支撑企业的业务发展,并能够申请到足够的预算建设和维护架构体系,让企业能够稳定运行,持续创造价值。IT 架构治理属于架构组织的分支部分,多以虚拟组织为主。
图 7 IT 架构治理组织结构
IT 架构管控团队职责:
Ø 明确架构原则及评审标准
Ø 制定架构设计流程,明确架构设计标准和指引
Ø 制定架构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架构经理、技术专家等人员进行评审
Ø 建立架构分析质控流程和架构分析质控清单,编制架构整体方案
Ø 建立架构分析变更管理流程,架构分析成果纳入企业级架构资产库进行管理
IT 架构治理组织职责:
1) 制定架构治理组织的章程,协作机制等。
IT 架构的治理基于共识管理而非绩效管理,通过卓越团队模式,发挥架构治理组织中各级专家和相关方的积极作用,形成治理工作的决策机制,通过共识形成结论,推进架构持续改进。
2)制定委员会运作原则。
会议:通过定期会议,重大事项临时会议等方式,会议中通过互动引导会议方式
授权:以有意义的方式实施授权,注重实质而非形式
上报:定义并运用了上报程序,如架构治理中的争议部分
3)IT 绩效中与架构相关的部分,在绩效考核中加入 IT 架构部分内容,包括架构设计、架构管理、架构治理。
Ø 新员工转正考核
Ø 技术体系晋升通道
Ø 技术影响力建设
4)协助 IT 架构管控团队迭代 IT 架构成熟度模型。
5)确定架构治理指标,如健康度,完整度,偏离度。
6)架构治理专项活动的评估。
2、架构治理的原则和标准
架构治理原则:
1)架构治理应结合业界技术路线和先进实践,符合企业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如一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高内聚低耦合、SMART 原则,应用领域如应用系统统一为 SOA 架构,技术平台的中台架构,微服务治理架构等。
2)IT 与业务融合,以客户为中心,以创造价值为导向,不创造价值的(业务价值或 IT 价值)治理活动优先级降低,价值可衡量。
3)鼓励创新和变化,对新技术、新体系要勇于尝试,通过创新来改变原有落后、不合理的架构。
4)IT 架构治理既要保持持续性也要保持稳定性,以免对企业 IT 环境造成波动。
5)IT 架构标准化。
6)架构治理能够降低风险,保证安全合规。
7)关注架构的非功能性目标,如灵活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
8)架构共享,架构迭代原则。
架构治理标准:
IT 架构成熟度模型,是结合业界先进实践和标准制定的模型体系,治理组织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成熟度模型进行裁剪,并不断迭代架构成熟度模型。企业可以定期根据成熟度模型对标企业 IT 的建设和运行状况,对标可邀请一家或多家第三方机构,以及企业 IT 部门共同执行。
图 8 架构成熟度评分示例
架构成熟度定级能够指导企业 IT 架构确定治理目标和治理成果,是成熟的标准体系,应用广泛。
表 1 IT 架构成熟度模型示例
3、架构治理的活动—流程、监控、审计、专项工作
流程相关: 流程描述了一组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安排有序的实务和活动,并生成了一组支持实现整体 IT 相关目标的输出内容。流程改进不拘泥形式,核心是在合理合规的前提下,高效快捷。
Ø IT 架构治理需要对 IT 架构相关的活动,以及多项活动形成的流程和流程之间的交互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 IT 架构的全生命周期,架构增删改弃,架构变更,架构迭代等
Ø 产研活动中,优化与 IT 架构相关的管理节点,规划、评审、复盘等
Ø 流程改进,如架构治理前置等
Ø 与其他治理活动的协同,如风险治理、成本治理、数据治理等
(注:由于数据治理是一个专业领域,其中数据架构治理是其核心部分,本篇文章未对数据架构治理特别说明,后续会在相关数据治理文章中体现)
监控相关: 监控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现有架构管理组织负责的架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另外一部分是对架构治理工作进行跟踪和记录。监控通常由架构治理委员会常委会委员轮流执行并输出监控报告,PMO 协助。
Ø 监控 IT 架构组织及其实践,产品和服务的绩效。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企业 IT 架构绩效符合政策和组织治理评估,指导和监控组织的所有活动。
Ø 评估 IT 组织架构,IT 组织与其他方的关系的评估。当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定期评估组织。
Ø 监控架构专项治理活动的资源投入,活动过程,预期产出。
Ø 配合审计和内控部门,输出相应的结论和证明件。
Ø 监控工具平台的规划建设。
Ø 架构治理指标的统计分析。
审计相关: 根据上市公司内控需求和 SOX 法案的合规性管理描述,IT 部门的主要职责和
活动应该包括:①深入了解公司的内控项目和财务汇报流程,②确定与内控活动或财务汇报流程相对应的 IT 系统;③分析和辨别这些 IT 系统带来的风险,并对此进行监控以保证控制措施的长期效力;④将控制措施文档化和 IT 化,并进行测试;⑤及时对 IT 控制进行必要的升级和变更,以配合公司内控或财务汇报流程的变化;⑥全程参与公司 SOX 法案合规管理项目。
IT 架构治理工作需要与 IT 内审工作建立联动的工作关系,无论是配合内审要求进行的
IT 架构调整,还是架构治理工作带来的 IT 架构变化及所涉及的风险需及时同步到内审部门,合规和降低风险始终是架构治理工作的基础目标。
专项工作: IT 架构治理虽然被认为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但通常都会通过一些重点工作作为发起点,同时专项工作也是 IT 架构治理的主要活动和主要产出物。专项工作由架构治理委员会指定人员组织实施,并形成专项治理工作报告,报架构治理委员会审议。
Ø 架构设计能力提升专项
Ø 架构质量提升专项
Ø 敏捷研发场景中架构治理专项
Ø 集成架构治理专项
Ø IT 供应商架构能力提升专项
4、架构治理的文化、道德和行为
文化建设: 在任何治理工作中,进行文化建设,都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工程师们从认知的角度理解架构,实时关注架构,主动优化架构,是架构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管理手段并不都是最优方法,企业的架构管理组织需要完成架构治理文化建设,积极利用文化手段。
Ø 架构质量文化,架构师和研发人员是架构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质量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Ø 架构领域的协作文化,打造卓越的架构技术团队
Ø 架构师文化,架构师殿堂、人人都是架构师、架构师委员会
Ø 架构宣传阵地,架构大讲堂,架构公众号,技术说,技术宣传片,架构技术社区,架构圈子
Ø 通过专有流量支持技术文章的传播,提升架构师在业界的影响力
道德和行为: 架构师的道德和行为,会对软硬件的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我们设计的软硬件,越来越多的对组织和个人生活产生影响。架构治理工作同样不能忽视对架构师的道德和行为进行引导,必要时需加以约束,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考量。
架构师通常是由开发人员成长而来,因此容易将注意力放在产品功能上,常常忽视系统的架构以及周边的关系。需要能够从全局视角,从更高的层级审视全局。
许多架构师都希望证明自己的价值,展示技术才华,并以此提升自己的技术地位和影响力。其实架构师更多承担着管理技术架构的职责,是架构的最终责任人,需要脚踏实地要深入了解系统里各个细节,对架构管理要如履薄冰,谨言慎行。
部分架构师希望自己设计的软硬件产品能够一蹴而就,但事实上架构师需要做的是打造好系统或者产品的基础,使其容易修改和扩展,倾听用户的反馈,不断地在改进中提升能力。
也有些架构师有解决难题的欲望,一遇到问题,就立马陷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而更可取的做法是审视问题本身,看是否可以改变问题,或是干脆绕开问题,很多时候技术上的难题通过业务上的优化是可以避免的。
5、架构治理的工具
IT 架构治理涉及两类工具,一类是我们需要治理的工具,如基础设施、技术平台、应用、各类 IT 服务等平台或系统的架构,另外一类是帮助我们实现治理的工具,如项目管理工具、监控工具、存储工具等。
需要治理的工具示例:
基础设施指在企业中应用 IT 软硬件技术,支撑整个应用系统和网络运行的基础组件和技术。主要包括机房、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云计算、虚拟化、分布式计算框架和算法等。这些基础设施为软件的开发、部署和运维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
技术平台指在基础设施之上,为应用构建提供通用技术能力的组件平台,提供包括数据库、中间件、AI、大数据、微服务等,以及通用技术服务如低代码、RPA、OCR、IOT 等。
IT 服务指在信息技术领域通过服务化的方式为其用户提供基础设施、软件开发、硬件管理、运行维护等全方位的服务。
IT 架构治理不限于上述系统和平台,也不限于与之相关的作业流程,架构治理是长期持续的,但又要兼顾系统的稳定。
支持治理的工具:
项目管理:帮助 IT 架构治理工作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人员、进度、成本、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软件。
任务看板:在架构治理计划的启动阶段,将在不同治理活动获得的所有指导意见排列在设计“看板”上,尽可能地解决“看板”上所有要素之间的冲突,并得出最终结论。最终设计将是基于设计“看板”上所有要素的具体决策。通过遵循这些步骤,企业将获得针对其 IT 架构治理需求的实施成果。
知识管理:通过内网平台协调内部架构规划、架构设计知识分享,能够通过架构存储库获取各类 IT 架构信息。
监控平台:为全面了解 IT 架构治理的效果,需要对涉及治理的各级架构系统或平台进行监测,包括工作任务的执行跟踪,系统的事件和日志,指标,平行数据,舆情,业务反馈等。监控平台的建设以数据和事实事件为基础,逐渐形成统计分析体系,结合领域模型和专家经验,形成符合企业实际 IT 场景的辅助决策能力,并影响企业 IT 架构管理工作。
架构存储库:为了高效地开发设计 IT 架构,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框架构存储库框架来包含和组织所有的组件,以支持组织各架构域之间的协同,最终实现架构模型的统一维护和模型间依赖关系的统一管理。
图 9 IT 架构存储库
全面、系统的建立架构存储库,能够完善 IT 架构治理机制,更有效的发挥体架构的作用,实现 IT 架构资产的集中管理,增加架构建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持续推进 IT 架构持续优化和完善。
四、京东 IT 架构治理实践
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口红利慢慢消退,互联网行业的增速也开始下降,原有支持互联网
高速增长的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尤其像京东、阿里这样的大型企业,不得不开始思考在没有市场红利的情况下,企业该如何挖掘新的市场机遇,庞大的企业该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遇到变化该如何变革。互联网企业也在向传统行业学习,提升企业管理和治理能力,通过工具平台也初步形成了自身的 IT 架构治理和管控能力。
4.1 IT 架构治理实践:技术业务一体化实践
京东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如何通过技术能力迭代来支撑多业态海量业务高速增长,二是如何避免重复造轮子带来的资源和人力浪费。通过具备预见性的规划和脚踏实地的实践,京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1、基础设施领域
在基础设施领域,京东采用了边发展,边治理的方式。京东为了支持其业务拓展,支撑海量业务形态,很早便采用了敏稳结合的技术架构体系,尤其是在云计算、云原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践。
京东经历了传统的稳态架构时期,那个阶段的应用系统大多是单体型架构,并且是烟囱式独立发展,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打通。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通过物理服务器已无法快速支撑业务,并且成本居高不下,单体式应用也产生了诸多弊端,诸多因素催生了对云化基础设施的需求,于是出现了虚拟化和云化服务能力,用以支撑系统扩展。再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多个场景服务指数级的增长,资源需求也水涨船高,技术底座再次出现了问题。京东采用了基于云原生的容器技术,同时通过微服务的方式完成应用架构的重构。平台快速进行资源发放和回收,同时通过智能调度削峰填谷,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微服务统一技术体系实现了组件之间统一标准,统一框架,开发和集成效率大大提升,沟通成本持续下降;DevOps 帮助研发团队实现大规模敏捷研发,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
图 10 京东基础设施架构
2、应用技术领域
应用架构层面,京东采用了业务技术一体化架构,将业务能力抽离出来,形成业务能力中心,帮助业务方、产研侧通过复制和参照以及复用方式,快速构建业务能力,极大提升了业务响应速度,保持业务敏捷能力,同时降低了成本。
Ø 帮助企业高效构建业务共享服务中心或应用技术平台,降低架构管理复杂度。
Ø 助力企业核心架构的持续优化、持续沉淀可复用、可扩展的业务架构能力和技术架构能力,加速企业创新,消除数据孤岛,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跨越式的发展。
Ø 引入架构开发管理机制,所有架构开发在主平台上扩展,始终保持架构体系透明,架构能力最优。
通过 DDD 领域驱动的思想梳理、识别各垂直业务的需求,在一体化平台上沉淀业务矩阵与共享服务能力,并将能力以扩展点的方式进行外放,最终形成企业业务资产,通过不断累积业务资产进行复用创造价值。同时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体系遵从平台沉淀的架构,并根据自身要求向平台提出改进需求,平台根据需求及最佳实践完成相应能力升级。
通过一套平台解决架构开发、架构管理、架构沉淀的问题,让企业 IT 架构与时俱进。
图 11 业务技术一体化架构示例
4.2 IT 架构委员会
京东非常重视技术为供应链领域带来的提质增效,因此对构成技术体系重要环节的 IT 架构管理和治理,也作为重点工作。京东成立了架构管理组织,其目的在于切实有效的提升技术能力,优化技术架构,保持系统稳定。
IT 架构委员会宗旨:在技术创新,影响力打造,稳定性建设,战略落地支撑(降本、创新、稳定)促进组织协同与项目落地,助力业务发展。建立 IT 技术架构规范和流程,统一认知;发现潜在风险,解决技术债务,提升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技术能力,促进技术对业务的向好演进。
IT 架构治理工作:
稳定性建设领域: 横向拉通各个产品线、职能部门推动产品和基础设施稳定性建设。
1) 故障复盘:所有重大故障,或典型性故障,架委会需进行深度复盘。以此规避因产线内部过于熟悉,而对产品/服务的风险隐患剖析不足的问题。
2) 架构评审:为提升产品和服务稳定性,对重要服务的技术架构进行评审,挖掘其中
设计缺陷、功能不足及风险隐患项,平衡稳定性及成本。
3) 稳定性项目推进:基于各类故障事件的自查回溯,识别各个产品部门的问题进行优
化改进,通过架委会整体推进落地执行。
降本增效领域: 横向拉通各个产线、职能部门推动降本提效工作。
1) 成本治理:对产品线各类环境进行盘点,控制成本增长。
2) 流程改进:提升产研运之间工作流程效率,降低非必要的控制节点,提升沟通和协作效率。
技术创新领域: 支持公司的创新和技术发展活动,鼓励技术团队提出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委员会提供资源、指导和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并推动公司技术竞争力打造。
1) 重点专项:评估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技术风险点,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 可行性论证:如需要在技术上给予突破、创新的技术,可经架委会整体论证,给予专业性建议。
技术影响力领域: 参与公司内外的技术沟通和推广活动,包括参加行业会议、发布技术博客、组织技术讲座等。帮助公司树立技术领导地位,增强品牌形象和声誉。
1) 技术分享:定期开展技术探讨和分享活动,提升京东技术影响力;
2) 链接各类技术峰会:通过峰会扩大京东技术影响力,锻炼技术同学综合沉淀和发声能力。同时链接外部前沿技术思想与外部客户,助力京东业务发展。
五、总结
IT 架构治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公司高层的重视,中层各部门的配合,执行层面的亲力亲为。IT 架构对架构师来说是一个神圣的名词,代表了我们架构师群体对自身事业的敬畏,对客户的尊重,对技术的向往,是我们的修养,是我们的品格,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我们技术群体解决一些萦绕在我们心头的困惑,打开一扇窗,让光照进心里,指引我们前行。
感谢对本文给予帮助的同事和朋友。
作者:京东科技 王冰
来源:京东云开发者社区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京东科技开发者】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7f12d33f8cab6e9fb71c8afb3】。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