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开源教育的种子分论坛圆满举办
开源与教育,两者结合,其价值不言而喻。约十年前,开源教育以创客教育的形式在中国启航,至今其发展仍处于启蒙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前路漫漫。
12 月 17 日,在 2023 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播下开源教育的种子”分论坛上,众多开源教育领域从业者、高校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分享经验,共谋开源教育发展。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教培与行业研究部部长 朱其罡
朱其罡在致辞中表示,开源教育在国内已经推广了十多年,但至今仍处于播种的阶段,这说明革命尚未成功。开源教育本身的内核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又比较复杂,未来能否构建开放的研究环境和开放型协作的模型,从微观角度来讲,未来能否在同学和学生培养起来一种利他主义、协作精神的世界观,这本身比教授开源技术本身更复杂、更难。
2023 年满载成果,2024 年再启新篇章
2023 年,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腾讯公司推出了面向高校的公益项目“开放原子校源行”,完成了平台搭建和模式探索,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项目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 100 多所高校的积极响应。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教培与行业研究部副部长 王岩广
王岩广总结了 2023 年开放原子校源行的成果,并表示,2024 年开放原子校源行将继续携手腾讯等合作伙伴,贯彻落实“平台”、“自治”、“落地”三个关键词,推动开源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师资力量提升。2024 年将新增开源大使及以上的师资 400 名,其中包括 50 名开源讲师。此外,还将构建一个线下活动志愿者体系,以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支持。
二是开源课程升级。2024 年将增加 150 课时的课程,同时引入 400 课时的外部优秀开源课程。此外,还将引入体验式学习方式,以及实地学习资源等。课程种类也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包括不同的技术栈、社区运营与治理、开源合规等领域。
三是活动体系升级。2024 年将举办 4 到 6 场城市级活动、12 场学校级活动以及 50 场以上的 Meetup 级活动,这些活动将为社区成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四是 IT 基础设施与工具升级。2024 年将对后台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以更好地支撑师资建设、线下活动组织服务、社区活动赋能、学校与合作伙伴拓展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五是合作伙伴拓展。2024 年将引入 20 家优质的社区项目、10 家内容合作伙伴以及 5 家合作企业,并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高校拓展机会。
2024 年,校源行活动将更加开放。无论您想成为开源大使、参与课程建设、协助拓展高校合作,还是拥有优质的开源课程和社区资源,都欢迎通过https://xiaoyuanxing.openatom.cn了解校源行,通过官方邮箱 xiaoyuanxing@openatom.org,或添加下方小助手联系校源行。
致谢先行者
2023 年,在教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热情参与并勇于实践,开源创新文化在中国高校中逐渐蓬勃发展。正是这种将教育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环境,使得开源精神得以强壮成长,为中国的高校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为感谢大家在开源文化传播上的贡献,对这一年校源行的先行者进行了致谢。
●2023 开放原子校源行年度开源社团: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金陵科技学院、苏州大学、上海杉达学院。
●2023 开放原子校源行年度开源教育贡献奖:电子科技大学朱国斌、华中科技大学慕冬亮、浙江大学倪超、哈尔滨工程大学刘书勇、北京理工大学徐礼文、上海杉达学院祝欣蓉。
●2023 开放原子校源行年度开源新势力:金陵科技学院刘张豪、温州大学周冬玲、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贾亿博、北京邮电大学王嘉树、华中科技大学蒋周奇。
●2023 开放原子校源行年度社团优秀开源活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东北大学、北华大学、苏州大学。
●2023 开放原子校源行开源讲师:徐礼文、徐建国、陈亚兴、叶晓峰、李蒙、费志明、余波、叶伟华、赵伟影、唐佐林、章津楠、丽娜、祝欣蓉、李俊、连志安、石伟、边石坤、段威、陈冰、钟敏、陈政、熊聘、高英凯。
●同时,还对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蜀鸿汇智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合作伙伴进行了致谢,感谢他们在过去一年在校源行高校拓展方面的支持。
大咖云集,共话开源教育
随后,9 位开源教育领域从业者、高校学生代表开始分享经验,共谋开源教育之发展。他们以智慧为墨,以热情为笔,共同绘制开源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推动开源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开源之夏运营负责人 李梦
李梦在《开源之夏——开源软件供应链点亮计划的实践和探索》的主题演讲上表示,开源之夏为高校开发者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完整的项目开发经历,提升项目开发技能,丰富项目实践,发掘和培养开发者人才。在持续的开源之夏中,让学生贡献、开源社区发展和产业壮大三者之间促成一个良性循环,形成“开源塑造社区、社区凝聚人才、人才服务社会”的格局。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资深研究员 郭晧
郭晧在《开源人才观的概述——塑造数字经济时代以协作为导向的人才发展思想》的主题演讲上表示,传统人才观满足了工业时代的人才需求,但在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显得不足。开源人才观是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的新范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开源人才而言,需要注重全球协作和共享、强调跨领域的知识、关注团队合作和贡献、重视实际能力和成果、倡导开放和共享的知识体系以及注重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腾讯公共事务副总监 张猛
张猛在《腾讯开源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主题演讲中分享了腾讯在探索开源的过程中的四个重要变化。一是开源协同常态化,公司内已成立了超过 140 个开源协同小组,代码仓库的开源率达到了 80%。二是开源技术核心化,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大数据、云原生和 AI 等领域,许多经过内部业务沉淀的代码逐渐对外开源。三是开源贡献多元化,目前有 30 多个社区做出了贡献,并且连续五年全球 KVM 开源贡献榜,六次蝉联中国贡献榜第一名。四是开源人才年轻化,腾讯发起的犀牛鸟开源人才培养计划已经举办三届,吸引了国内外 420 所高校的 4000 多位学生参与。
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伟
王伟在《高校开源人才发展模式和评价方法》的主题演讲上对开源人才成长路径、开源评价科学方法和高校教育体制变革三个方面做出了总结。一是开源人才成长路径是一个从数字素养到开源实训再到社区实习的完整路径,旨在培养具备开源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为开源社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二是开源评价科学方法主要依托于国家开源治理系列标准和 OpenRank 来实现,促进开源项目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三是高校教育体制变革主要通过成立高校开源教育创新联盟,实现制度创新,为开源文化和生态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倪超
倪超在《开发者开源价值评价与应用》的主题演讲上表示,开源贡献能力评价模型需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定性维度,关注学生的影响力、贡献度、语言能力、项目经验和活跃度这些宏观指标。在定量维度,以代码为落脚点,从贡献类型、难易程度、贡献体量以及对知识要求等角度,量化学生的每一条贡献内容的价值。综合两个维度的指标,便可以对开源贡献进行全面且客观的评价。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 朱国斌
朱国斌在《校企携手,共育开源人才、共享开源成果、共建开源生态》的主题演讲上表示,在以“聚缘于校,开源共行”为主题的开放原子校源行活动中,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平台,有效汇聚了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等各方资源,不仅为学生们打开了开源世界的大门,更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开源社区的建设中,从而为我国开源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 李桂珍
李桂珍在《开源进天山,职教出硕果》的主题演讲上重点分享了红旗教育学院的理念——推广开源文化来培养创新的人才,而在开展活动时围绕五个方面开展。一是师资培养,通过培养认证讲师,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供 Linux 技术服务项目,并使用红旗系列软件产品进行模拟测试。二是课程建设,学院积极进行开源红旗 Linux 的课程建设。三是技能大赛,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源技术大赛,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四是对外服务,红旗教育学院积极为新疆区域提供 Linux 培训和认证服务。五是学生社团,红旗教育学院成立了 Linux 协会,学生每年举办十余场活动,并得到了北京中科红旗公司的高度认可。
开源大师兄项目组执行总监 连志安
连志安在《开源大师兄:青少年开源硬件项目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上表示,开源大师兄项目聚焦青少年信息科技教育的痛点和需求,致力于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在硬件方面,开源了多个不同形态的开发板,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和定制。在软件方面,提供了系统操作能力和支持多种编程框架,让用户可以轻松地开发出自己的应用程序。此外,还通过开放了多门课程,让用户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温州大学开放原子开源社团负责人 周冬玲
周冬玲在《聚焦人才培养,共创开源力量》的主题演讲上表示,自 2018 年起,温州大学大数据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全面实行开源教学,引入真实案例,鼓励学生参与论坛和博客的交流,分享他们的成果和心得,与其他开发者建立联系,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他们会选择一个开源数据库系统,研究和改进其原代码,这对开源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使用开源,通过比赛或奖励机制激励学生深入开源,自主研发开源项目。
开源教育:有种子,才有希望
经过四十年的沉淀,开源汇聚了丰富的经验、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和深厚的文化。作为从开源实践中走出来的开源教育,它不仅是方法,更是信念,是对知识自由传播、共享合作的坚守。在高校中尽早开展开源教育,如同为开源人才的成长提供沃土,社会整体进步也将因此实现飞跃性的加速。
开源教育正当其时,如同春耕的播种,期待秋收的喜悦。2024 年即将到来,我们期待携手努力,将开源文化的火种燃烧得更旺,让开源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