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RPA 规模化崩盘?90% 企业踩过的 5 大选型坑!

作者:Techinsight
  • 2025-09-01
    广东
  • 本文字数:847 字

    阅读完需:约 3 分钟


RPA 在试点阶段效果显著,但规模化时,平台选型不当常让企业栽跟头。看似周全的选型,实则可能因适配问题频频踩坑。以下是五大常见 “坑” 及避坑指南。


坑 1:只看功能清单,不看平台架构

问题:忽视底层架构,仅关注功能多少。

后果:后期系统卡顿、任务失败、无法扩展,最终只能重新选型。

避坑:评估平台组件化程度、集群部署能力以及 API/UI 混合集成能力,确保平台性能稳定且可扩展。


坑 2:忽视系统兼容与信创适配要求

问题:选型时忽略或默认平台能适配所有环境,尤其是信创环境。

后果:正式环境部署时出现不兼容,导致项目延期甚至推倒重来。

避坑:明确提出系统兼容与信创适配要求,验证供应商提供的国产 OS/DB 实际适配清单,优先选择有成功案例的平台。


坑 3:忽略平台的智能化与 AI 融合能力

问题:平台架构封闭,无法融合 AI 技术或大模型。

后果:只能处理简单重复任务,复杂场景需人工补漏,且升级困难。

避坑:选择开放架构平台,评估其 API / 内置集成主流 AI / 大模型的能力,以适应复杂业务场景。


坑 4:低估项目运维与后期服务成本

问题:只关注初期报价,忽视后期运维和服务成本。

后果:问题响应慢,需投入大量人力 “堆补丁” 维护,成本增加。

避坑:评估平台本地化运维能力、可视化监控、预警及自动恢复功能,与供应商明确服务级别协议,保障服务质量。


坑 5:缺乏标准化与复用机制

问题:平台无统一模板库和复用机制。

后果:代码重复、管理混乱,难以实现规模化推广。

避坑:评估平台流程模板封装复用、集中管理、版本控制和权限隔离能力,提高开发和管理效率,保障数据安全。


RPA 厂商选择

本土 RPA 厂商更懂本地企业业务流程和行业合规要求,服务响应快。最新 IDC 报告显示,2024 中国 RPA+AI 市场份额 Top5 均为本土厂商(金智维、艺赛旗、来也科技、实在智能、弘玑),其落地能力和经验受认可。其中近几年来,金智维一直位居第一,艺赛旗也紧追其后。

选型避坑是数字化工程的基础,选择 “可生长的基础平台” 至关重要。与其后期返工,不如一开始就选对平台,助力企业顺利实现 RPA 规模化应用。


用户头像

Techinsight

关注

分享科技前沿,分享AI 智能的每一块拼图 2024-10-12 加入

这里是AI爱好者的思维共振场!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RPA规模化崩盘?90%企业踩过的5大选型坑!_Techinsight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