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点燃终端厂商的“办公”激情
2024 开年,“新质生产力”就像是一股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提到这个有些高大上的名词,大多数人的反应或许是,它们是属于政府机构和企业的事儿,跟个人的关系不大。其实,你我每天都会使用到的终端设备,也并未缺席对新质生产力的关注。
尤其是智慧办公场景,散落着大量文本、数据、对话等处理需求,进行图文视频的创作,以及知识搜索与整理等是常态,在日常工作中激活新质生产力,终端厂商的意愿非常强劲。
每一次工业革命的肇始,都是生产力的突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数据、算力、知识等作为生产要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生产力通过端侧 AI 释放出来,这就需要全新的“AI 终端”,作为生产工具。所以,AI 加持的智慧办公,意味着新一轮的设备换新和商业机遇,错失这个市场,对任一终端厂商都是非常遗憾的。
所以我们看到,2024 年开始,终端厂商纷纷在智慧办公领域部署重兵,带来了新的故事。
我们团队在今年 Q1 参加了多个中国终端厂商的发布会,积攒了不少来自一线的切身体会。
都有哪些面向办公的终端被“新质生产力”变革了?智慧办公的升级机会与难度分别是什么?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思考。
新质生产力牵引下,终端走向办公之春
我们都知道,AI 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而千行百业的基础工作是办公。因此,办公智能化,就意味着行业生产力的升级。
在刚刚过去的 3 月,荣耀新品发布会的媒体沟通会上,荣耀 CEO 赵明提到,中国(终端)产业不乏实现的能力,也有很多思维和产品的创新与专利。把这些创新不断地商业化、产品化,推向市场,让中国的产业链与全球的创新共振,这是荣耀能够从自身维度,为新质生产力做出的贡献。
某种意义上来说,智慧办公领域的终端革新,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一个佐证。
不过,不同的办公终端,在这个春天所感知到的温度,却大有不同。
AI PC 的朝阳初升
从夕阳产业到朝阳产业的转变,只差一个 AI。这个春天,AI 的智慧之光,首先映射到了 PC 的变革上,点燃了整个行业。
要知道,PC 设备形态稳固以后,近 20 年来的市场增速逐渐降低,换机意愿持续疲软。而这一轮大模型的技术爆发,需要有一个落地介质,业内普遍认为,PC 端相比手机端算力更强,是首选的大模型落地端口。所以,PC 作为公认的办公核心设备和生产力工具,率先斩获了大模型的红利机遇释放,迎来了爆发。
微软、联想、华为、荣耀、惠普等 PC 厂商都紧锣密鼓地推出了 AI PC 方案。但坦率地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厂商,能够拿出行业共识的“AI PC 定义”。
几乎没有争议的是,所有 AI PC 都强调 AI 专项算力,没有 GPU、NPU 等 AI 任务处理单元,不足以被称之为 AI PC。但问题在于,底层计算硬件的能力会趋同,基本由高通、AMD、英特尔等厂商提供,终端厂商是很难依靠这一点来建立差异化优势的。
所以,在 AI 算力的基础上,终端厂商还要进一步回答:怎样的 AI,给 PC 带来怎样的价值?
怎样的 AI——纯端侧 or 端云协同?
试想一下,如果 AI PC 只能访问云端大模型,那和传统 AI+Web 有什么本质区别?因此,端侧 AI 是 AI PC 必不可少的一个能力,也是各个终端厂商在 AI PC 产品上必讲的故事。其区别在于,是纯端侧,还是端云一体。
比如联想 AI PC 强调 AI 能力的本地化部署,以及独立的 AI 运行能力,内置了本地知识库。用户即使处在离线状态,也能一键唤醒 AI OS。纯端侧 AI,可以避免云端算力需求及能耗成本,确保用户的个人数据不会被共享或发送至公有云,保证本地数据安全。
但大模型庞大的身躯,对端侧的计算、存储、功耗等都是挑战。因此,华为的智慧 PC 采用了端云协同,云端分别承担不同任务的计算负载,并且,强调端侧大模型和云侧大模型的“同源”,已达到更好的任务分割和处理效果。荣耀的 AI PC 也采用了端云协同模式,自研的端侧大模型进行本地推理,云端接入文心一言等第三方大模型。
怎样的办公——全知全能 or 千模百态?
PC 端的智慧办公能力,需要通过 AI 应用来执行。那么,是依靠一个如 ChatGPT 这样全知全能的强大的通用大模型,比如 Microsoft 365 Copilot,还是千模百态的垂直大模型和细分场景 AI Agent。
目前来看,国产终端厂商大多选择了后者,即通过多个大模型+AI agent 数字助手。
一方面是考虑到底层通用大模型与 OpenAI 的实际差距,另一方面,办公场景确实需要针对性优化,通过端到端的工作流程优化,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用户也不希望跟某一个大模型/生态完全绑定,多个 AI 助手和服务,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价值感。
比如,联想适配了 Zoom、Microsoft Teams、Studio Effects、Adobe Lightroom 等 AI 应用,与剪映、爱奇艺多了个第三方软件伙伴达成了合作。华为的智慧 PC 带来了“AI 空间”,支持访问文心一言、讯飞星火、智谱清言等通用大模型,以及与 WPS、金山等办公软件伙伴打造的垂直 AI 助手。
当然,上述产品和功能接下来还可能发生变化。目前,什么是真正的“AI PC”,每个终端企业都想争夺定义权,以占据新兴市场的话语权。重塑 AI PC,构成了 2024 终端市场的最大机会,也让智慧办公成为新质生产力之源。
平板的静静蛰伏
“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明明具备生产力工具的属性,但始终难以改变娱乐、教育的命运,让平板难以成为智慧办公场景中的主角。
AI 已经改变了 PC,能否进一步改变平板呢?遗憾的是,和炙热的 AI PC 赛道相比,平板智能化的趋势很弱。面对大模型掀起的变革浪潮,平板或许还要静静蛰伏一阵子。
平板在智慧办公中缺乏存在感,一方面是性能跟不上野心。尽管各厂商都在平板产品上接入了更多办公特性,比如 oppo 将平板系统与 Windows 打通, vivo、华为、荣耀在平板产品中搭载了自家的智能助手和一些 AI 能力。但平板的便携性、设备外观先天限制了元器件的空间,产品性能上的提升相比 PC 更加受限,很难在端侧运行大模型。
另一方面是同行的衬托。“直板手机+PC+平板电脑”,原本是移动办公群体的便携解决方案,但随着折叠屏手机的逐步成熟,这一方案可以被“折叠屏手机+PC”取代,以至于平板产品在移动办公场景中的优势不再。
群智咨询(Sigmaintell)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约为 1.32 亿台,同比下滑 18.2%。在一些不需要移动,又需要大屏显示的场景,比如儿童教育,AI 平板的增长反而亮眼。但智慧办公领域,平板想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还为时尚早。
折叠屏的乍暖还寒
如上所说,这一波大模型热潮中,平板的失意,一部分原因是折叠屏手机的得意。
去年坊间流传,国内终端厂商要放弃开发折叠屏新品,这被认为是该品类仍未成熟的表现。然而 2024 开年以来,荣耀、vivo 都带来了自己的大折产品。其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智慧办公能力,是折叠屏手机的主要卖点之一。
为什么市场还需要折叠屏?
一位终端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在跨操作系统和跨设备的时代,必须有一个“胖终端”,承载着最为丰富的用户数据,更适合作为 AI 的最佳载体。
而相比 PC,手机的使用频率很高,更容易“变胖”,相比直板手机,折叠屏的双形态可以更好地支持轻办公需求,承载多样化的 AI 服务。所以,折叠屏手机,有望成为智慧办公的生产力工具。
随着时间来到 2024,此前困扰着折叠屏的难题,尤其是“性能高、重量轻、价格低”这个不可能三角,已经看到了解决的曙光。
前不久上市的 vivo X Fold3,就将折叠屏手机做到 219g 的重量,价格打到了 6k 档位。同系列的 vivo X Fold3 Pro,则在可靠性、续航能力、性能、轻薄等方面,做到了全面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vivo X Fold3 Pro 的续航能力,来自其半固态电池技术,跟随中国南极科考队去南极拍企鹅,经受了极端低温的考验,这一“黑科技”工厂也通过央视直播,让大众看到了中国智能终端厂商的新质生产力。
释放办公生产力,vivo X Fold3 Pro 也借助 originOS 和 vivo 互传、vivo 办公套件等软件能力,实现了与 iOS、Windows 等系统生态的打通,通过生态联动提升办公效率。
2024,折叠屏在长期探索之后,开始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暖意初现。
撬动智慧办公,终端厂商的三条路
2024 伊始,我们看到了终端厂商以新质生产力,撬动智慧办公市场的诸多可能。接下来,要进一步推动办公智能化,把先进生产工具,融入办公场景中去,还要修好三条路:
1.底层的大模型之路。
一位 PC 行业从业者告诉我们,AI 硬件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大模型的能力,我觉得能用上 OpenAI 大模型的硬件确实可以叫“AI XX”,但这在国内市场不现实。底层模型能力,是智慧办公终端的坚实支撑,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因此,无论端侧/云侧,强大的大模型及其支撑硬件,是 AI PC、AI 平板、折叠屏、智能手机等所有终端的新质生产力之源。
2.应用的生态之路。
仅靠自研大模型、通用大模型的办公生态,是不够坚实的,提高办公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用户需要端到端、自动化的工作流,这就需要与更多应用软件开发商,探索更多垂直应用,让大部分用户更好地使用 AI。未来封装了丰富、可用、普惠的 AI Agent 的办公终端,才能算作生产力方案。
3.全面的智能之路。
数字化、移动化、网联化的趋势下,实际的办公场景中,散落着大量终端设备,如果终端设备出现割裂、互不连通的问题,真的会极大影响生产力。智慧的跨终端自由流转,正在构成终端厂商在办公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荣耀的平台级 AI 和信任环,可以支持跨终端的意图识别的人机交互;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能力,可以让手机、平板、PC 等多设备融合为一台“超级终端”,实现多屏协同、全局智慧搜索等创新体验;OPPO 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与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的深度整合,让智慧泛在服务成为可能;vivo 也推出了自研的蓝河操作系统,来支持大模型及 AI 能力的跨端、跨系统无缝流转……
总而言之,没有从硬件到操作系统到应用到外部设备的全面智能化,谈智慧办公就是在“耍流氓”。
站在智慧办公的完整视角,去审视 2024 开始的终端之变,我们可能会发现,从大模型的“智变”,到新质生产力的“质变”,中间还隔着山长水远的距离,但未来值得奔赴。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脑极体】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5b5eeee57c5fae4a893a46612】。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