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CST 仿真分析:圆柱形谐振腔的模式分析

作者:思茂信息
  • 2025-02-28
    广东
  • 本文字数:2254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波导谐振器一般可以由波导两端短路形成,矩形和圆柱形谐振腔比较常见。矩形谐振腔模式的表示,是从波导的 TEmn 和 TMmn 变成了 TEmnp 和 TMmnp,p 是沿 z 方向的周期。之所以我们这里分析圆柱形,一是三个下角标更不容易理解(TEnip 和 TMnip),二是 CST 的 Component Library 里有自带案例,圆柱形谐振腔加外电路,我们就以这个圆柱为基础。

 

这里我们定义一个直径 90mm,高 85mm 的圆柱,材料为真空,背景材料为 PEC 所以是金属腔。频率就看 2-3GHz 吧。

 



E-solver 本征模仿 10 个模看看, 全电边界, 开始仿真。



看结果之前,先算几个理论值分析一下:

(D*fmin)^2=(9*2000)^2=3.24E8

(D*fmax )^2=(9*3000)^2=7.29E8

(D/l)^2=(9/8.5)^2=1.121

这里 D 是直径,单位 cm,f 为频率范围,单位是 MHz,I 是圆柱高,单位 cm。然后在下面理论模式图中找,纵坐标大概 3-7,横坐标 1.1,也就是红虚线工作区域:

 

 

David M.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 Third Edition, JohnWiley & Sons, Inc. 2005.

 

不出意外的话,仿真结果应该能看到这个频率范围内至少两个模,TM010 和 TE111,因为红虚线有两个交点。TM011 目测可能差一点点,也就是说,这个圆柱尺寸,TM011 频率确实在 3GHz 左右,可能 3GHz 多一点,那就不在我们分析频率之内。不过好在 E-solver 把你想看的模式都给你,所以我们的十个模就是这条红虚线向上数的交点(有些交点有简并模,degenerate mode,就是一个点但是俩个模)。下面就开始验证这些模式。

 

Mode 1 = TM010,频率 2.54GHz:

磁场矢量始终在 X-Y 平面上,垂直于传播方向 Z,所以是 TM(transverse magnetic)。沿 X-Y 平面(Z 任意,半径任意)绕一圈,磁场电场都不变,就是没有周期性,所以 n=0;直径方向(比如 X 中轴或 Y 中轴,磁场是一个周期正弦波(正>零->负),所以 i=1;Z 方向均匀没有周期性,所以 p=0。

 

该模式是基本模式,那实际有什么用呢?因为中心电场均匀,可用于谐振围绕方法测量电介质,只需将样品放中间,对模式影响不大,但谐振频率或 Q 值有一点变化,所以能测量介电常数。

 



Mode 2/3 = TE111,频率 2.63GHz

简并模,从上面看,两个模的电场正交就像小蛮腰,侧面看磁场是缠绕电场的束腰。电场平行 X-Y 平面,所以是 TE。沿 X-Y 平面绕一圈,磁场一个正弦周期(正-> 0 -> 负-> 0-> 正),或者看电场(进->出->进),所以 n=1; 直径方向,磁场是一个周期正弦波,所以 i=1;Z 方向束磁场腰转一圈,所以 p=1。

 




 

该模式也不是没有用,比如之前理论模式图里红线左侧区域,有一小部分是以 TE111 为基础模的,也就是圆柱比较高挑的时候,可用于微波霍尔效应测量。简单的说,还是样品放中间,用简并模之一去激励,另一个模输出信号,然后通过 Q 值变化,算出样品的电导率。当然类似的 TE112 模式也可以这么用哈,还能腾出一半的腔体设计别的东西。

 

Mode 4 = TM011, 频率 3.1GHz

怎么样,之前目测的挺准吧,这个模超过我们 2-3GHz 的范围了。高次模箭头太乱不好看,换 streamline 视图,所以电场从圆柱高拦腰一半处进(出),两圆心出(进)。根据我刚才的“瘦腰”原理,可以预测磁场应该又掐脖子又掐腿,磁场与 X-Y 平面平行,所以是 TM。沿 X-Y 平面绕一圈,电场磁场都均匀没有周期性,所以 n=0;直径方向,电场磁场都是一个周期正弦波,所以 i=1;Z 方向虽然电场磁场都有两束,但方向相反,所以还是一个周期,p=1。能匝起来的单束里面就都是一个方向。

 



Mode 5/6  = TE211  频率 3.68GHz

沿 X-Y 平面绕一圈,电场磁场都两有两个周期,所以 n=2;直径方向,电场磁场都是一个周期正弦波,所以 i=1;Z 方向磁场绕一圈,p=1。这里展示 Mode5 就够了,Mode6 简并模转 45 度正交就行。




Mode 7/8 = TE112, 频率 4.03GHz

沿 X-Y 平面绕一圈,电场磁场都 1 个周期,所以 n=1;直径方向,电场磁场都是一个周期正弦波,所以 i=1;Z 方向磁场绕两圈,p=2。这里展示 Mode7 就够了,Mode8 简并模转 90 度正交就行。



 

Mode 9/10 =TM110,  频率 4.06GHz

沿 X-Y 平面绕一圈,电场磁场都 1 个周期,所以 n=1;直径方向,电场磁场都是一个周期正弦波,所以 i=1;Z 方向磁场绕两圈,p=0。这里展示 Mode9 就够了,Mode10 简并模转 90 度正交就行。

 



所以我们一口气一共看了十个模,一直看到了 TM110,其实再往更高频率看还有模很有用呢,比如 TE011,电场在 X-Y 平面上,所以电流只在侧壁上,两端圆面没有电流,所以不需要很好的密封,Q 值高,可用于频率计。同学应该可以自己增加模数仿真观察,看第十几个才是 TE011。

 

补充内容 1:

后处理 Lossand Q 可以算出每个模式的能量损耗和品质因数。



只有损耗大于零,才有 Q 值,所以这里 PEC 不是用理想导体,而是可以定义电导率的,



补充内容 2:

我们还可以用 CST 几年前收购的 FEST3D 软件里小工具验证一下理论值。




 

补充内容 3:

这个尺寸的谐振腔就是 Component Library 里面的 Loaded Cavity 案例里的圆柱体,案例还加个介质柱,会影响谐振频率和 Q,外接波导可用来激励 TM010 基本模,同学可以打开学习。



 

最后划重点:

1. 谐振模式很多,多观察才能理解三个下角标的定义。

2. 磁场总是给电场束腰,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3.高阶模用 Streamlines 方式观察比箭头矢量场容易的多。技巧就是,能匝起来的单束里面就都是一个方向,分开的双束就是相反方向,线圈密度和大小均可调节。

4. 并模互相正交,正交不一定是旋转 90 度,高阶模可以是 45 度,30 度等等。

5.谐振腔或腔体滤波器建模有点特殊,是只画介质材料就可以,空白部分就是背景材料,通常定义 PEC 就好,注意不是导电率无穷大的 PEC。

修改或删除。


CST太赫兹雷达击芯铆钉阵列圆板结构成像仿真与特性分析

CST太赫兹雷达阵列沟槽结构成像仿真与特性分析

 CST太赫兹雷达螺丝阵列结构成像仿真与特性分析

 

用户头像

思茂信息

关注

分享实用的仿真技巧~ 2023-05-11 加入

专为企业/科研/教育客户提供CAE仿真软件方案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CST仿真分析:圆柱形谐振腔的模式分析_cst_思茂信息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