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鲸人工智能通识解决方案助力,让东华大学“人工智能 +”课堂更精彩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3 月 5 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全国两会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加大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提升学生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的素养和能力。人工智能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力,众多高校已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范畴,旨在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科+AI”人才。
东华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办计算机专业教育并拥有学科硕士点的重点高校之一。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转型,自 2024 年开始,东华大学构建了“1 门通识课程+X 门实践创新应用课程+Y 门专业核心课程”进阶式人工智能课程矩阵,旨在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学生的 AI 知识与应用能力。在此背景下,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携手和鲸科技,以人工智能启蒙教育为核心驱动,共同推动“学科+AI”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其中,由刘晓强教授主讲的《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必修课程,课程强调计算思维的培育,强化学生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应用设计融入课程,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程序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课程不仅深度聚焦于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还激发了纺织、化工、环境等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热情,吸引了近 600 名学生积极参与,为培养兼具专业深度与智能技术驾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实现高效、便捷的数据驱动教学,和鲸基于自研的数据科学协同平台 ModelWhale 为《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课程提供全程打造了云端实验环境。课程注重案例实践,结合和鲸社区内上百万级的真实案例项目,从材料、纺织、气象、医学、人文等多学科领域展开,提供跨学科、个性化的 AI 学习资源,展示不同领域或者知识对应的行业应用,帮助更多学生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此次和鲸与东华大学共建《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必修课程也是和鲸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解决方案的一大成果。凭借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领域积累的深厚经验与积累,和鲸推出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解决方案,方案聚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与配套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以人工智能启蒙教育为核心驱动,全力打造跨学科深度融合的智慧教育体系,为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方案以课程体系与实战资源深度融合,并充分利用和鲸社区近十年来积累的丰富 AI 实践项目和人才资源,为教师开设 X+Y 类课程、培养“学科+AI”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作为拥有超过百万用户的人工智能实践社区,和鲸社区已根据工学、理学、医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农学、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及大模型应用、生活场景模拟、职业发展路径等多个维度,精心整理了一系列教学案例资源;此外,和鲸社区还不定期推出涵盖多领域、多层次的训练营活动、竞赛项目和学习路径指南等,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规划和学生实际需求,灵活引导学生参与,以丰富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打通“人才关”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破题路径。和鲸也将持续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解决方案,赋能理工农医文等各类人才培养,助力人工智能推动人才培养范式改革,推动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的转变。若您对和鲸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解决方案感兴趣,也欢迎点击这里进行方案咨询。
后续和鲸还将推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解决方案更多详细解读及案例分享,也欢迎您持续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