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如何成为 AI 产品经理?

对产品经理而言,是时候刷新我们的简历了。对职业发展而言,AI 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话虽如此,许多产品经理依旧会被“梯度下降”等专业术语难住,看不懂算法公式;这很让人纠结,既担心错过风口,又害怕跨不过技术门槛。更让人焦虑的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起步?
AI 产品经理还是产品经理,但这个岗位也需要懂 AI 技术。既是全才,又是专才。优秀的 AI 产品经理不仅依然需要在用户、技术与商业之间架起连接之桥,更会在这座桥上加一层由数据、算法和伦理铆接的钢梁:能判断何时该用何种模型;能将用户留存拆解为特征工程;也能在需求评审时提前扫除隐私与偏见风险。这三个维度相互咬合,缺哪一角,现实中的 AI 产品就会出现松动。
因此,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没有过期。你只需要将它们重新整理,系统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搭建新的 AI 技术知识体系。如果你预算有限、时间自由,自学是一张机动的船票。你可以从在线公开课入手,比如 Coursera 上的《AI for Everyone》或 edX 的《CS50’s Introduction to AI with Python》,这些课程从基础到进阶,助你快速建立知识体系。另外,阅读《AI 产品经理的方法论》或《Deep Learning》等书籍,关注 Towards Data Science、Google AI Blog 等博客,能让你紧跟行业动态。自学成本低、节奏灵活,但也考验自律,尤其是在缺乏系统指导下,可能会让你走弯路。建议制定学习计划,每周投入 5-10 小时,通常 3-6 个月可见成效。
自学固然省钱,但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清楚——面对 AI 带来的机遇之窗,时间才是我们真正的成本。因此,如果你资金宽裕的话,专业培训和认证会是真正的职业加速器。一些专业的培训课程,如联合国 CIFAL 中心和全才(Qgenius)举办的 UCAM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课程、Udacity AI PM Nanodegree 项目,都包含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小组项目与案例实操,结构清晰且贴近职场需求。完成课程后,你还能获得 UCAM 或 Udacity 的证书,为简历增色。培训的优点是体系化教学和证书背书,提升求职竞争力,但费用较高,适合希望快速入行或需职业背书的转型者。
成为 AI 产品经理是一场需要耐心和行动的旅程。无论选哪条路,都别等“准备充分”才动身。浪潮不等人,向前游的姿势却从不止一种;今天划下第一桨,数月后眺望前方,你会发现彼岸已近在眼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