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编码原则你知道几个?
物料编码关系到采购、库管、生产,以及财务,它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工作效率,把物料编码做好不仅方便企业管理,还能提升企业效能,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物料编码是企业简化操作、规范流程、提高效率的基础。尤其在大规模的企业中,物料种类繁多且复杂,若没有合适的编码系统,管理层将难以准确地追踪和管理物料。特别是在采购、仓库管理、生产计划和财务核算的日常工作中,物料编码系统的作用更加重要。
有许多企业物料编码混乱,引发诸多问题:
编码重复:同一物料有多个编码,导致库存混乱。
规则混乱: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编码标准,数据难以对接。
扩展性差:编码规则无法适应业务增长,后期调整困难。
物料编码的基本准则
唯一性原则:一物一码,杜绝重复
物料编码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唯一性,每个物料应该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唯一性能够确保每个物料在系统中的识别不发生重复,从而避免混淆。
比如一食品企业白砂糖与冰糖的编码相同,库存、采购、生产都陷入混乱。
如何保证编码唯一不重复?
通过中心化管理,由专门的部门(如供应链或 IT)来统一分配编码;
使用 ERP 系统自动生成编码,避免人为错误;
在编码规则中制定严格的检查机制,编码提交时自动对比历史记录,杜绝编码重复;

简单清晰原则:易读、易记、易用
复杂和冗长的编码不仅会增加管理难度,还会增加员工操作错误的概率,所以编码应该尽可能的简洁易懂,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使用全数字或字母编码,如“1002334”,简洁是简洁了,但是没人看得懂。
怎么实现既简洁又易懂的要求呢?
可以采用“分类+流水号”的模式:(如 GL-01-2025001),其中 GL 代表“糖类”,01 为品类码,2025001 为年度流水号。
分类层级原则:结构化编码,易于管理
我们去超市购物的时候,要找想要的东西只需去对应的区域就可以了,找可乐去饮料区,找花菜去蔬菜区等等。编码也是如此,为了方便物料的管理与查找,编码也应该按类别、子类别、具体物料的层级结构进行划分,这样在用某物料的时候就能进行快速定位,节省大量的时间。
下面举例一个原料进行说明:
首先确定大类:原材料;
中类:金属;
小类:钢材;
再加上流水号进行唯一标识;
那我们最终得到的编码可以是:“RAW-MET-STL-001”表示“原材料-金属-钢材-001”,得到的编码一目了然,在系统中查找也是非常快速高效。

扩展性原则:为未来业务增长留足空间
企业发展并不是停滞不前的,随着企业规模扩大,物料种类的增加,物料编码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调整和扩展。
因此,在设计编码时,要预留足够的位数和类别扩展空间,比如编码位数在 8-12 位数之间,流水号要从 1 开始,避免后续无法追加等等。
避免重复编号原则:做好系统管控
如果物料编码重复,采购 A 产品结果错买成 B;
A 产品要放入 1 号库,结果入进了 2 号库;
生产领料时领 A 错领成 B;
造成库存错误,采购订单错误,生产领料错误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避免重复?
除了采用系统生成编码的方式,建立唯一性编码检车以外,还应该定期进行数据清洗,把历史编号进行清理,杜绝重复编码,废弃编码启用的可能。

避免使用特殊字符原则:确保系统能够兼容
有些企业不止使用一个软件系统,在不同的软件系统当中,有些软件可能对特殊字符并不兼容,在进行数据导入或使用编码等操作时可能会产生错误。
比如在物料编码中使用特殊符号“*”,在 ERP、MES 系统中有些支持,有些可能不支持,在 EXCEL 中导出数据时,可能会自动把这些特殊字符去掉,导致编码错误。
所以在进行物料编码时,尽可能地使用字母、数字模式,用“-”“_”进行不同部分的分隔,确保不同系统都能正确识别。
多部门协作原则:统一编码标准
在企业当中,不可能做到采购一个编码,仓管一个编码,生产一个编码,这样会浪费大量时间在不必要的对编码格式上。
所以在确定编码规则的时候,可以创立跨部门小组进行调研讨论,共同制定一套统一的物料编码标准,让全公司所有部门按照一套规则执行。
避免与实际描述冲突的原则:编码不等于参数
在设计物料编码时,尽量避免将容易变动的参数(如尺寸、颜色、规格等)包含在编码中。这些参数可能会随着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或产品改良发生变化,若物料编码与这些变动相关联,就可能导致编码频繁变更,影响管理效率。
比如上一个周期气球是蓝色 BLUE,下一个周期生产气球是红色 RED,那么在对气球进行编码的时候就不应该把颜色作为物料编码的原则,这样生产与实际脱节,影响实际生产效益。因此,物料编码应主要包含稳定的类别信息,而不包括易变的参数。
物料编码虽小,却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基石。遵循上述原则,可帮助企业:✅ 提高库存准确率(减少错发、漏发)✅ 优化采购和生产计划(数据清晰,决策更精准)✅ 提升财务核算效率(成本归集更准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