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行业速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与关键趋势

行业速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与关键趋势

在全球汽车产业迈向绿色、低碳、智能化的变革浪潮中,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高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国,正以强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以及快速提升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场变革中不断加速前行。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286.6 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 60%。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赛道上的领先地位,也标志着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跃迁。与此同时,中国已建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产量与自主率持续提升。仅 2024 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就达 1170GWh,同比增长 24%,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消费认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逐年递增,形成了新势力造车企业、传统车企及跨界品牌共同竞争的新格局,新能源车型在用户中的接受度也持续上扬。


然而,快速扩张背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1. 核心技术短板依然存在。在电子控制装置、图像传感器、智能驾驶芯片等关键领域仍依赖国外进口。其中,IGBT 等核心功率器件的进口依赖度高达 90%。这不仅推高了整车制造成本,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自主可控性和抗风险能力。


2. 部分关键零部件仍存在“卡脖子”问题,技术基础有待加强。例如,电子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智能驾驶算法、软硬件融合等方面易受干扰,系统性故障难以及早暴露,增加了整车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3. 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联盟在 2025 年 1 月发布的统计,2024 年我国新增充电桩约 422.2 万台,然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158.2 万辆,桩车增量比为 1:2.7,尤其在农村与非一线城市,充电设施的不完善成为制约用户体验与市场拓展的瓶颈。


面对这些挑战,标准化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抓手。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领域已发布国家与行业标准共 300 项,涵盖整车、关键部件、接口通信、能效安全等多个维度,持续推动产业向规范化、体系化发展。


但在日趋复杂的产品架构和日益加速的交付节奏面前,单靠标准制定还远远不够。要真正实现“又快又稳”的突破,必须进一步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研发与验证手段,构建以仿真为核心驱动的嵌入式研发新范式。


作为国产工业软件代表,天目全数字实时仿真软件 SkyEye 正被越来越多新能源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建模、调试与验证。


SkyEye 具备多处理器异构建模、仿真控制系统集成、嵌入式软件虚拟调试等能力,支持 ARM、RISC-V、DSP、PowerPC、SPARC、MIPS、MCS-51、TriCore、RH850、X86 等多种架构处理器的建模仿真,能够使开发团队在无实物硬件的情况下实现故障注入、极端工况测试等操作,显著降低开发成本和试错风险,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动底盘、自动驾驶控制系统等核心环节。

▲SkyEye 虚拟 ECU 案例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报告[R].北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4.

[2]王淼,徐丹丹,张明.标准化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标准科学,2025,(07):63-67.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tfiUXlddQDJbRZJTszq8Q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8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3-07-03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行业速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与关键趋势_DevOps和数字孪生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