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中国大模型,一超多强格局依旧
2023 年初,在“中国能不能拥有大模型”的一片怀疑声中,文心一言的突然出现给各界带来了答案。此后,无论是面向公众开放、版本升级,还是技术迭代,文心大模型始终走在中国大模型的最前列。整个产业保持着“文心一超,互联网大厂与大模型独角兽多强”的产业格局。
时间来到 2024 年年末,我们注意到一些媒体提出大模型拐点已至的看法,认为未来将属于大模型领域起步较晚,但具备资本、宣发等商业化优势的后来者。然而,中国大模型的格局真的发生改变了吗?
11 月 30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简称“CNNIC”),根据报告显示,百度的文心大模型网民使用率第一,实现用户数量全面领先。
这一信息会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正在进行的大模型竞赛,用户究竟依靠什么做出选择?喧嚣热闹的大模型赛场,究竟在比拼什么?
从诸多线索看,文心依旧保持着中国大模型一超多强的格局未变。
而这种不变的背后,也展现了这样一个逻辑内核:中国大模型的底色,绝不是短期的零和博弈,而在于把 AI 真正当作长期事业,做深,做广,做扎实。
对于 AI 乃至所有科技领域来说,核心技术都是通往未来的基础。中国大模型不可能甘当技术的追随者,只有掌握核心自研技术,达成系统化创新飞轮,始终 AI 技术的主动权,企业在大模型赛道上才有未来可言。
中国大模型格局不变的核心要素,文心能与其他大模型拉开差距的核心原因在于:它选择了拥抱核心技术自研路线,并且取得了成功。
比如说,“慢思考”能力是 2024 年最火热的大模型技术。今年 9 月,OpenAI 发布了 o1 大模型,其可以处理相对较复杂的推理任务,此后迅速成为全球 AI 行业的热点。
但是,早在 o1 发布将近 1 年之前,百度已经预判性提出了“慢思考”能力,提出了以内容生成即时性为主导的系统 1,搭配以具备理解、规划、反思和进化能力系统 2 的技术实现路线。于是,今年我们已经可以在文心大模型体系中看到多智能体协作的技术落地。中国大模型也由此又一次走在了世界 AI 的浪潮之巅。
再比如,大模型兴起之后,最受争议的问题就是大模型幻觉。为了攻克这个难题,百度研发了“理解-检索-生成”协同优化的检索增强技术,其能够有效提升模型应用效果,消除大模型幻觉的困扰。
从知识增强、检索增强到多智能体,文心大模型逐渐构筑了完整的大模型核心技术体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根据 IDC、沙利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等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文心大模型超过国际领先大模型平均表现,位居中国第一,国际第一梯队。
能把大模型持续进化的锐度掌握在自己手里,是文心在大模型竞赛中保持领先的地方。
中国大模型发展是否发生了产业格局变化,是否来到了拐点?答案必须由消费者来决定。
我们常说,一家店好不好不能看宣传,消费者会用脚投票。那么文心在 C 端的成功,则来自用户用指尖完成的投票。
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文心一言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典型产品网民使用率中位居第一,远超过 ChatGPT、Gemini 等同类竞品。这一调查非常权威,其针对国内互联网用户,进行了总样本量达到 3 万的调研,并且调研时间为 2024 年上半年,正是国内大模型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时间段。
由此可以看出,文心大模型在 C 端始终保持着断层领先。
受到广泛欢迎的文心大模型,也不断为百度业务体系赋能,激活消费市场的新增长。比如百度文库基于文心大模型重构为“一站式 AI 内容获取和创作平台”,发布了智能 PPT、智能写作、思维导图、研究报告、拍图生文等上百项多模态 AI 能力。截至 2024 年 10 月,百度文库 AI 用户数累计超过 2.3 亿,AI 功能累计使用次数超过 28 亿。
技术领先与体验更优,依旧在大模型的 C 端竞赛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在谈论 AI 与大模型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件事:中国 AI 的核心差异在于产业智能化市场的成熟与兴盛。这是中国 AI 产业的核心机遇,也是大模型阶段不可替代的竞争要素。
我们都知道大模型走向产业将带来一系列价值,但产业智能化项目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对服务能力与行业理解能力的需求更重。这导致很多大模型厂商更倾向于专注与欧美厂商高度类似的大模型产品模式,相对轻视甚至忽视 B 端的产业智能化需求。
而文心大模型的差异化之一,就是始终将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化作为大模型发展目标的核心。由此出发,文心在大量重点行业都完成了富有深度的探索,能够将大模型能力带入生产系统核心,带来有效的价值达成。
比如说,智能体被广泛认为是未来 AI 应用的主流形态。对于行业来说,将智能体与产业智能化结合尚处在探索阶段,但百度则已经让智能体成为产业智能化的新支点。比如在政务服务领域,中卫慧通利用基层政务智能体帮助村民们解答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其服务范畴已覆盖超过 6000 个村庄,约 3 万名基层政务工作人员用大模型服务了超千万居民,实现对居民需求的快速精准反馈处理。在企业运营领域,比亚迪等企业将智能体应用于销售、售后领域,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 119%。
文心的能力已经深入到千行百业当中,形成了规模化、可复制的产业格局。在工业领域,中化信息与百度合作,基于千帆 AppBuilder 打造了“化小易”知识助手,能够基于自然语言提问,快速检索并回答分子特性、分子合成路线等专业知识,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查询方式,实现了特定分子的检索效率提升 5 倍以上。
在交通领域,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百度智能云,选取观山湖核心区域的 31 个重要交通节点落地智能信控,已经实现了预测 5 分钟内的交通流量分布准确率达到 80%以上。以此为基础,在多项措施联合下,区域内工作日车均延误平均下降了 15%,全天拥堵指数从 1.7 降至 1.58,早高峰拥堵时长缩短 30 分钟,显著提升了市民交通出行体验。
自动驾驶既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产业,同时也天然是大模型的落地舞台。萝卜快跑的第六代车辆搭载自动驾驶大模型 Apollo ADFM,结合点云和视觉的多模态融合,能够更精确检测和理解复杂环境中的障碍物,从而推动将自动驾驶服务扩展到跨区通行、跨江通行、机场高速通行等场景。
这些文心大模型在行业中的深层应用,就是千行百业对文心大模型做出的选择。这些选择是文心的基座,也是中国大模型事业的基座。
在 AI 爆火之后,更多关于大模型商业竞争的讨论也随之产生,当然是好事。但必须看到的是,如果我们习惯将所有科技问题的答案都归结于商业竞争,复杂的 AI 赛道将变得扁平且充满畸变。
AI 是一项处在探索期,具有高度技术门槛,且在快速变化的科技事业,而不是仅以单纯的商业化行为来决定未来。最近有媒体认为,中国大模型战场上表现出能够打到最后决心的只有两家公司:一家拥有无限弹药,一家拥有无限开火权。
但如果仔细分析这样的逻辑,会发现所谓的“弹药”与“开火权”归根结底都是资本,而非技术。事实上,拥有最多核心技术的百度,依旧是大模型战场上毋庸置疑、拥有绝对实力的核心玩家。在肉眼可见的未来中,保持核心技术领先并能够持续迭代的文心,依旧将保持中国大模型一超多强的产业格局。
当然,从媒体的视角看,我们并不抵触大模型产业发生格局变化,甚至期待着拐点到来,带来更多值得讲述和讨论的故事,但判断拐点发生的依据,应该来自用户的选择,来自对技术价值的尊重和认可。
未来,支撑中国大模型格局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应该是买了多少量,花了多少钱,而应该是核心科技的演进,用户选择的变化。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脑极体】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50572086a16dd8d004a6e5ffc】。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