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 使用多线程处理文件分片任务
前言:文件上传在前端大概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文件过大就会影响系统性能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本文着重介绍如何进行文件分片以及使用多线程来处理分片任务,进而提升系统整体的性能增加用户体验。
一、文件说明
Chunk.ts:主要进行文件的创建分片操作;
file.ts:主要进行计算分片数量、创建线程等操作;
worker.ts:线程文件处理分片数据(进行上传等操作)。
二、逐层分析
1.Chunk.ts
在进行文件分片时,我们会用到spark-md5来进行文件MD5的计算,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对此库进行下载,使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示例代码:
代码结构解析:
SparkMD5是一个用于计算 MD5 哈希值的 JavaScript 库。它支持直接对字符串、ArrayBuffer、Blob 等进行哈希计算。在这个代码中,我们使用SparkMD5.ArrayBuffer()来处理 ArrayBuffer 类型的数据。
createChunk:这是一个异步函数,接受三个参数:file: 要处理的文件(File类型)。index: 当前处理的分片索引。chunkSize: 每个分块的大小(单位是字节)。start和end:分别是当前分块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start是index * chunkSize,表示根据索引计算该分块的起始字节位置,end是start + chunkSize,表示该分块的结束字节位置。spark:SparkMD5.ArrayBuffer()是SparkMD5提供的构造函数,用来计算ArrayBuffer类型的数据的 MD5 值。fileReader:FileReader是浏览器提供的 API,用来读取文件内容。通过fileReader.readAsArrayBuffer(),可以将File对象的一个片段(blob)读取为ArrayBuffer类型。blob:file.slice(start, end)会从原始文件中提取出一个指定大小的片段,从start到end,作为一个Blob对象。
fileReader.onload:当文件片段被成功读取后,onload事件被触发,e.target.result会包含读取的内容,它是一个ArrayBuffer类型的数据。spark.append(e.target?.result):将读取的ArrayBuffer数据追加到spark实例中,spark会根据这个数据更新当前的 MD5 值。reslove:当哈希计算完成后,调用resolve()将计算结果返回。这是一个Promise,所以在resolve时,最终的结果会传递给调用者。返回的对象包含:start:分块的起始字节位置。end:分块的结束字节位置。index:分块的索引。hash:当前分块的 MD5 哈希值。blob:当前分块的Blob对象,包含文件的指定片段。
fileReader.readAsArrayBuffer(blob):这是FileReader的方法,用来读取传入的Blob对象。它会将文件的指定片段转化为ArrayBuffer,并触发onload事件。
export { createChunk }:将createChunk函数导出,以便其他模块使用。
作用和过程:
分割文件:该函数将文件分成多个大小为
chunkSize的块,每个块由file.slice(start, end)生成。计算哈希值:对每个分块,使用
SparkMD5来计算该分块的 MD5 哈希值。SparkMD5的append方法会将文件片段的内容追加到 MD5 计算中,最终计算得到该片段的哈希值。返回结果:该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计算完成后返回一个对象,包含了该分块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分块索引、哈希值和分块的
Blob。
2.file.ts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实现文件的分片上传,并通过 Web Workers 来并行处理多个分片的上传任务。最终,所有分片上传完成后,将会调用合并接口将分片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文件。
示例代码:
详细解析:
1. 常量和变量初始化:
chunkSize定义了每个分片的大小为 10MB (1024 * 1024 * 10字节)。
apiFile是从 API 模块导入,用于发送请求(合并文件等)。useConuntStore从store/home导入,这是 Pinia 的 store,管理了全局的状态,主要在此展示进度条。
2. 文件分片和并行处理:
sliceFile是一个异步函数,接收file参数(类型是File)。systemCount:表示要使用多少个并行线程来处理文件的分片,默认为浏览器支持的核心数navigator.hardwareConcurrency,如果无法获取则默认为 4。chunks:计算总共需要多少个分片。假设每个分片大小为chunkSize,则总分片数为文件大小除以分片大小,向上取整。
3. 进度条和线程数计算:
count:一个计数器,用于统计完成的线程数。countstore.processValue:用于存储当前的上传进度值(例如用于进度条)。thread_count:计算每个线程需要处理的分片数。总分片数chunks除以并行线程数systemCount。
4. 并行工作线程(Web Worker)初始化:
使用
for循环启动systemCount个 Web Worker 线程来处理文件分片。start和end:定义当前工作线程处理的分片的起始和结束索引。确保每个线程处理不同的分片。
5. 向 Web Worker 发送数据:
向 Web Worker 发送消息,包含以下数据:
file: 文件对象,供 Worker 读取文件。start和end: 当前线程需要处理的分片范围。chunkSize和chunks: 分片大小和总分片数。processValue: 当前进度值,用于实时更新进度条。
6. 处理 Web Worker 返回的数据:
当 Web Worker 完成分片上传任务时,它会通过
onmessage事件返回结果。worker.terminate():任务完成后,销毁该 Worker。更新
processValue,即上传进度,可能是每个分片上传完成后累计的进度。count增加,统计完成的 Worker 线程数。如果所有线程完成了任务(
count == systemCount),则调用apiFile.MergeFile接口请求合并文件分片。fileName和totalChunks作为参数传给合并接口。最后,通过
resolve返回合并后的响应。
7. 错误处理:
如果 Web Worker 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
onerror会被触发,错误会被输出到控制台,并终止该 Worker。
8. 最终返回的 Promise:
返回一个
Promise,这意味着调用sliceFile时可以等待文件处理完成(包括所有分片上传和合并)。如果所有分片上传成功并且文件合并成功,返回的
Promise将会 resolve,返回合并后的结果。
总结:
这段代码使用了 Web Workers 来并行处理文件的上传,每个 Worker 负责处理一定范围内的文件分片。每个分片上传完成后,进度会更新,所有分片上传完成后,调用合并接口将文件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文件。
核心思路:
将文件分成多个小块进行并行上传,利用多线程提高上传速度。
使用 Web Worker 处理上传任务,避免主线程被阻塞。
利用进度条(
processValue)实时显示上传进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上传大文件,通过分片上传可以有效避免上传超时或文件过大导致的问题。
3.worker.ts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通过 Web Worker 实现文件分片上传,并且通过处理文件的分片并发上传,实现高效上传的同时还提供上传进度的反馈。具体来讲,这段代码是 Web Worker 的内部实现,用于执行文件的分片上传任务。
示例代码:
详细解析:
1. 初始化和参数解构:
导入 Chunk 中的方法用于进行文件分片
从主线程传递过来的数据
e.data中解构出以下参数:file:待上传的文件对象。start和end:当前 Worker 需要处理的文件分片的起始和结束索引(即分配给当前 Worker 处理的文件片段)。chunkSize:每个分片的大小(字节数)。chunks:文件总共被分割成的分片数量。processValue:当前进度的值。
2. 创建存储上传任务的 result 数组:
result数组用于存储每个上传请求的Promise对象。
3. 循环处理分片上传:
循环从
start到end索引,针对每一个分片进行处理。createChunk(file, i, chunkSize)调用会返回一个Promise,用于生成一个文件分片。它会返回一个包含分片信息的对象resultObj,包括:start和end:分片的起始和结束字节位置。index:当前分片的索引(从 0 开始)。hash:当前分片的 MD5 校验和。blob:当前分片的文件数据。
4. 准备上传数据:
每次处理一个分片时,构建一个
FormData对象,用于将分片上传到服务器。file:分片的Blob数据。chunkIndex:当前分片的索引。fileName:原始文件名。hash:当前分片的 MD5 值。totalChunks:总的分片数(方便后端合并分片时知道总共需要多少个分片)。
5. 执行上传:
使用
apiFile.fileUpload(formData)发送上传请求。封装了上传文件的 API,返回一个Promise。up_status是上传操作的Promise对象。
6. 等待所有上传任务完成:
将每个上传请求的
Promise添加到result数组中,Promise.all(result)将等待所有的上传任务完成。
7. 等待所有上传任务完成并计算上传进度:
Promise.all(result)等待所有上传任务完成。chunksResult.length代表已上传的分片数量。processValue计算已上传的进度值:已上传的分片数除以总分片数,得到上传进度(范围是 0 到 1)。最后,
postMessage(processValue)将上传进度发送回主线程。
8. 总结:
Web Worker 主要工作:
通过循环处理文件分片,使用
createChunk函数读取并切割文件。使用
FormData将每个分片打包成一个上传请求。使用
apiFile.fileUpload发送请求。上传完成后更新进度,并将进度通过
postMessage返回给主线程。主线程的作用:
主线程负责创建 Web Worker,并向 Web Worker 传递文件、分片范围等信息。
接收上传进度信息,并根据进度信息更新 UI(比如进度条)。
上传进度计算:
上传进度是通过计算已上传的分片数占总分片数的比例来实现的,即
processValue = chunksResult.length / chunks。进度值通过
postMessage传递给主线程,可以在主线程中进一步使用该值来更新上传进度的 UI。
三、使用
在需要引入的 vue 文件中使用一下语句进行引入:
因为主要是在文件操作时候进行调用,本文章使用的是 vue3+element-plus,所以调用时机放在了文件上传之前的钩子函数中,如下所示: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木偶】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4cd9469b86436cf8d3134f66c】。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