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请用心对待面试机会

作者:老张
  • 2024-01-17
    上海
  • 本文字数:1713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请用心对待面试机会

上周末知识星球组织了一场新年的线下聚会,聊的最多的话题是求职面试相关,按理来说大家都不是刚毕业的职场萌新,但对于求职和面试,好像很多工作多年的人依然没什么清晰的头绪。

结合公众号后台的留言,以及我自己最近观察到的几个很有意思的案例,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于面试的看法,以及常见的一些面试误区。


先说第一个案例:有面试邀约但自己放弃没有按时赴约。

怎么说呢,这其实是很败人品的一件事。面试这件事,本质上是求职者和招聘方双向选择的一个过程。求职者希望通过面试,找到心仪的岗位,以及附带的薪资和发展空间;招聘方希望找到合适的对应岗位的人,帮助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双方互惠互利,双向奔赴成全。

在市场经济环境较好,企业快速扩张阶段,一定程度上来说,求职者处在隐性的优势地位。因为这个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度更高更急迫,因此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岗位要求,提高薪资待遇。简单理解,此时是买方市场,你只要有一定能力,那根本不愁没有好的公司和岗位。

但在当下的经济下行叠加裁员降薪潮之下,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即企业业务收缩,成本预算降低,为了保住利润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会锁死 HC 甚至裁员。即使偶尔放出一两个 HC,同一个岗位的求职者数量会暴增,企业会更谨慎的挑选候选人,这就会造成一个现象:回复慢、要求高、薪资低。

很多同学现在还处在没看清大环境和自身定位的状态,由于各种原因(通勤时间长、薪资范围低、工作强度高)不去面试,既希望找到自己心仪的平台和岗位。这种想法没错,如果你底子厚能力强短期没有较大经济压力,那选择权在你。但实质上大部分人求职者是底子薄能力一般且面临房贷车贷父母赡养子女抚养等各种经济压力,这个时候对面试抱有幻想,最终大概率的结果是陷入恶性循环的陷阱里,最终不可自拔


再聊聊第二个案例:有面试机会但没做好充足的面试准备。

其实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市场,从我的角度来说,有面试机会都应该提前进行充足的准备。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面试过了可能由于薪资/通勤时间/工作强度等原因选择拒绝 offer,也可能企业选择了更有性价比的候选人(能力类似但能加班薪资低更年轻)。

面试并不能决定你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上限,因为面试是双向选择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面试前就可以不进行充足的准备。感觉面试企业是个小公司,就觉得要求可能并不高,薪资也不咋地,随便应付就草草了事。或者认为是个大公司,肯定要求很高,自己心里没底但接受了面试要求,临时抱佛脚抱着赌一把运气的心理应对。

很多人面试失败的首要因素在于:对面试的认知是直奔结果而去,却忽略了这是一个过程,以及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在我看来,面试是求职者了解市场和对自我进行更清晰定位的过程。市场是一直变化的,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同一个岗位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求职者来说,面试并不是一个高频的场景,因此很容易用半年甚至好几年前的思维方式应对当下的求职现状,由于信息理解偏差而导致面试失败(很多人犯错的点也在于此,看中面试结果而不是过程)。

在面试前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岗位的硬性要求,对技术或者专业能力的考察,应聘岗位所需要了解的业务背景等,这些准备工作都是消除信息理解偏差的前置条件。

面试过程,就是通过不断的沟通,消除信息偏差带来的实际差异,重新对自我进行定位的过程。比如专业能力和市场要求的偏差,比如软技能的要求,比如学历的要求等等。只有和市场要求匹配,且明白自身的短板,才能知道如何在面试时扬长避短,以及在后续的职场发展过程中弥补短板和提升自己。

面试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将自己当作一个产品,不断打磨和迭代进化的过程。只有不断自我迭代和有明确定位的产品,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里找到合适的位置,求职面试亦如是。


最后,分享一些我个人对于面试的经验,仅供参考。

  • 尽量避免海投简历,这样做的时间和精力的沉没成本很高,且很容易打击自信心;

  • 多认识一些 HR,多关注自己所在行业和关联岗位的市场要求并加以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

  • 至少要做到每隔一年就出去面试几次,哪怕你并不想跳槽,但要具备随时跳槽的底气和应对能力;

  • 没有一发入魂的面试结果,降低对面试结果的美好期待,提前做足准备,改变过程才能收获好结果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3
用户头像

老张

关注

读书、思辨、审慎。 2019-12-02 加入

公众号:老张的求知思考世界 博客园:https://www.cnblogs.com/imyalost/ 专注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DevOps实践、稳定性保障领域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请用心对待面试机会_面试经验_老张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