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rm 命令:删除文件或目录
当 Linux 系统使用很长时间之后,可能会有一些已经没用的文件(即垃圾),这些文件不但会消耗宝贵的硬盘资源,还是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及时地清理。
rm 是强大的删除命令,它可以永久性地删除文件系统中指定的文件或目录。在使用 rm 命令删除文件或目录时,系统不会产生任何提示信息。此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f:强制删除(force),和 -i 选项相反,使用 -f,系统将不再询问,而是直接删除目标文件或目录。
-i:和 -f 正好相反,在删除文件或目录之前,系统会给出提示信息,使用 -i 可以有效防止不小心删除有用的文件或目录。
-r:递归删除,主要用于删除目录,可删除指定目录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
注意,rm 命令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命令,因为 rm 命令会永久性地删除文件或目录,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对文件或目录进行备份,一旦使用 rm 命令将其删除,将无法恢复,因此,尤其在使用 rm 命令删除目录时,要慎之又慎。
【例 1】基本用法。rm 命令如果任何选项都不加,则默认执行的是"rm -i 文件名",也就是在删除一个文件之前会先询问是否删除。例如:
【例 2】 删除目录。如果需要删除目录,则需要使用"-r"选项。例如:
大家会发现,如果每级目录和每个文件都需要确认,那么在实际使用中简直是灾难!
【例 3】强制删除。如果要删除的目录中有 1 万个子目录或子文件,那么普通的 rm 删除最少需要确认 1 万次。所以,在真正删除文件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强制删除。例如:
加入了强制功能之后,删除就会变得很简单,但是需要注意,数据强制删除之后无法恢复,除非依赖第三方的数据恢复工具,如 extundelete 等。
但要注意,数据恢复很难恢复完整的数据,一般能恢复 70%~80% 就很难得了。所以,与其把宝压在数据恢复上,不如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虽然 "-rf" 选项是用来删除目录的,但是删除文件也不会报错。所以,为了使用方便,一般不论是删除文件还是删除目录,都会直接使用 "-rf" 选项。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向阳逐梦】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4461d00d090e2fef48154f56f】。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