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多阶段构建实战 (multi-stage builds)

欢迎访问我的 GitHub
这里分类和汇总了欣宸的全部原创(含配套源码):https://github.com/zq2599/blog_demos
本篇概览
- 在编写 Dockerfile 构建 docker 镜像时,常遇到以下问题: 
- RUN 命令会让镜像新增 layer,导致镜像变大,虽然通过 &&连接多个命令能缓解此问题,但如果命令之间用到 docker 指令例如 COPY、WORKDIR 等,依然会导致多个 layer; 
- 有些工具在构建过程中会用到,但是最终的镜像是不需要的(例如用 maven 编译构建 java 工程),这要求 Dockerfile 的编写者花更多精力来清理这些工具,清理的过程又可能导致新的 layer; 
-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 17.05 版本开始 Docker 在构建镜像时增加了新特性:多阶段构建(multi-stage builds),将构建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指定一个基础镜像,这样在一个 Dockerfile 就能将多个镜像的特性同时用到,例如:先用 maven 镜像构建 java 工程,再把构建结果和 jre 合成,就做成了一个可以直接运行 java 工程镜像了; 
- 官方描述如下图所示,地址是:https://docs.docker.com/develop/develop-images/multistage-build/   
- 官方的实例是 golang 的,今天我们以 maven 构建 springboot 工程为例,实战如何使用 multi-stage 特性构建 java 微服务镜像; 
环境信息
- 本次实战的环境信息如下: 
- 操作系统:Ubuntu 18.04.2 LTS 
- Docker:18.06.1-ce 
- Java:1.8.0_191 
- Maven:3.6.1 
实战源码
- 本次实战用到的源码是个普通 springboot 工程,功能是 SpringCloud 中的注册中心 eureka,您可以在 Github 下载,地址和链接如下所示: 
- 这个 git 项目中有多个文件夹,本章源码在 springcloudscaledemo 这个文件夹下,如下图红框所示:   
- springcloudscaledemo 文件夹内有三个工程,本次实战用到的是 eureka-server,如下图:   
准备材料
- 在能正常运行 docker 的电脑上新建一个目录,例如我这里是 ubuntu 系统上**/home/willzhao/temp/201906/02** ,将 maven 工程 eureka-server 复制到这个目录下; 
避免每次构建镜像都下载工程所需的 jar 包
- 构建镜像过程中会用 maven 构建 springboot 工程,会下载 springboot 工程依赖的 jar 包,此过程很漫长,如果您多次构建 Dockerfile 镜像,那么每次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为了避免每次都下载,请做如下操作: 
- 找一个可以运行 maven 的环境,把 eureka-server 工程复制到这个环境上; 
- 在 eureka-server 目录下执行命令 mvn clean package -U -DskipTests ,开始构建此工程; 
- 构建成功后,进入本地的 maven 缓存目录,通常是用户的 home 目录下的**.m2** 文件夹,里面有个名为 repository 的目录; 
- 将整个 repository 目录复制到前面提到的**/home/willzhao/temp/201906/02** 目录下,和 eureka-server 放在同一目录,如下图: 
 
 - 这样,在编写 Dockerfile 的时候只要用这个 repository 覆盖镜像中的 maven 缓存,在编译时就不会去 maven 的中央仓库下载 jar 了,会节省很多时间。 
编写 Dockerfile
- 在**/home/willzhao/temp/201906/02** 目录下创建文件 Dockerfile,内容如下所示: 
- 上面就是分成了两个阶段构建的 Dockerfile 脚本,请参考每行的注释来理解,有以下几点需要重点关注: 
- 一共有两次 FROM 指令出现,而最终的镜像是基于最后一个 FROM 生成的; 
- PROJECT_NAME 这个环境变量被定义了两次(ENV PROJECT_NAME),因为前面阶段定义的环境变量在后面的阶段是用不了的; 
- COPY --from=compile_stage 这个命令,可以将指定阶段的文件复制到当前阶段来,这一步很关键,第一阶段用 maven 构建出来的 jar 文件,通过该命令复制到后面的阶段来使用了; 
- 最后一个 FROM 是 java:8-jre-alpine,这是精简版的 java 运行环境镜像,最终镜像的内容就是 jre 和 maven 的构建结果,而前面的 maven 镜像和最终构建结果无关; 
构建镜像
- 在 Dockerfile 所在目录执行以下命令即可构建镜像: 
- 输出的部分结果信息如下: 
- 查看镜像的体积如下,148 兆,符合预期: 
验证镜像是否可用
- 执行以下命令可以用最新的镜像启动一个容器: 
- 在前面 Dockerfile 文件的 CMD 命令中指定了 profile 参数为 dev,所以 application-dev.properties 文件会生效,这里面定义的端口号是 8082,所以 docker run 命令中通过-p 参数将容器的 8082 端口映射到宿主机 8080 端口 
- 用浏览器访问宿主机的 8080 端口,看服务是否正常,如下图:   
- 至此,docker 的多阶段构建实战就完成了,这是个很实用功能,在您构建镜像的过程中如果想用到多个镜像的能力,又不想自己去做相关的集成和清理工作,并且对镜像体积有要求的时候,希望本文能给您一些参考。 
欢迎关注 InfoQ:程序员欣宸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程序员欣宸】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41aeafea1c53a0d3724cfd6a0】。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