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应用技术架构 - 缓存与队列
缓存与队列
链接:https://github.com/svc-design/ebooks/
在操作系统中,缓存是一种存储技术,用于提高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速度。Linux 内核使用了两种主要的缓存机制:Buffer Cache 和 Page Cache。这两种缓存机制都是为了提高系统性能,但它们在实现方式和目标上有所不同。
Buffer Cache:这是一个较早的缓存机制,主要用于对块设备的缓冲操作。它把物理设备的块数据读取到内存中,形成一个缓冲区,以便在需要时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获取数据,而不必再次从物理设备中读取,从而提高读取速度。同时,对于写操作,也可以先写入到 Buffer Cache 中,然后再由系统在适当的时候将其写入到物理设备中,从而提高写入速度。
Page Cache:这是一个较新的缓存机制,主要用于对文件系统的缓存操作。它以页为单位进行数据的缓存,每个页通常为 4KB。当应用程序需要读取文件时,首先会查看 Page Cache 中是否有该文件的数据,如果有,则直接从 Page Cache 中读取,如果没有,则从物理设备中读取数据并将其缓存到 Page Cache 中。
Linux 内核还提供了其他一些优化数据读写的机制:
Slab Allocator:这是一种内存管理机制,主要用于缓存常用对象,如文件描述符、进程描述符等。通过预先分配和重复使用这些对象,可以减少系统的内存分配和回收开销。
Sockets Buffer:对于网络通信,Linux 内核提供了 Socket 缓冲区,用于存储待发送和接收的网络数据。发送缓冲区存储应用程序发送但尚未被网络协议栈处理的数据,而接收缓冲区存储网络协议栈接收但尚未被应用程序处理的数据。
Disk I/O Scheduler:Linux 内核的磁盘 I/O 调度器使用了队列机制,对待处理的磁盘 I/O 请求进行排序和调度,以提高磁盘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性能。
Process Scheduler:Linux 内核的进程调度器也使用了队列机制,对待运行的进程进行排序和调度。
Write-back Cache:对于写操作,Linux 内核通常不会立即将数据写入磁盘,而是先写入到 Write-back Cache 中,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将其写入磁盘。这可以减少磁盘 I/O 操作的次数,提高系统的性能。
尽管 Linux 内核已经提供了上述一系列优化数据读写的机制,但由于应用系统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比如特定的数据访问模式、特殊的并发需求、复杂的业务逻辑等,因此应用系统往往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设计和使用独立的读缓存和写缓冲队列。以下是应用系统需要使用独立的读缓存和写缓冲队列的主要原因:
数据局部性:应用程序通常具有一定的数据局部性,即一段时间内频繁访问某些特定的数据。应用级别的缓存可以针对这种特性进行优化,例如通过 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等方式提高缓存命中率。
缓解 IO 压力:通过在应用层面实现读缓存和写缓冲队列,可以进一步减少对底层存储设备的 IO 操作,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数据一致性:在分布式系统中,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通常需要实现一些复杂的同步机制。通过在应用层面实现读缓存和写缓冲队列,可以更好地控制数据的一致性。
个性化需求:不同的应用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某些应用可能需要实现特定的缓存替换策略,或者需要对缓存进行更细粒度的控制。在应用层面实现读缓存和写缓冲队列可以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
应用系统如何选用缓存和队列
选择是否使用缓存和队列,以及如何使用它们,主要取决于应用的需求和特性。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决策的因素:
数据访问模式:如果应用经常访问同一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不经常改变,那么使用缓存可能会提高性能。
数据一致性需求:如果应用需要即时的数据一致性,那么缓存可能会带来问题,因为它可能会导致应用看到过时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如何使缓存和数据库保持同步。
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如果应用需要处理大量的异步任务,或者需要在繁忙时期处理突发的请求,那么使用队列可以帮助管理负载,并确保所有请求都得到处理。
系统解耦:如果系统间需要解耦,消息队列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使得发送者和接收者可以独立地扩展和修改。
缓存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提高性能:缓存可以大大减少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从而提高性能,减少数据库的负载。
减少延迟:从缓存中读取数据通常比从数据库或其他远程位置读取数据快得多,这可以减少延迟,提高用户体验。
缺点:
一致性问题:缓存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当数据被修改时,缓存中的数据可能会过时。这需要通过适当的缓存策略(例如,设置合适的过期时间,或在数据被修改时立即更新缓存)来管理。
维护成本:引入缓存意味着有更多的组件需要维护。这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队列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异步处理:队列允许应用程序异步地处理任务。这意味着应用程序可以将任务放入队列,然后继续执行其他工作,而无需等待任务完成。
削峰填谷:在高流量的情况下,队列可以作为缓冲,接收大量的消息并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处理它们,有效地削峰填谷。
缺点:
消息丢失:如果队列服务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消息丢失。因此,需要选择支持持久化的队列服务,或实现适当的错误处理机制。
复杂性增加:引入队列意味着需要管理更多的组件,并需要处理更多的并发和错误处理问题。这可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总的来说,虽然引入缓存和队列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如数据一致性、消息丢失和系统复杂性等。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仔细考虑这些因素,并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解决方案。
当应用系统引入缓存和队列后,可以显著提升其分布式和扩展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缓存提升的扩展能力
分布式数据访问:缓存可以作为一个分布式数据访问层,使得应用服务器可以从最近的缓存节点获取数据,而不必总是从中心数据库获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还可以减轻中心数据库的负载。
扩展读取能力:通过在多个节点上部署缓存,可以显著增加系统的读取能力。当读取请求增加时,可以简单地添加更多的缓存节点来应对。
数据局部性:在分布式环境中,缓存可以利用数据局部性原理,将经常一起使用的数据存储在同一个缓存节点上,从而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分布式锁:缓存如 Redis 还可以用于实现分布式锁,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例如,在电商系统中避免订单重复支付,在高并发抢购活动中防止库存超卖,在分布式系统中避免定时任务重复执行,在多节点对同一份数据进行写操作时保证数据一致性,以及在微服务架构中保证全局只有一个服务实例运行等场景。使用缓存实现分布式锁的优点是性能高,操作简单,但需要考虑锁的续命、自动释放和避免死锁等问题。
队列提升的扩展能力
异步和解耦:队列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解耦,这对于分布式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者只需要将消息放入队列,而无需知道谁会处理这个消息,也无需等待消息被处理。
负载均衡:在系统负载增加时,可以通过增加处理队列消息的工作节点来进行水平扩展。这样,当新的请求到来时,可以将其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工作节点上,从而实现负载均衡。
容错性:如果某个处理节点出现故障,消息不会丢失,只需要等待其他节点处理或者等待故障节点恢复。这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
总的来说,缓存和队列是实现高可用、高性能分布式系统的重要组件。它们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扩展能力,并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缓存软件选型
在选择缓存软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性能:不同的缓存软件在性能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Redis 通常比 Memcached 提供更高的写入和读取速度。
数据类型:不同的缓存软件支持的数据类型也可能不同。例如,Redis 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如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而 Memcached 主要支持简单的键值对。
持久化:如果需要在系统重启后保留缓存数据,那么需要一个支持持久化的缓存软件,如 Redis。
集群和分片:如果需要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以提高性能或容量,那么需要一个支持集群和分片的缓存软件。
关于 Redis 和 Memcached 的详细对比参考如下: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编写、遵守 BSD 协议、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 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它通常被称为数据结构服务器,因为值(values)可以是 字符串(String), 哈希(Hash), 列表(list), 集合(sets) 和 有序集合(sorted sets)等类型。
Memcached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高性能,分布式内存对象缓存系统。Memcached 是一个简洁的 key-value 存储系统,用于小块数据(例如字符串、对象)的缓存。这些数据可以是数据库调用、API 调用或者是页面渲染的结果。
以下是特性对比表格
常用语言的缓存开发 SDK 参考
缓存相关的云服务选型参考
队列软件选型
在选择队列软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消息传递模型:不同的队列软件可能支持不同的消息传递模型,如点对点、发布/订阅等。
消息持久化:如果需要在系统重启后保留消息,那么需要一个支持消息持久化的队列软件。
性能:不同的队列软件在性能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Kafka 通常比 RabbitMQ 和 ActiveMQ 提供更高的吞吐量。
集群和分片:如果需要将消息分布在多个节点上以提高性能或容量,那么需要一个支持集群和分片的队列软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