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享丨成都航天模塑如何助力汽车内外饰加速发展?
全文内容选自 Altair 区域技术交流会西南站
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 CAE 工程师 孙正峰
《Altair 助力汽车内外饰加速发展》演讲
在汽车轻量化与研发节奏持续提速的背景下,成都航天模塑有限责任公司正在通过 Altair 平台工具推动内外饰件的开发流程优化,从尾门结构性能到异响评估,再到多种总成件的疲劳与安全分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仿真应用实践。
在我们的塑料尾门项目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大幅减重的同时,满足结构刚度与模态目标。借助 OptiStruct,我们构建了完整的实车仿真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尺寸优化。通过反复验证和局部加强设计,尾门模态从初始的 20Hz 提升到 27Hz 以上,顺利达到项目目标。同时,我们还成功减重 1045g,减重后的结构在实车模态实验中的误差仅为 0.3Hz,仿真精度令人非常满意。

除了静态结构性能,汽车车门总成的动态冲击测试也是验证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一环。我们利用 Radioss 搭建了车门总成冲击仿真场景,模拟实车不同假人不同位置对车门内饰总成碰撞,为整车侧碰和柱碰提供参考。通过与滑台试验和动冲工装试验的对标,我们验证了仿真模型在动态响应方面的准确性,确保冲击力预测与实测误差在合理范围内。

车门异响问题过去往往只能依靠试验排查,如今我们引入了 Altair SnRD 模块来进行仿真分析。将 PSD 曲线导入后,我们结合 CBUSH 单元模拟卡扣连接刚度,考虑不同材料对 squeak 和 rattle 的响应行为,对扶手和拉手区域的异响风险进行了预测。其中一个摩擦异响的风险点经软件标记后,我们在实物试验中确实听到了异常噪音。最后通过结构加固和材料调整成功消除,为我们将问题前置解决提供了重要支撑。

除了尾门和车门仿真,我们还在多类内饰功能件上使用 Altair 平台工具。例如用 MotionSolve 模拟尾门开启过程中撑杆的受力状态,用 HyperLife 对尾门总成进行 3 万次开闭疲劳寿命分析,用 Radioss 和 HyperCrash 进行气囊折叠、展开姿态仿真,确保气囊展开姿态正确,以及判断 PAB 在展开过程中对主仪表安全气囊框是否会有拉裂的风险。这些功能模块彼此集成,几乎覆盖了我们所有主力件的验证环节。
我们目前也正在研究采用 nanoFluidX 进行主动进气格栅涉水模拟,探索其在热管理和整车涉水场景下的应用潜力。而在提高多版本仿真效率方面,我们也在尝试使用 PhysicsAI 进行局部部件强度预测,用于替代部分传统有限元模型的快速预判。希望未来能将 AI 能力融入我们的仿真流程,为不同项目版本提供更快的决策支持。

过去,Altair 的 OptiStruct、Radioss 等工具已为我们解决了许多棘手的结构与安全性问题。现在,随着 SnRD、nanoFluidX、PhysicsAI 等新技术的引入,我们正逐步把仿真从“验证工具”转变为“设计推动者”。
从 SimSolid 的小时级装配分析,到 OptiStruct 帮我把塑料尾门的模态和减重一次做到位,再到 Radioss、SnRD 在冲击和异响中的精准对标,Altair 平台已成为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第二引擎”。它让传统 6–8 个月的内外饰开发周期缩短到 1–2 个月,也让我们在轻量化、舒适性和安全法规之间找到更优平衡。
下一步,我会继续把 HPC、AI 与 Altair 的新工具结合,把仿真驱动设计推得更前、做得更细,让每一次数字验证都为实车交付赢得更多时间与信心。
申请免费试用
如您对 Altair 软件及解决方案感兴趣
欢迎关注 Altair 公众号,申请免费试用
全球 100 个 AI 应用案例电子书下载

△Altair 正式发布全球 100 个 AI 应用案例电子书,内容覆盖 10+行业的 100 个 AI 应用场景。点击以下链接立即获取,了解全球 AI 驱动工程设计应用成功案例,以及 AI 技术如何为工业制造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带来赋能与革新。
Altair 是计算智能领域的全球指引者之一,在仿真、高性能计算 (HPC) 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软件和云解决方案,服务于 16000 多家全球企业,应用行业包括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能源、机车车辆、造船、国防军工、金融、零售等。
近期,Altair 被全球工业软件指引者西门子收购,成为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旗下成员,进一步巩固西门子在仿真和工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指引者地位,其技术正与西门子 Xcelerator 解决方案进行深度整合。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AltairChina 公众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