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已发布,高校如何承接

作者:ModelWhale
  • 2025-05-15
    上海
  • 本文字数:1388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已发布,高校如何承接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 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通识教育指南》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表示,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通过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学生适应智能社会的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过知识、技能、思维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培育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素养。

多地高校开发并实施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2024 年至今,北京、上海等地,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开发并实施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随着《通识教育指南》的颁布,高校对于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定位与实践也将进一步明晰、进一步深化。


目前,从课程落地的主导角色看,国内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开展可以分为两类:


  1. 省市级统筹构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全省市高校推广


国内各省市通过省级/市级教育部门统筹规划,构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采用“统一框架+校本特色”模式,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与校企资源整合,实现课程覆盖全域高校并适配学科差异,形成“标准引领、分层实践、跨界融合”的推广路径。如天津市建设首批 3 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市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开设全新“人工智能通识课”等。

  1. 头部高校引领分层课程创新


双一流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 AI 通识教育建设方面, 2024 年至今,几乎所有学校都通过研讨会、讲座、微课程、正式课程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众多高校发布系统化的 AI 通识教育行动方案,涵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等关键方向;部分高校取得显著落地成果,成功开设 AI 通识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接触 AI 知识与技术。这些积极探索,切实推动了 AI 通识教育在高校的普及,为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创新人才提供助力。

聚焦实践!多所高校选择和鲸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解决方案


和鲸在 AI 人才培养方面已有近十年经验,于 2025 年携手智谱 AI ,以南京大学“1+X+Y 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为指导,建设出覆盖从 AI 通识教育到“学科+AI”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此方案以分层次的课程与实验设计为特点,可符合各专业学生的培养路径与培养目标。

  • 课程方面:提供人文社科版与理工农医版两门自研课程(含教学大纲、课件、试讲视频等全套材料),内设置零代码、低代码、全代码丰富多样的实验形式,可自由选择;

  • 实验案例:来源于和鲸社区近百万用户的真实案例项目建设,覆盖工学、理学、医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农学、文学艺术、生活场景、职业发展、大模型等多领域,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教师可在案例库中灵活挑选;

  • 教学平台:云端实训软件平台可支持 1000+ 人同时在线运行实验项目,从计算资源、分析环境、自动化作业批改功能到适配高校组织模式的管理体系,让教学更高效、老师更轻松。

  • 智能体:智能批改智能体可对于学生提交的数据分析报告大作业自动批改;课程相关问题(知识点、教务安排),学生都可随时与智能学伴讨论沟通。

  • 教学支持:配套授课资源、15 分钟技术响应、师资培训等。

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走在前列的高校都与和鲸开展了深度合作。


更多方案详情,您可点此进入人工服务通道 领取方案介绍、课程资料、邀约人工演示,也可访问和鲸官网进一步了解。

用户头像

ModelWhale

关注

个人数据分析工具,组织数据科学协同平台 2022-07-29 加入

ModelWhale 将数据管理、建模分析、模型训练管理、算力资源管理等功能深度整合,通过逐级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 Jupyter Notebook 和 Canvas 两种分析界面、即开即用的云端分析环境,使数据驱动的研究更便捷高效。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已发布,高校如何承接_ModelWhale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