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用户访问分析入门:新手必懂的 6 个关键指标

如果你正在运营一个网站,无论是产品官网还是电商平台,用户访问分析一定是绕不开的一项工作。
但对很多刚入门的新手来说,打开一个数据平台,常常是一脸懵:
PV?UV?跳出率?这些到底是什么?要看哪些指标才有用?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看看网站访问分析中最基础的 6 个核心指标,帮你快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分析能力。
一、网站流量类指标(看网站有没有人)
1.PV(页面浏览量)
● 表示页面被访问的总次数,页面每刷新一次,就增加一次 PV
指标用途:用于判断页面热度和内容吸引力
ClkLog 统计逻辑:选定时间段内访客访问应用的页面总次数。访客每打开一个页面被记录一次,同一页面打开多次浏览量值累计计算。
2.UV(独立访客数)
● 表示实际访问网站的“不同用户”数量,多次访问只记一次
指标用途:用于衡量用户触达规模、渠道推广效果
ClkLog 统计逻辑:一天之内访问应用的独立访客数(以 Cookie 或设备 ID 为依据),一天内同一访客多次访问应用只计算为一个访客。选定时间段内的访客数为时间段内的每一天访问应用的独立访客数的累计值。
二、用户停留类指标(看用户是不是认真看)
3.平均访问时长
● 用户每次访问网站停留的平均时间
指标用途:反映用户粘性,是否感兴趣地阅读内容
ClkLog 统计逻辑:选定时间段内访客访问应用的平均时长。访客的单次访问中,访问的总时长为打开第一个页面到退出或关闭最后一个页面的时间差。
4.平均浏览页数
● 每次访问中,用户平均浏览了多少页面
指标用途:用于判断网站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有吸引力
ClkLog 统计逻辑:选定时间段内访客访问页面数的平均值。访客的单次访问中,每打开一个页面被记录一次,同一页面打开多次访问页面数累计计算。
三、跳出/离开类指标(看有没有被劝退)
5.跳出率(Bounce Rate)
● 用户只浏览一个页面就离开的比例
指标用途:首屏设计是否有效、内容是否让人留下来
ClkLog 统计逻辑:只浏览一个页面就离开或关闭应用的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百分比。
四、关键行为类指标(看用户做了没)
6.事件触发量
● 用户在页面上的关键交互操作:如点击按钮、提交表单、播放视频等
指标用途:用于追踪 CTA(Call To Action 的缩写,意思是「促进行动的提示」)是否被点击,功能是否有效
ClkLog 统计逻辑:通过自定义分析模型,自主选择事件指标、查询维度、各种筛选条件,对事件进行个性化数据分析。
指标总结

掌握这些基础指标后,你可以进一步探索:
● 哪些页面留存时间长?哪些页面跳出率高?
● 哪个来源网站带来的访客最多?哪个转化率最好?
● 哪个按钮的点击最多?哪个会被忽视?
推荐工具
ClkLog 是一款开源的轻量级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内置标准化指标体系与多种常见分析模型,无需复杂配置,运营可以轻松上手;系统部署灵活、代码开放,对技术极为友好。
● 完全开源,可私有化部署
● 多端采集,Web、App、小程序等
● 开箱即用,即时数据可视化
● 自建部署,掌握全局数据资产

👉 立即搭建体验:https://gitee.com/clklog
👉 帮助文档/系统演示:https://clklog.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