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编辑:Google Wave 架构分析
Google Wave 的设计初衷是让人们互相发送信息,一起编辑文档,但用户对此感到困惑,很快就以失败告终。Google Wave 持续了大约一年时间,于 2010 年 8 月被关闭。
Wave“领先于时代”,而谷歌并没有有效地解释该服务的真正好处,但是谷歌高级副总裁乌尔斯·霍泽尔(Urs Holzle)说:“代码的核心部分以及驱动 Wave 创新的协议都已经开源,所以用户和合作伙伴可以继续我们的创新。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google wave 是啥?
有人说,google wave 就是 email、IM、twitter、sns 和 wiki 的结合体,我实在没有办法想象也看不出来是怎么个结合法。类似的说法很难有什么说服力。
google 官方的说法是:Google Wave is an online tool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google wave 的特征分析
online,你不 online 的时候,这个东西是不会 wave 的,不在线的时候 google wave 和 email、im 比起来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tool,工具到底怎么用、到底有什么用,关键还是看人,在工具和人的互动当中,工具慢慢就被定性了,所以目前 wave 这个万金油究竟能干什么,要给个明确的回答,还要等。
real-time communication,时事通讯,这是在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实时通讯工具太多了
collaboration,协同,这才是最重点的。wave 和 email、IM、twitter 等服务比较而言,优势就只有一个:协同。
Google Wave 的定义:Google Wave 是基于托管型 XML 文档(称为 Wave)的新型沟通、协作平台,支持并发修改和低延迟更新。
Google Wave 是一个工具 ,也是一个平台 、还是一个协议 。其架构的核心是操作转换 (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OT),这是一个支持并发控制的理论型框架。
It turns out that implementing this kind of real-time collaboration is far from trivial. The most common solution responds to the name 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 (usually abbreviated OT). It originated from a research paper published in 1989 but got more recently popularized by Google Wave. Today, it powers many collaborative editors such as
These are only a few examples from a grow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s with realtime collaboration. I expect this number to rise even faster now that Google has published the Drive Realtime API, which is based on OT and let’s third-party apps use the same collaboration as Google Docs.
http://operational-transformation.github.io/what-is-ot.html
工具
Google Wave 是一个兼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协作文档共享和编辑的工具。在 Chrome、Firefox、Safari 等浏览器里运行的客户端中(包括移动平 台 iPhone 和 Android),Wave 使用 JavaScript 和 HTML5,Wave 在服务器端则结合使用 Java 和 Python,但服务器端可 以用用户希望的任何方式来实现。该工具用GWT 构建,并使用Google Gears 处理 HTML 5 中尚未包含的拖拽。该工具需要专门的服务器来处理并发通讯,大型团队尤其需要这样的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放在企业外的云里,也可以放置在私有企业内部,或者只是放在某人的家里。
Google Wave 上周在 Google I/O 大会期间进行了展示 。
平台
Google Wave 带有一个公共的API ,Google 公司承诺在产品正式上线之前会开源整个平台。作为平台,Wave 允许开发人员修改基础代码、使用Gadgets 和Robots 对其进行扩展。Gadgets 是运行在 Wave 中的小程序,而 Robots 则是“自动的 Wave 参与者”。Wave 还可以嵌到博客等其它媒体当中。
协议
google 在 waveprotocol.org 发布了 Federation 协议和 OT 协议,OT 协议解决协同问题,包括 wave、wavelet、blip 等。
数据模型
Google Wave数据模型 的主要元素有:
Wave ——每个 Wave 都有一个全局唯一的 Wave ID,并包含一组 Wavelet。
Wavelet ——Wavelet 在其所属的 Wave 中有一个唯一 ID,Wavelet 由一个参与者列表和一组文档组成。Wavelet 是并发控制/操作转换请求的实体。
参与者 ——参与者由 Wave 地址确定,Wave 地址是文本字符串,格式与电子邮件地址相同(local-part@domain)。参与者可以是用户,也可以是组,或者是 Robot。每个参与者在参与者列表中最多可出现一次。
文档 ——文档在其所属的 Wave 中有一个唯一 ID,由一个 XML 文档和一组“分离”注解组成。分离注解指向 XML 文档,不依赖于 XML 文档的结构。它们用来表示文本格式、拼写建议和超链接。文档在 Wavelet 中构成一棵树。
Wave 视图 ——Wave 视图是特定用户在一个 Wave 中访问的 Wavelet 子集。用户只要是 Wavelet 的参与者,或者是参与者组的成员(组可以嵌套),都可以访问 Wavelet。
操作转换
这是 Wave 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Google Wave 广泛使用了在服务器端执行的操作转换 (OT)。 当用户编辑多个用户同时打开的协作文档时,客户端程序会提供一个 Optimistic UI,立即显示用户输入的内容,同时将编辑操作发送给服务器,希望该操作能被服务器接收。客户端等待服务器评估该操作,在服务器应答之前会缓存其它所有的 操作。服务器应答之后,所有被缓存的操作会从客户端批量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考虑从其它客户端接收到的操作,相应地转换操作,并将该转换通知给所有的客户 端,客户端相应地更新其 UI。操作被发送至服务器,并由特性规则根据特性传播到各个客户端,除非该操作是批量操作。服务器是文档及其版本的管理者,其中版 本被认为是“正确的”版本。最后,各个客户端会根据从服务器接收到的最终版本进行更新,该最终版本可能是很多操作转换的结果。还有很多针对通讯失败或服务 器/客户端崩溃而提供的恢复措施。为了迅速地识别误传,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间交换的所有 XML 文档只带一个总和校验码。
客户端-服务器协议
操作。 Wave 的基本组成部分 Wavelet 经过一系列被称为操作转换的改变。这些改变需要传播并应用到每个客户端,否则客户端就不能同步。
操作队列。 所有对 Wavelet 的操作都按照严格的顺序发送。服务器对一个操作做出响应之后,下一个操作才会被发送。服务器基于版本号给操作排序。每个客户端都要按照合适的顺序应用操作。
打开 Wavelet。 要开始与 Wavelet 通讯,客户端要给服务器发送一个 Open 请求,里面包含 Wave ID 和 Wavelet ID。服务器响应是一个快照——Wavelet 的序列化状态,或者是相应版本的历史散列。
服务器到客户端的通讯。 服务器发送到客户端的内容是 Delta(一或多个操作的序列)、版本号和历史散列之一。
客户端到服务器的通讯。 客户端发送的内容是 Delta 或版本号。
恢复。 通讯失败时,客户端通过发送先前从服务器接收到的散列历史重新打开 Servlet。
联盟
Google Wave Federation协议 允许多个实体(Wave 提供者)彼此分享 Waves。Wave 提供者可以是在某人家里运行的服务器,为单个用户或所有家庭成员提供 Wave,也可以是一家公司、或一个 ISP,Google 只是另一个 Wave 提供者。
有用的链接:Google Wave 、Google Wave API 、Wave协议 。
参考文章:
Google Wave 的架构 https://www.infoq.cn/article/2009/06/wave/,查看英文原文: Google Wave’s Architecture
转载本站文章《协同编辑:Google Wave架构分析》,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oulujun.cn/html/webfront/engineer/Architecture/8563.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