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实现数据库国产化!通过 NineData 完成到 GaussDB 的数据迁移
2022 年,国资委下发的 79 号文件标志着中国国有企业信创化替代的全面推进。文件提出截止 2027 年,“2+8+N”(党政、八大行业、国有企业)要实现数据库的 100% 国产替代。而根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的《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4 年第 2 号)》来看,GaussDB 作为唯一一个安全可靠等级为 II 级的数据库,几乎算是数据库国产化替代的最佳方案。

GaussDB 是什么?
GaussDB 是华为推出的一款高性能、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主要面向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可靠性应用场景。自推出以来,GaussDB 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灵活的部署方式,迅速在国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金融、电力、能源等行业的关键应用中,GaussDB 凭借其稳定性、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已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数据库。

如何实现国产化?
所谓数据库国产化,就是从外资数据库迁移到国产数据库,其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就是数据迁移。包含了数据的提取、转换、加载(ETL)过程,并且需要保证业务的平稳割接。而不同数据库系统在架构设计、数据存储格式、索引机制、事务处理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数据迁移也是最难的一步。
NineData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迁移解决方案,专门用于解决此类问题。NineData 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针对不同数据库架构的差异进行精准的映射与转换,同时还可以对业务的增量数据进行实时的迁移,确保丝滑完成数据库国产化迁移过程,减少停机时间,保证业务不中断。
NineData 数据复制简介
NineData 数据复制功能由玖章算术公司推出,支持多种支持跨数据库的全量与增量数据同步,在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流动体验的同时,确保迁移过程中的数据一致性,降低迁移的技术门槛和风险。
在目标为 GaussDB 的迁移同步场景下,NineData 提供如下能力:
快速启动,无需开发:NineData 内置 GaussDB 数据库的深度集成,全程可视化操作,鼠标点击即可轻松完成任务配置,无需了解数据迁移的技术细节,更无需二次开发。
高效的 CDC 能力:NineData 能实时捕获数据库的变更数据(CDC),将其转换为 GaussDB 格式并实时加载到数据库中,支持毫秒级延迟,满足实时性要求。
稳定可靠的容错机制:自动检测同步链路的异常状况,支持断点续传和重试机制,即使面对网络抖动,也能保证任务稳定运行,确保数据一致性。
全面的监控与告警:提供实时的任务监控面板,用户可直观查看数据同步状态、延迟、数据量等关键指标,同时支持异常告警通知,方便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三分钟完成迁移配置
步骤一:将源数据源和 GaussDB 数据源录入到 NineData 平台
1. 登录 NineData 控制台,单击数据源管理>数据源,然后在页面中单击创建数据源,选择需要录入的数据源。

2. 根据页面提示进行配置,然后单击创建数据源完成创建。

步骤二:配置同步链路
1. 登录 NineData 控制台,单击数据复制>数据复制,然后单击创建复制。

2. 根据页面提示配置复制任务,由于我们想要实现实时业务的无缝割接,需要在复制类型处额外勾选增量复制。

3. 配置完成后启动任务,针对你配置的所有同步对象,NineData 会先对所有的存量数据进行全量迁移,接下来就是实时迁移源端中新增的增量数据,所有新写入的数据都将一条不漏地迁移至 GaussDB,每当源端的增量数据已经全部写入 GaussDB,并且没有新的增量数据时,任务面板中的延迟将显示为 0 秒,代表当前 GaussDB 中的数据是最新的。

步骤三(可选):配置任务异常告警
在迁移过程中,可能需要系统实时监控任务状态,在任务有异常时即刻通知你。
1. 登录 NineData 控制台,单击数据复制>数据复制,然后单击复制任务名称。

2. 单击右上角的配置告警。

3. 输入策略名称,选择告警规则,单击保存配置即可。你可以直接使用内置的默认规则,在任务运行失败,或复制延迟大于等于 10 分钟的时候,发送短信提醒你。你也可以自定义创建规则,根据你的需求来进行通知。

至此,你已经完成了国产化配置的的所有步骤,业务数据将源源不断地从源库流入 GaussDB,当增量复制的延迟为 0 时,即可在您觉得合适的时间执行业务割接,割接完成后,数据库的国产化替代就已经顺利完成了。
总结
仅需上述简单的几个步骤,即可通过 NineData 轻松应对国产化替代的技术挑战。国产化进程不仅仅是政策合规上的考量,更让企业在基础软件层面大规模降低对于外资数据库的依赖,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卡脖子”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