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能效即效益:MyEMS 如何帮助商业综合体实现降低空调与照明能耗?

  • 2025-11-24
    新加坡
  • 本文字数:3966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能效即效益:MyEMS 如何帮助商业综合体实现降低空调与照明能耗?

在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成本中,能耗支出始终是 “大块头”—— 据行业数据统计,空调系统能耗占商业综合体总能耗的 40%-60%,照明系统能耗占比亦达 15%-25%。面对日益攀升的能源成本与严苛的 “双碳” 目标,如何通过科学的能效管理实现 “降本增效”,成为商业综合体运营者的核心课题。而 MyEMS(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凭借 “数据驱动、精准控制、全生命周期优化” 的核心逻辑,正为这一课题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甚至实现空调能耗降低 18%、照明能耗降低 25% 的显著成效。

一、先破后立:商业综合体的能耗痛点,正是 MyEMS 的发力点

在 MyEMS 介入前,多数商业综合体的能源管理仍停留在 “粗放式” 阶段,尤其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能耗浪费问题突出:

  • 空调系统:“供需错配” 是核心浪费源。传统空调多按 “固定时段、统一参数” 运行,比如商场开业前提前 1 小时满负荷制冷,却忽略了当日天气、人流密度的变化;写字楼办公室下班后,空调仍因 “忘记关闭” 持续运行数小时;更关键的是,不同区域(如餐饮区、服装店、影院)的冷热需求差异大,统一控制导致 “有的太冷、有的太热”,既浪费能源,又影响用户体验。

  • 照明系统:“被动耗电” 占比高。传统照明多依赖人工开关,存在 “无人区域灯常亮”(如深夜的走廊、卫生间)、“光照过剩”(如白天靠窗区域灯光全亮)、“灯具老化未及时更换”(旧灯具能耗高但亮度低)等问题;同时,不同场景(营业、清洁、闭店)的照明需求未被区分,导致能源浪费与体验不佳的双重矛盾。

这些痛点的本质,是 “能源供给” 与 “实际需求” 的脱节,以及 “设备状态” 与 “运维管理” 的断层。而 MyEMS 的核心价值,正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 “数据感知 - 智能分析 - 精准控制 - 效果反馈” 的闭环,让能源消耗 “按需分配”,让设备运行 “始终高效”。

二、精准控温:MyEMS 实现空调能耗降低 18% 的 4 大核心逻辑

空调能耗占比最高,也是 MyEMS 降本效果最显著的领域。其通过 “预测 - 调节 - 管控 - 预警” 四层机制,从 “源头减少浪费、过程优化效率” 两个维度实现能耗降低:

1. 负荷预测:用 AI 预判需求,避免 “过度供能”

MyEMS 并非 “被动响应”,而是通过 AI 算法实现 “主动预判”—— 系统会整合历史能耗数据、实时天气(温度、湿度、日照)、人流数据(通过商场闸机、写字楼门禁系统获取)、业态运营计划(如周末促销、影院场次)等多维度信息,精准预测未来 12-24 小时的空调负荷需求。

例如:周一至周五写字楼区域,早 9 点 - 晚 6 点是人流高峰,空调负荷需维持高位;而周末写字楼人流骤减,负荷可下调 30%;夏季雨天时,室外温度虽不高但湿度大,系统会提前调整空调除湿模式,避免因 “盲目降温” 导致的能耗浪费。通过负荷预测,MyEMS 可减少 12% 的 “无效供能”,这是空调能耗降低的核心基础。

2. 动态调节:实时匹配供需,拒绝 “一刀切”

基于负荷预测结果,MyEMS 会对空调系统进行 “动态参数优化”,而非固定运行模式:

  • 温度与风量的精准适配:系统通过部署在各区域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当某区域温度低于设定阈值(如商场设定 26℃,实际 25℃),会自动下调空调机组的制冷功率或送风量;当餐饮区因烹饪产生大量热量,温度升至 28℃时,会针对性提升该区域的制冷强度,而非整个楼层满负荷运行。

  • 水系统与风系统的协同优化: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中央空调水系统,MyEMS 会根据末端负荷调整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如负荷低时提高出水温度,减少机组能耗)、水泵的运行频率(采用变频控制,避免 “大马拉小车”);对于风系统,会根据 CO₂浓度调整新风量(如人流密集时增加新风,人流少时减少新风,降低空调处理新风的能耗)。通过动态调节,MyEMS 可再降低空调能耗 4%-5%。

3. 分区管控:按业态需求 “定制” 供能方案

商业综合体业态复杂,不同区域的空调需求差异极大 —— 比如餐饮区需强制冷(抵消烹饪热量),服装店需温和制冷(提升顾客舒适度),影院需低温低风(避免观影时闷热)。MyEMS 通过 “分区管控” 功能,将整个综合体划分为数十个甚至上百个 “能源控制子区”,每个子区设定独立的空调参数:

  • 餐饮区:制冷温度设定 24-25℃,新风量提升 20%(排出油烟味);

  • 写字楼办公区:工作时段 25-26℃,午休时段 27℃(无人时适度调高);

  • 地下车库:仅在车辆进出高峰时段(早 8-10 点、晚 6-8 点)开启空调,其余时段关闭或维持最低通风。这种 “按需定制” 的管控方式,可减少 1%-2% 的额外能耗。

4. 故障预警:避免设备 “带病运行” 的低效能耗

空调设备(如冷水机组、水泵、风机)老化或故障时,往往会出现 “能耗升高但效率下降” 的情况 —— 比如风机滤网堵塞,会导致风量减少,空调为达到设定温度不得不满负荷运行,能耗增加却效果不佳。

MyEMS 通过实时监测空调设备的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进出口水温),建立 “设备健康模型”:当某台水泵的电流异常升高 10%,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提示运维人员 “滤网堵塞需清洗”;当冷水机组的 COP(性能系数)低于行业标准值,会预警 “制冷剂不足或机组老化”。通过及时排查故障,避免设备 “带病运行”,可减少 1%-2% 的能耗浪费。

四重逻辑叠加,最终实现空调能耗降低 18% 的目标 —— 这并非理论值,而是某一线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实际案例:该综合体引入 MyEMS 后,首年空调能耗从年均 120 万度降至 98.4 万度,降幅恰好达到 18%,年节省电费超 20 万元。

三、智慧调光:MyEMS 实现照明能耗降低 25% 的 3 大关键路径

照明系统的能耗降低,核心是 “让灯光只在需要时、以需要的亮度运行”。MyEMS 通过 “场景化控制、感应联动、状态监测” 三大路径,实现从 “被动耗电” 到 “主动节能” 的转变:

1. 自然光联动:让 “天光” 替代 “灯光”,减少人工照明依赖

商业综合体的中庭、靠窗商铺、走廊等区域,白天可利用自然光满足照明需求。MyEMS 通过部署 “光照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各区域的自然光照强度,并与照明系统联动:

  • 当靠窗区域的光照度达到 500lux(商场营业所需亮度)时,系统自动将该区域的灯光亮度调至 30%;

  • 当阴天或傍晚光照度降至 300lux 时,灯光亮度自动升至 70%;

  • 中庭区域因自然光充足,白天可完全关闭顶部照明,仅保留装饰性灯带。这种 “自然光优先” 的控制逻辑,可直接减少照明能耗的 10%,同时避免 “强光刺眼” 的不适体验。

2. 人流感应 + 场景模式:让灯光 “有人即亮、无人即灭”,按场景适配亮度

MyEMS 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照明的 “按需开启”:

  • 人流感应控制:在走廊、卫生间、电梯厅等 “间歇性有人” 的区域,部署人体红外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当检测到有人进入时,灯光自动开启(亮度 100%);人员离开 3 分钟后,灯光自动关闭或降至 10% 的 “节能亮度”。据测算,该功能可减少此类区域照明能耗的 40%,直接拉动整体照明能耗降低 8%-10%。

  • 场景模式预设:针对不同运营场景,MyEMS 预设多种照明模式,避免 “一刀切”:营业模式:商铺主灯、公共区域照明全亮,亮度 100%;清洁模式:仅开启公共区域基础照明,亮度 50%,商铺灯光关闭;闭店模式:仅保留安全通道、应急照明,亮度 20%,其余灯光全关。通过自动切换场景模式(如每晚 10 点自动从 “营业模式” 切换为 “闭店模式”),可进一步减少 3%-5% 的照明能耗。

3. 灯具状态监测: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避免 “高耗低亮”

传统照明管理中,灯具老化(如 LED 灯使用 3 年后光衰严重)往往被忽视 —— 这些旧灯具的能耗与新灯具相当,但亮度仅为原来的 60%,相当于 “花同样的电费,却得不到足够的亮度”,形成隐性浪费。

MyEMS 通过接入智能照明控制器,实时监测每盏灯具的 “功率、电压、亮度” 等参数,当某盏灯具的亮度低于标准值的 70%(或功率异常升高)时,系统会向运维人员推送 “更换预警”,确保灯具始终处于 “低耗高亮” 的状态。这一措施可减少 2%-3% 的照明能耗,同时避免因亮度不足影响用户体验。

三大路径协同作用,最终实现照明能耗降低 25% 的成效。以某建筑面积 10 万㎡的商业综合体为例,其照明系统年均能耗约 80 万度,引入 MyEMS 后,年均能耗降至 60 万度,年节省电费约 12 万元(按商业电价 0.6 元 / 度计算),投资回报周期仅 1.5 年。

四、不止于 “省”:MyEMS 带来的多维效益升级

MyEMS 的价值远不止 “降低能耗”,更在于通过能效管理推动商业综合体的 “运营升级” 与 “价值提升”:

  • 降本更直接:按上述案例测算,一座 10 万㎡的商业综合体,通过 MyEMS 实现空调能耗降 18%、照明能耗降 25%,年均可节省电费超 32 万元,长期收益显著;

  • 体验更优质:空调温度按需调节,避免 “过冷过热”;照明亮度适配场景,避免 “过亮刺眼” 或 “过暗不适”,直接提升顾客与租户的满意度;

  • 运维更高效:MyEMS 支持远程监控与自动预警,运维人员无需再 “逐层巡检”,可通过系统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定位故障位置,运维效率提升 50% 以上;

  • 绿色更合规:能耗降低直接减少碳排放,助力商业综合体获取 LEED、绿色建筑等认证,提升品牌形象,甚至吸引更注重 “绿色属性” 的租户(如新能源企业、环保机构)。

结语:能效即效益,MyEMS 重新定义商业综合体的 “能源价值”

在 “双碳” 目标与成本压力的双重驱动下,“能效” 早已不是 “可选项”,而是商业综合体的 “核心竞争力”。MyEMS 的实践证明,空调能耗降低 18%、照明能耗降低 25% 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 其本质是通过 “数字化” 打破信息壁垒,让能源消耗 “看得见、算得清、控得准”,让每一度电都用在 “刀刃上”。

未来,随着 MyEMS 与 “数字孪生”“新能源(如光伏)”“储能系统” 的深度融合,商业综合体的能效管理将从 “单一节能” 走向 “综合能源优化”,甚至实现 “能源自给自足 + 余电上网” 的更高目标。而对于运营者而言,拥抱 MyEMS,不仅是拥抱 “降本增效” 的现实收益,更是拥抱 “绿色、智能、可持续” 的未来运营模式 —— 毕竟,能效即效益,节能即价值。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11-09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能效即效益:MyEMS 如何帮助商业综合体实现降低空调与照明能耗?_开源_开源能源管理系统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