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清华大学携手蚂蚁集团攻坚安全科技,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者:新消费日报
  • 2025-04-19
    云南
  • 本文字数:1036 字

    阅读完需:约 3 分钟

4 月 19 日,2024 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在第十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揭晓并颁奖,由清华大学、北京中关村实验室和蚂蚁集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联合项目《高效协作的互联网动态行为安全可信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确保互联网动态行为的安全和可信已成为国家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当前,恶意流量攻击和隐蔽未知应用风险在互联网中泛滥,威胁着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研究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信的互联网环境,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追求。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清华大学携手北京中关村实验室及蚂蚁集团等联合科研,历时多年深入探索,基于互联网工作原理,创新发展互联网分布式协作的基本设计原则,提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协作的互联网动态行为安全可信关键技术”。该项目提出了分层传递和高效求解的智能协作体系技术思路,通过模型表达、知识共享和应用支撑,在实现安全信息获取、传递和协作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互联网应对未知应用风险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动态行为与应用语义一致性”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从提升网络节点智能推理和安全高效协作能力出发,以模型为传输介质,在增强互联网安全信息获取和共享的基础上,形成了 3 项重大科技创新及 10 项关键技术突破,例如首次在保证系统总吞吐的情况下实现了数据平面的复杂模型推理,开辟了数据平面部署智能模型的新范式;开发出针对数据重构攻击的隐私量化调节机制,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整隐私保护级别;还设计了一种跨域协作、特征增强的应用风险防御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智能风控模型识别伪装隐蔽行为的能力。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蚂蚁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等多个企业和应用场景中成功部署实施,特别是对于蚂蚁集团第三代智能风控系统的支持尤为突出,实现了对海量业务数据中潜在安全威胁的智能化检测与防控,有效增强了对抗网络黑产的能力。



项目主要完成人、蚂蚁集团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维强表示,“项目从底层完成技术创新、产品化研制,并得以广泛应用,随着 AI 大模型时代的到来,蚂蚁集团将继续推动 AI 安全持续发展,在更多新领域实现创新技术突破,并产生更大的产业价值。”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被认为是国内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风向标,由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重要奖项之一,由院士领衔专家组评定,旨在表彰那些在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求技术创新性突出,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2-09-2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清华大学携手蚂蚁集团攻坚安全科技,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_新消费日报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