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稳定增长
一、扩量:数字经济规模稳定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发展周期,规模由 2012 年的 11.2 万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53.9 万亿元,11 年间规模扩张了 3.8 倍。其中,数字经济规模由 10 万亿元增长至 30 万亿元用了约 6 年时间,由 30 万亿元增长至 50 万亿元,仅用了约 4 年时间。2023 年,在党中央一系列政策利好刺激下,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扩张稳步推进,较上年增长 3.7 万亿元,增幅扩张步入相对稳定区间。
IDC 发布了针对中国数据安全软件市场规模的预测报告——《中国数据安全软件市场预测,2024-2028》。IDC 定义下的数据安全市场由一系列与数据发现、分类、混淆、监测和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控制的硬件、软件及服务市场组成。本次报告聚集软件领域进行预测分析,IDC 数据显示,中国数据安全软件市场规模到 2028 年将达到 146 亿元人民币,5 年复合增长率 16.9%。
2022 年,国内数字安全市场规模为 981.2 亿元,增长率首次跌破两位数,仅为 7.14%,为十年来的历史最低点。以 2025 年恢复 20%的增长率推算,国内数字安全市场规模将在 2027 年接近 2000 亿元。
二、增效: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具有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渗透作用较大、辐射带动范围较广等特征,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壮大,经济社会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占比来看,2023 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42.8%,较上年提升 1.3 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动力。从增速来看,2023 年,数字经济持续支撑经济稳增长目标实现,我国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 7.39%,高于同期 GDP 名义增速 2.76 个百分点(2023 年,我国 GDP 名义增速 4.64%),数字经济增长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6.45%,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三、提质:数字经济融合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数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是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整体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内部结构中,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比重由 2012 年的约 3:7 发展为 2023 年的约 2:8,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分别为 18.7%和 81.3%,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融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具体来看,2023 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 10.09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9.57%,高于同期数字经济名义增速,表明数字产业化为数字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积累强大的技术产业支撑能力。数字产业化占 GDP 比重达到 8.01%,数字产业化支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进一步逼近“十四五”发展目标。
2023 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为 43.84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6.90%,略低于同期数字经济名义增速,产业数字化占 GDP 比重超过三成,为 34.77%,表明产业数字化发展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四、挖潜: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向深融合
数字技术的充分运用,推动实体经济全要素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融合程度持续拓展深化。从绝对规模来看,2023 年,我国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以下筒称为“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 10.78%、25.03%和 45.63%,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深入。从相对规模来看,2023 年,我国一、二、三产数字经济渗透率同比分别提升 0.32、1.03 和 0.9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增幅首次超过第三产业,一产稳步推进、二产加速渗透、三产纵深拓展成为去年以来的主要趋势特征。
五、区域:综合实力较强的地方彰显发展活力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各地立足地方特色,通过鼓励创新、产业扶持、引进人才、机构改革等举措,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2023 年以来,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经济基础较好、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实现了更快、更好、更有韧性的发展。
从规模来看,2023 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福建、北京、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安徽、重庆、江西、辽宁、陕西、广西等 18 个省区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 1 万亿元,较去年增加 1 个地方。从占比来看,2023 年,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广东等省市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已超过 50%,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接近美欧等发达国家水平。从增速来看,2023 年,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基础较好、创新能力较强的地方数字经济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芯盾时代】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2adf9df6f7075b7b40dd9fd59】。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