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智能制造:关于专精特新的解读

作者:积木链小链
  • 2025-03-24
    广东
  • 本文字数:2236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专精特新,指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本质在于专注细分市场具备特色专业技术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内涵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目标是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专精特新的发展

 

2011 年,中国首次提出“专精特新"的概念 。

2012 年 4 月 26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专精特新概念逐渐在高层取得共识,政策层面的支持也趋于完善 。

2013 年,工信部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专精特新的内涵和工作部署 。

2016 年,七部委联合印发《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提出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18 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

2021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

2022 年 3 月,专精特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2023 年 8 月 24 日,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在中国开板 ,截至 2025 年 1 月,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到 10199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 1035 家。



专精特新四大特征

专业化: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或产业链环节,长期在该领域积累深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一些中小企业专注于高端精密制造或智能装备,能够通过深耕细作获得领先地位。

精细化:企业在运营管理上追求高效和精细,注重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和过程优化。通过精细化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特色化:企业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具有鲜明的特色,能够满足市场对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比如,在某些细分市场中,一些企业通过创新设计和技术突破,获得了独特的市场定位。

新颖化:企业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具有创新性,能够引领行业发展趋势。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产品的技术突破上,也体现在业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专精特新“小巨人”分析

 

创新型中小企业:评定指标主要是创新能力与专业能力,也就是“专”和“新”,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

管理围绕基础办公场景,更关注人资、会议等职能性协同管理;

指标集中关注:与主营业务协同的知识产权,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可持续经营的资产负债率;

管理痛点:业务初期,管理围绕基础办公场景,面对专业管理问题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定指标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

管理围绕业务场景的精细化管理,关注业务财务一体化;

指标额外关注:与精细化管理相关的数字化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研发资金与人员投入强度;

管理痛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业绩瓶颈期时缺乏快速应对的能力;

 

专精特新“小巨人”:除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以外,还有产业链配套指标以及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

小巨人企业在申报和拟上市阶段,更关注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风险合规管理;

指标额外关注:与精细化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的部署,产业链配套相关的“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能力;

管理痛点:小巨人企业面对申报和拟 IPO 时期,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

 

申报意义:高额财政资金奖补、专属金融产品扶持、利企政策重点导向、北交所上市主力军

、企业品牌实力提升;



认定标准

 

专业化指标: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截至上年末,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 3 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 70%,近 2 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 5%。

 

精细化指标: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治理规范、信誉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生产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注重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 1 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截至上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 70%。

 

特色化指标: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 10% 以上,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 的自主品牌。

 

创新能力指标: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 1 亿元以上的企业,近 2 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 3%;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 5000 万元一 1 亿元的企业,近 2 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 6%;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 5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同时满足近 2 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 8000 万元以上,且研发费用总额 3000 万元以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 50%以上。

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拥有 2 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的 I 类知识产权,且实际应用并已产生经济效益。

 

产业链配套指标: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以下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等产品。

 

用户头像

分享好用的技术,平台等 2024-10-24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关于专精特新的解读_数字化_积木链小链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