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进鹏强调高效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多所 985 成立“AI+”新学院

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与教育部主办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推动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加快构建新型教学组织形态。会议同时要求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坚持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相关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为响应政府相关号召,多所 985 高校正加速构建 “AI+X” 跨学科融合新生态,将人工智能与传统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具备数字素养和 AI 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需求。例如:
清华大学近日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医院,计划未来逐步构建“AI+医疗+教育+科研”生态闭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高效扩容与均衡布局,推动构建可负担、可持续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
北京大学成立科学智能学院,将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科研训练”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理论 + 跨学科应用”双核驱动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复旦大学在今年重点打造了 6 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全面布局“学科+AI”新领域,致力于培养掌握系统理论知识、能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敢创新懂研发的新工科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这些实践标志着顶尖高校已从单一学科建设转向系统性交叉学科集群布局,积极响应 “打造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力量” 的国家号召。
然而,在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和科研范式变革的过程中,各大高校普遍面临课程体系智能化升级滞后、实践教学资源供给不足、跨学科协同机制不完善等现实挑战,亟需突破“学科+AI 专业教育”落地瓶颈。
在这样的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企业和鲸科技,于五月初正式推出全新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 2.0。凭借十年深耕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所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鲸科技已与近三百所高校展开人才培养创新合作,近两年更全力配合高校推进人工智能融合高等教育行动。此次全新升级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2.0,以 “落地” 为核心目标,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一、方案特点:以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
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2.0 以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重应用、成体系、出成果、促就业”为特色,通过“课程-实训-竞赛”三维生态,形成“启蒙-融合-应用”的阶梯型人才培养路径。
和鲸的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告诉我们:重应用、成体系、出成果、促就业,是在与众多高校沟通后总结出的一致目标;而“课程-实训-竞赛”则是为达成该目标所拆解出的实施方向。
重应用,即以人为本,培养兼具技术实战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成体系,即“通用+特色”,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要素,打通产教资源融合链路;
出成果,即以课程落地、课题落地、赛事落地、学生实践成果落地为目标,让人才培养成效“看得见”;
促就业,即学科升级与产业应用双向赋能,帮助学生形成产业认知、积累求职素材、提高就业能力。
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大学“1+X+Y”三层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为指导,结合“课程-实训-竞赛”三维生态,形成了一个“3*3”的培养矩阵。

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分层设计,让理工科学生夯实技术根基、人文社科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思维。
人工智能素养课:基于 OBE 教育理念,将各领域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融入专业课教学,系统化培育 AI 思维与技能。
学科+AI 前沿拓展课:项目制课程,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即有机会体验、参与前沿的科学研究项目。
多学科实验资源:覆盖理、工、农、医、社科、经管等多场景的跨学科场景化 AI 实验。
AI 训练营:闯关式实战能力集训,从编程基础到大模型,灵活赋能各类专业课实践案例/课后作业设计。
产业实训资源:在产业场景下实战演练,积累领域内科研与应用的项目成果与经验,丰富求职素材。
练习赛:一键部署课内赛,实现课赛结合的教学创新,以排行榜论绩点,学习成效翻倍提升。
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A 类赛事中提升综合评价成绩,把握“升学跳板”。
AI+产业竞赛:通过赛事奖金激励、企业资源对接及人才选拔通道,为学业深造与职业发展筑牢竞争力基石。
二、建设思路与落地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与全过程,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2.0 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阶段落地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方面,以高校全体学生为核心对象,以培育学生人工智能素养为核心目标,因此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普及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介绍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剖析人工智能未来趋势,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变革,具备人文情怀和使命担当。

而学科 + AI 专业教育则聚焦 “AI+X” 纵向交叉人才培养,旨在塑造具备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成为产业需要的 “既懂 AI 技术原理,又可直击 X 领域痛点” 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产业人才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跨学科学习资源及实践机会,激发其探索交叉领域的学习与研究热情。

因篇幅所限,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支持方案,将另文详述。感兴趣的老师也可以访问 ai.heywhale.(括号内删除)com/AIED 进一步了解。
三、教育教学评估
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对教学评估提出新要求。新增的教育教学评估也是此次方案升级的一大亮点。教育数字化如何真正起效?和鲸的答案是:解决学科壁垒与产业需求错配问题。
在教育教学评估过程中,高校可以引入产业真实需求场景,构建四位一体的评价范式,而和鲸将帮助高校实现行业核心能力向教学目标的定量转化,模块化拆解能力矩阵,形成可测量的技能评价指标,同步推荐产业认可的权威资格认证体系,实现培养成效验证。
更多方案详情,您可点此进入人工服务通道 领取方案介绍、课程资料、邀约人工演示,也可访问和鲸官网进一步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