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还是责备?全盘否定孩子的一切是“虐待”!
养育子女的最终目标,就是指导子女,让他们“不用依靠他人的指示,也能采取适当的行动”。
教养的分歧点:“赞美”与“责备”
人类会把门打开,到外面去。不过,如果光是把门打开,动物园的猴子、家里养的猫也办得到。
因为把门打开这件事,是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自发性模仿的行为。但是开门在到了门外之后,动物却不会“自发性地把门关起来”,因为这个动作是“不自然”的。
不少育儿书中强调“要培养孩子的自发性”,但恕我直言,从脑科学来看,只做到这一点不算是完整的教育。
因为有些行为可以自发培养,有些则无法自发培养。把门关起来、把鞋子摆整齐、收拾玩具,这些行为对大脑来说是不自然的行为,无法自发地形成。想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依靠“家教”。
把玩具从箱子里拿出来这个行为,可以自发地完成,因为这是玩耍的必要过程,不用教也会。但是,玩完后的整理,不靠家教就绝对不可能做到。
但请大家不要误会,所谓家教并非“把玩具收起来!”“不整理就不让你玩了!”等训斥。
以专业术语来说,家教可以分为“强化”和“弱化”两种方式。
“强化”指的是通过赞美,强化再次采取该行动的意愿。
“弱化”指的是通过责备,降低其意愿,使其不要再次采取该行动。
育儿书中琳琅满目的“家教方式”,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类为这两种方式的其中一种。不管是以强化还是弱化的方式,孩子都会以父母的行动和判断为范本,将之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称为“人格内化”,也就是让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深植于自己心中。如果内化成功,即使没有强化或弱化这些外在因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范来采取行动。
养育子女的最终目标,就是指导子女,让他们“不用依靠他人的指示,也能采取适当的行动”。这个观点是贯穿本书的支柱,所以我会不断重复。“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可以一个人生活得很好”正是教育的精髓。
对父母而言,子女独立就某种意义来说,会让父母觉得很孤单,这种不再被需要的感觉也很痛苦。但是,子女会活得比父母久,这是生物的命运。因此,通过家教来帮助子女“人格内化”,才是教育的基础。
赞美,还是责备?
大家觉得“赞美”和“责备”哪个比较好?
首先,我们来看看责备的案例。有一个实验将父母分成两组,让他们想办法阻止孩子玩电子游戏。
其中一组会斥责正在玩的孩子:“快去学习!”另一组父母则温柔劝说:“是不是该开始学习了?”
之后,两组家长都再问孩子:“那个游戏真的很好玩吗?”被责骂的孩子回答“非常好玩”,而被温柔规劝的孩子则回答“不是太好玩”。
我们可以将这种情形解释为“认知失调”。被责骂的孩子“虽然很想玩,但不得不停止”,因为是强制性的被迫结束,因此不会发生认知上的不协调。他们“不玩了”单纯只是因为情况不允许,他们对电子游戏的强烈兴趣并没有改变。
另一方面,因温柔劝说而不玩游戏,则是觉得“说不定之后还可以继续玩,自己自主选择停下来”。从这里可以看到,“明明还想玩,却不玩了”这种心情和行动的不一致,造成了认知失调。
如此一来,“停止玩游戏”这个自己的决定,就必须从自己的内心来解释。而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其实那个游戏并没有那么好玩,所以自己决定不玩了”。
事实上,实验证明如果父母可以很有耐心地持续用这种温柔劝导的方法来处理,孩子总有一天会对电子游戏失去兴趣。
就像这样,尽量避免严厉斥责,同时有耐心地予以“家教规范”才是理想的教育(当然,很多时候,养育子女并没有那么简单……)。
关于责骂与称赞的平衡,我从在研究室做的老鼠调教实验中也得到一些启示。想让老鼠记住路径时,常常会使用饲料。这是“做到了就称赞”的训练法。
相反的,也可以使用猫的味道和电击等“惩罚”,这就相当于“没做到就责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做到了就给奖赏,做不到就处罚”这种“胡萝卜与鞭子”的组合。
换句话说,为了让老鼠学习,有以下三种调教方式:
①只有奖赏(称赞)
②只有处罚(责骂)
③奖惩并施
这三种调教方式中,最能让老鼠快速学会的是哪一种?
对平常一直在做这个实验的我来说,绝对不会答错答案,老鼠的成绩依序是①>③>②。
仅赞美的指导方法效果最好,绝对不能责骂。一旦责骂,想完成任务的动力本身就会下降结果会造成达成率下降。
赞美的利与弊
对动物来说,没有奖赏几乎无法学习。所以,以奖赏作为鼓励的这种训练方式,就生物学来说是合理的。
但是,这是动物的学习方式。以人类来说,如果都以实际物品作为报酬来鼓励,是会有问题的。如果只是“因为会拿到零花钱才帮忙”“因为会能得到玩具才努力学习”,那人类就太悲哀了(这确实是有效的方法,我并不否定可以灵活运用这个方法)。
对人类来说,奖赏不只是眼睛可见之物。“如果妈妈开心,我也会很高兴”或“动手整理之后,房间会变干净,心情也会变好”等心理性奖赏的效果强度和实质奖赏相当。
因此,我认为对于可以依靠心理性奖赏来引导的部分,就应该从心理层面给予奖赏。不过,能不能出现效果,就要看父母的称赞方式了。
通过称赞来实现“人格内化”需要三个阶段。那就是外发性强化、代理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外发性强化”即直接赞美,是最简单的一种。被称赞的孩子会很开心,然后重复做同样的事,这便是“受肯定行动”的内化。越是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就越容易看见成效。
②“代理强化”是基于看到朋友或兄弟姐妹等身边的人被称赞而产生的。也就是说,通过勾起“因为我也想被称赞,所以加以模仿”这种心理,让孩子观察学习。虽然不是直接被赞美,但对稍微成熟的孩子来说,光是这样就足以构成人格内化了。
③“自我强化”是“自己称赞自己”。就算没有他人的称赞,只要出现好的行为,自己就会称赞自己,结果,相应的行为就会不断增加。
孩子基本上是以①→②→③的顺序来成长。所以,家长必须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目前处于哪个阶段。
“整理东西是阶段 ①”或是“把鞋子摆整齐是阶段②”,等等,必须依照孩子每个行为的阶段,仔细调整和他说话的方式和应对方法。
我基本上赞成采取“称赞”的方法。不过,称赞真的非常难,因为会产生认知失调的情况。就像我之前提到的,称赞画画好的孩子“画得好棒啊”“真了不起”,这些称赞方法并不值得鼓励。
孩子是因为自己想画才去画画,这称为“内在动机”。这是一种从自己内心涌现“热诚”的状态,不是为了称赞或名声等外在理由。内在动机是没有根据的,喜欢是没有理由的。
然而,身边的大人还是会忍不住称赞孩子。结果往往导致孩子自己行为的意义发生变化,即不是“因为喜欢画画”,而是“想要被称赞才画”。
单纯为了想被称赞的话,做其他的事也可以。因此,孩子可能不再选择“画画”这个方式。这是很可惜的事,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有了兴趣。
想称赞而称赞,想责骂而责骂,这纯粹是父母的我行我素。但人类具备高度认知,所以称赞并不会那么轻易就有效。
不过,仅仅在这里谈论这些理想的教育理论,很多读者或许会觉得自己不可能用那么细腻的方法教育子女。事实上,我所做的,距离理想状况也非常遥远,但至少会提醒自己“用笑容面对孩子”。
比方说,因孩子没有整理东西而苦恼时,生气怒吼“为什么不整理”或是“不整理就不给你玩了”只会得到反效果。
这时候建议大家可以试着控制情绪,自己先带着笑容开心地收拾,仅是这么做,孩子就会靠过来,想着:“你在做什么,怎么这么开心?”这么一来,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只要说“要不要一起来啊”就可以了。
不管是玩耍还是家务,只要父母可以开心地做,孩子自然会产生兴趣,想要模仿。
用这种方法,完全不用责骂,孩子自然就会开始整理,也就是说,他们的人格内化已经成立。在我家,我也尝试了相同的方式,孩子玩耍后确实会自发地收拾玩具。
为了让孩子可以自发性行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量采取肯定的说话方式,避免否定。比方说“不收玩具,以后就不可以玩了”,这句话中有两个“不”这个否定词,用这种说法,孩子很难去认同。
这个时候,应该改成“把玩具收一收,下次再玩”这种肯定式的说法。不要说“不刷牙不能睡觉”,而要说“刷牙后就可以睡觉喽”。
喜欢画画的女儿告诉我“我还想再画一页”时,我会回答她“再画一页就收起来哦”。如果做父母的可以很有耐心地持续用这种方法沟通,孩子也会接受这种温和的表达方式。
谨慎斟酌措辞和语气,目的在于营造“忍耐并不是坏事”的气氛。每个人都讨厌被否定,重要的是靠着尽量使用肯定式的说法,通过当事人的自制力,带领孩子“积极忍耐”。
孩子对父母的话相当敏感,情绪化的言论称不上教育。父母必须一一仔细思考“刚才这种说话方式好吗”。让孩子反省时,大人自己也必须反省。
比方说,孩子没有遵守约定时,我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取而代之的,我会耐心询问理由:“为什么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为什么又在画画呢?”
孩子不守约定时,大人很容易会用否定的语句加以斥责,但不管发生什么状况,肯定句都比否定句来得有魅力。
人的性格也是一样的道理,能自我肯定的人比老是自我否定的人有魅力。与其用负面的言论贬低自己,还不如用正面的话语鼓舞自己。
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也可以成为能够肯定自我的人。
全盘否定孩子的一切是“虐待”
在这个专栏的最后,我想跟大家聊一聊“虐待”。虐待这个字眼,经常出现在社会新闻中。每次听到这类新闻报道时,我就会非常痛心。
会这么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是父母的道德或精神状态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父母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有某种“缺陷”这一现实状况。就算不是习惯性虐待,也有少数父母会因为生活压力太大,对自己的孩子动手。
养育子女时,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左右为难,会为父母带来超乎想象的痛苦。因此,即使发现自己出现了和平常截然不同的一面,也并非那么不可思议。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虐待子女的父母很难意识到自己在施虐,因为“被虐待的孩子反而会对养育者释放出善意”。学龄前的幼儿会完全信赖养育者,无条件地对父母表示善意,即使被虐待,也很少有孩子会讨厌父母。
不仅如此,一般来说,通常会对虐待者表现出更多善意。因为这种经历的影响非常强烈,所以被虐待的幼儿长大成人后,有时也会继续喜欢虐待者的特征(比方体臭等)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渴望那份在童年缺失的温暖情感吗?
当然不是,这并非是基于仰慕心理的补偿,事实上,这是在进化过程中所孕育出的动物本能。这种现象称为“创伤性联结”(Traumatic Bonding),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的一种内在自动程序。
哺乳动物的幼崽很脆弱,必须依赖养育者才能生存,一旦被父母抛弃,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为了让父母喜欢,幼崽进化出了许多生存战略。
比如,动物的幼崽都有可爱的样貌,这便是为了引起父母兴趣的一种策略。创伤性联结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
当幼儿察觉父母可能会放弃自己时,为了想办法尽量不被舍弃,他们会积极对养育者表示爱意。这个自动程序至今还残存在人类的大脑中,也证明了这种生存战略确实能够在自然淘汰的过程中创造优势。
创伤性联结会让施虐的父母难以发现自己的过失,因为孩子不仅不会逃避他们,还会满脸笑容地靠近。但是,被虐待的孩子却可能会罹患忧郁症等严重后遗症。虐待的代价真的非常巨大。
另外,“受到虐待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施虐的父母”这个虐待的代际关联问题,在统计学上已经被否定了。这个错误的论调会造成社会歧视,请大家避免这种妄下结论的猜测,不要以成见判断他人。
推荐阅读
作者:[日]池谷裕二
译者:吴怡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