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35 岁,走出焦虑

作者:芃篙君
  • 2024-02-18
    浙江
  • 本文字数:2970 字

    阅读完需:约 10 分钟

35岁,走出焦虑

你好呀,我是芃(péng)篙,一个相信思考和努力能够拿到结果的家伙。

35 岁似乎被舆论场塑造成了一个让人异常焦虑的门槛。35 岁给企业做牛做马还不受待见;35 岁是最后的考公年龄窗口;35 岁是大厂裁员的第一波目标…就好像 35 岁那里有一道深沟,之前明明还只是盲人骑瞎马,怎么忽然就夜半临深池了呢?

01 基本规律

这里其实是有一些基本规律的。首先排除在各个阶段出去创业的人不提,这些人会面临更大的压力。35 岁定律适用的范围更多的是本本分分的打工人

从工作上来说,35 岁意味着在某个行业可以持续积累十余年的经验,基本上可以触达这个行业工具价值层面的大部分领域,成为某种程度上的行业专家。在工具价值维度的成长空间越来越小,确实会面临转向结构价值的管理岗位的潜在需求,但管理岗位的机会是有限的。回头看,往往会有一群小年轻在工具价值维度奋力追赶。在领域内做到前沿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过了几年温水煮青蛙的日子,业务能力落下了,性价比自然不如后来者。职业上的危机自此开始。

而在生活上,则另有幸福的压力在身。按照目前阶段的传统文化而言,35 岁的大多数人都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父母渐老需要赡养,儿女入学需要辅导,生活已经不是年轻时的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的状态,而是肩负着全家生存延续的顶梁柱的责任。年轻时可以任性、可以折腾,可以两年一跳。但是到了 35 岁,路径更换的成本越来越大,甚至到难以承受。房子也好,车子也好,贷款会教会大部分普通人,本本分分工作,远离风险。

所以,工作上的瓶颈和生活上的压力,促成了 35 岁这个节点上,大多数人会江湖越老、胆子越小,给自己扣上个蝇营狗苟的帽子,躺平又不甘心,折腾又没信心。

02 基本规律作用于互联网行业

这一点,在软件和互联网行业里面,又有一些不同。

第一是,软件行业的自我革命特性。软件行业由来也不足百年,但谁能想到六七十年前,还笨重的靠纸带穿孔表示程序的软件行业,如今 AI 的基本编码能力都达到了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互联网与软件行业在硬件和网络基建不断突破的基础上,逐渐吞噬世界。软件工程师们不断向生产效率和产品体验发起挑战。

第二是,软件行业本身就不传统,而国内就更加不成熟。在软件行业中似乎看不到传统行业发展到某个阶段后,彻底完成资源和资质垄断的情况,都说大厂占据半壁江山,但是我们能看到大厂的名单也在不断变化。行业整体在持续维持年轻状态,行业里的人就容易跟不上行业的节奏。而行业的情况再细分到国内,情况就更加特殊。如果说整个行业兴起不到百年,那具体到国内,其实还不到三十年。这就意味着在尝试弯道超车的过程中,中国的从业人员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第三是,软件工作岗位位置的幻觉。具体到岗位上,把小型创业企业排除在外来看。大中型企业分工细化,软件开发处于研发端,离市场交易的位置较远。并且销售岗位人员谈成买卖,多半还需要技术人员的售前售后支持,所以技术人员通常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实际上绝大多数技术团队都会喊技术驱动业务的口号,但真正做到的并不多。这会导致研发人员多少有点像古时候的秀才。掌握了一些四书五经的理论,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真正离施政牧民还有一段距离。这种幻觉会让大家放松警惕,视野局限在自己认为的技术范畴。

这一切在行业高歌猛进时,都属于暗流涌动,难为人察觉,而当行业一时下行,大量从业者面临被企业“毕业”时,更多人才猛然惊觉,35 岁危机离自己并不远。

03 一些破局思路

聊这么多,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为了讲清楚焦虑的来源。35 岁就在那,不会因为你的无视它就不来。更好的办法是理解它,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下药。

我们可以知道,焦虑是来源于日益清晰的家庭责任,与日渐狭窄的职业瓶颈之间的矛盾。后者潜在的失业或者降薪风险,满足不了前者的需要,就产生了焦虑。而这一点,在互联网行业显得更具备突然性。行业好的时候,即使到了年纪,到小公司创业也不失为一种二次开花的方案,但是如今在下行区间,坊间更流行的段子是大厂“毕业生”把小厂带崩的“案例”。增长可以碾压一切,也可以掩盖很多暗流。当过往所学发现在新的年代中居然并不适用,路径依赖的失败引发了某种程度的信仰崩塌,那就进入了负向循环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正视自己应该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的事实。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愤怒和悲伤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把状态调整好是第一位的。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才有可能成功。

其次,从家庭角度讲,需要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资产配置。尝试去学习理解软件研发之外的必备知识。让自己的家庭财产状况更加多元化,更健康,增加扛风险能力。当然,要警惕认知之外的诱惑,因为那多半是陷阱。

最后,回到职业上。互联网行业跟所有其他传统行业相比,其实没什么不同。所有人都有一条潜在的脉络,从员工到管理者,从管理者到创业者。这个路径不一定需要走完,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理解个人能力和所在环境的要求。做事本身无非是认知成长和创造价值,前者让我们能力越来越强,后者让我们换取报酬。

基于此,我们可以知道:

第一是,永远要去了解自己在所在组织里面创造的价值点是什么,以及去挖掘更多的价值点。这本质上是降低个人在组织中被淘汰风险的基本操作,同时也是更快更好的达成个人成长目标的基本认知。前段时间流行一个说法,大厂出来的人需要明确自己过往的业绩是实实在在自己创造的,还是基于大厂平台的优势创造的,对应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点无论对员工岗还是管理岗都适用。

第二是,永远要尝试去定义好自己的个人目标。有人因为路径依赖而遭遇了阶段性的挫折,但更多的人连路径都没有。典型表现是在当前的岗位上除了拿一份薪水之外,不知道还有哪些其他意义。这种被动的状态随着时间变得麻木,随着麻木变得迷茫。很多人刚毕业时,还会想一个三年计划五年计划,但是到了十几年时反而没有任何想法。看似被工作磨成了老司机,实际是上了思维局限的大当。走技术路线也好,走业务路线也好,当前公司里有机会也好,没有机会也好,其实并不妨碍自己去定义个人成长的目标。芃篙曾见过一个候选人,坚定的提出来加入你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做技术管理,人多少无所谓;也见过另外一个候选人,连续两次由于业务线被裁撤被动离职后,琢磨跟朋友做软件方面的创业,理由是大公司都无法保证稳定性,那么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做到可以养活自己之后,又认为 AI 的发展有利于物联网的爆发,跑过来看机会。这两位都是有明确个人目标的人,也都超过了大多数混迹职场但没有规划还不自知的人。

第三是,永远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了目标,有了价值认知,剩下的就是执行力的问题,而执行力的效果最大化,一定是基于不断提升开阔的视野,并且不断去实践拿到阶段性的成果做出来的。组织建设往往让人螺丝钉化,但人需要有意识的抗螺丝钉化。并非是对抗组织安排,而是永远主动自驱,永远多想一步多做一步,才会有更多机会和可能性。

清醒的价值认知可以有效的降低或者管理被动风险;清晰的目标可以有效的对抗迷茫感;开放的心态和坚决的执行力让我们离价值更近,离目标更近。这样,焦虑多多少少就会逐渐退散,取而代之的,是主动的规划,主动的前行。最近看到一句话,说“多数人由于看见而相信,少数人由于相信而看见”,多少有几分这个意思,成为少数人,与君共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有收获,不妨给点鼓励。本文首发于同名公众号:35岁,走出焦虑,欢迎关注。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3
用户头像

芃篙君

关注

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 2024-02-15 加入

专注于认知成长、一线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坚持学习与实践,每天提升一点点,等风来。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35岁,走出焦虑_#深度思考_芃篙君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