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MyEMS 支撑公共建筑低碳运营:多维度能耗建模逻辑与运行优化策略

  • 2025-10-15
    新加坡
  • 本文字数:1278 字

    阅读完需:约 4 分钟

MyEMS 支撑公共建筑低碳运营:多维度能耗建模逻辑与运行优化策略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公共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其低碳化运营已成为刚性需求。然而,公共建筑功能复杂、用能系统繁多、运行工况多变,传统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方式难以实现精准降碳。MyEMS 通过构建多维度能耗模型与智能优化策略,为公共建筑的低碳运营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路径。


一、公共建筑能源管理面临的独特挑战

公共建筑(如政府办公楼、医院、学校、体育馆等)的能源管理存在显著特点:

  • 用能主体多元:办公区、公共区域、特殊功能区域(如实验室、医疗科室)用能规律差异巨大

  • 设备系统复杂:暖通空调、照明、电梯、特殊医疗设备等多系统耦合运行

  • 人流波动显著:工作日与节假日、白天与夜间、不同季节的用能负荷变化剧烈

  • 舒适性要求高:必须在保证室内环境品质的前提下实现节能


二、MyEMS 的多维度能耗建模逻辑

MyEMS 突破传统单一维度能耗分析局限,构建了多层次、多因素的能耗建模体系:

1. 空间维度建模建立"建筑-楼层-功能区域-末端设备"的四级能耗计量体系,实现能耗责任的精准划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功能区域的单位面积能耗强度,识别用能异常区域。

2. 时间维度建模基于历史数据,构建不同时间尺度(小时、日、月、季节)的能耗基准曲线,区分工作日、周末、节假日的用能模式,为异常能耗识别提供时序基准。

3. 环境参数耦合建模引入室外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室内人员密度等环境参数,建立能耗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对能效评估的干扰。

4. 设备运行状态建模对主要用能设备(如冷水机组、水泵、空调箱)建立能效特性曲线,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工况点与最优效率区的偏离程度。


三、基于模型驱动的运行优化策略

1. 预测性调控策略

  • 基于天气预报和日程安排,提前预测建筑冷热负荷需求

  • 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技术,优化设备启停时间和运行参数

  • 案例:某政务中心通过预测调控,空调系统提前预冷/预热时间减少 30%

2. 自适应运行优化

  • 建立设备性能衰减模型,自动补偿因设备老化导致的效率下降

  • 根据实时负荷率,动态调整设备运行组合,确保系统始终处于高效区间

  • 实例:某三甲医院通过冷水机组群控优化,系统 COP 提升 15%

3. 需求响应协同策略

  • 在电网高峰时段,自动调整非关键区域温湿度设定值

  • 在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负荷的柔性调控

  • 效果:某大学图书馆参与需求响应,年获得补贴 20 余万元

4. 基于数字孪生的仿真优化

  • 建立建筑能源系统数字孪生模型

  • 虚拟空间测试各种优化策略,确保实际应用的安全可靠


四、实证效果与价值创造

某市地标性公共建筑部署 MyEMS 后成效显著:

  • 能耗总量下降:年节能率达 23%,减少碳排放约 850 吨

  • 设备寿命延长:预测性维护使主要设备故障率降低 60%

  • 管理效率提升:能源管理工时减少 75%,实现"无人值守"式智能运行

  • 环境品质改善:在能耗降低的同时,室内环境满意度提升 12%


五、结论

MyEMS 通过多维度能耗建模与智能优化策略的深度融合,为公共建筑提供了一条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低碳运营路径。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更重要的是在保障建筑功能与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节能潜力,为公共机构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优化,MyEMS 正在成为公共建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11-09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MyEMS 支撑公共建筑低碳运营:多维度能耗建模逻辑与运行优化策略_开源_开源能源管理系统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