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打工人要的安慰,GPT 给不了

作者:豆茉君
  • 2023-09-16
    上海
  • 本文字数:2831 字

    阅读完需:约 9 分钟

打工人要的安慰,GPT 给不了

摘要:在经济和技术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工具人”在 AI 浪潮中的位置和挑战。通过对工具与工具人的身份探究,对比强调了人类与 AI 的本质区别,特别是人类的自我意识、主观能动、情感同理和道德伦理观。最后,还提出了如何摆脱“工具人”标签,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建议。

前言

经济大环境不好,是的。

有朋友失业了,是的。

股市跌得一塌糊涂,是的。


AI 时代来了,没错。

学好 AI,做个人 IP 副业好变现,没错。

找到一个利基场景,成就一番事业,没错。


这一切想想真美好,只是,工具人把握得住的只有前三者。


什么叫物以类聚?

豆茉君最近听到朋友的一句话:

钱都被不缺钱的人赚走了,苦都留给了能够吃苦的人。

工具与工具人:身份的探究之旅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豆茉君需要拆解一下:


首先,工具跟工具是什么关系?

很显然,是互相替代的关系。


接下来,工具人跟工具是什么关系?

工具人是被别人当成工具、自己也心甘情愿成为工具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工具人就是工具。

那区别是什么呢?

工具只能是工具,变不成别的。

但是工具人是人,可以变得更好。


所以,看出来了吧,要想不被 AI 替代,要想利用 AI 杠杆,就要把人做好。

因为这样,你和 AI 的关系就变成了强强联合,而不是卷得你死我活。


那么,人跟工具相比,到底强在哪里,凭什么人会驾驭 AI?

如果比赛知识问答,GPT 会赢,赢麻的那种。

如果比赛打字速度,GPT 会赢,赢麻的那种。

如果比赛学习效率,GPT 会赢,赢麻的那种。

如果比自我意识,GPT 基本没有,你能赢吗?

如果比主观能动,GPT 基本没有,你能赢吗?

如果比情感同理,GPT 基本没有,你能赢吗?

如果比道德伦理,GPT 基本没有,你能赢吗?


换句话说,人的强大之处就是 AI 的软肋,唯有放大人的强大,才能保持驾驭 AI,让它为你所用。

工具人往事复盘

豆茉君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是典型的“三好学生”,好得连自己的叛逆期都完全销声匿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为了维系外界给我贴的“三好学生”的标签,我抛弃了叛逆,错失了心智迈向成熟的机遇期。叛逆期是成长的关键过程,那是一种欲望,是要做自己的欲望,是要求外界尊重自己选择的发声。


造成的后果是,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包括走上工作岗位,豆茉君都习惯于听从命令,能很好地完成外界交代的任务,所以被称为“优秀”,自尊和自信很大程度来源于外界对自己的认可。


对待工作努力辛苦,天真地以为只要工作做得好就会有好的发展,相信公司、相信领导,会给自己一个好的前程。殊不知,工作努力根本就不是充分条件,甚至只能勉强算一个必要条件。


工作之外呢?很迷茫,知道要学可是看不到方向,只能顺着学生时代培养的学习惯性,跟无头苍蝇一样撞。


长期如此,造成了很多问题:


1、自我意识得不到强化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我知道我是谁”和“我知道我在做什么”。知道了自己是谁,就能够找到自己在环境中的定位,找到了位置就明确了权利和义务,就知道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人生首先是为自己而活,知道自己是谁,也要为责任而活,为家人、为朋友。


而工具人太习惯于听命他人听从他人,久而久之连把握自己人生的意识都变得模糊了,变得越来越工具。

豆茉君刚工作的时候是个锅炉专工,对,俗称烧开水的。硕士毕业的时候,辅导员很诧异地对我说,你一个硕士毕业居然去搞工程。那个时候的我,对自己硕士找工作没有任何定位,也不知道正确评估硕士的价值。要说后来的经历,就是自己没有自我意识造成的。


2、主观能动得不到磨砺


所谓主观能动,是指个体不仅是要被动的接受,更要主动的创造,它强调个体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意识、意愿和目标,对外部环境进行选择、改变和创造。


当人有了足够的自我意识,主观能动才会被激发。因为,只有你对自己有了定位,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明确的定义,你才会有创造和改造的动力,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自己应该朝什么方向前进。

反观工具人,自我意识不足,导致主观能动不强,所以逆来顺受,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想法,没有意见,随波逐流。


豆茉君参加工作后,虽然心中不情愿嘴上有抱怨,但是只能服从命令被派驻到印度农村的工地现场去工作。那个时候,还不忘给自己打鸡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哥,打一辈子野,能有啥出息?


3、情感同理得不到表达


人是有情绪的,情绪是有价值的。情绪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为了适应环境,大脑中形成的快速决策链路,如今进化赶不上环境变化,如何平息、整理和善用自己的情绪,如何同理他人,帮助他人平息、整理和善用他们的情绪,需求很大,这也是很大的价值。


什么是木讷,什么是体贴?你为什么没有女/男朋友,真的是因为社恐吗?其实不是,是因为你没有“人味”,和你在一起让人感到乏味,味同嚼蜡,boring,懂吗。


这是理工科的典型标签。这里引发一个问题值得思考:难道理工科的人情感同理平均水平普遍偏低吗?豆茉君在华科念书的时候,经常晚上去挤场子听人文讲座,那仗势,阶梯大教室窗户外面都趴满了人,就跟印度人坐火车一样。很难想象,人文讲座居然在理工院校里面如此火爆。所以,我认为,这个标签多半是有刻板印象在里面。当然,也不可否认,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理工科专业决定了偏向逻辑思维、分析、数学和语言处理能力的左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而偏向情感、直觉和大局观念的右脑相对锻炼较少。


4、心中真理得不到捍卫


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规则,法律是硬底座,告诉人们分辨黑白对错,而道德伦理是柔性支撑,告诫人们分辨善恶美丑。人类文明的胜利,依赖的就是这些规则下形成的集体智慧和生产能力。

规则如何维系,说到底是身处“游戏”中的人们,当看到犯规行为,需要首先界定出这是犯规,其次需要表达出来,以此捍卫规则。


工具人因为是游戏的工具,所以对玩家们的行为不以为然,表现出来就是对心中真理的失声、对社会的冷漠。


除了在中学被老师要求每天写日记,后来 web2.0 兴起玩了一下以外,豆茉君早年几乎没有输出过任何内容。曾经也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花那么多精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想法分享出来,他们能得到什么?事实证明,是自己肤浅了,后知后觉。


如果你不写作、不发声,对内你的思维和表达得不到提升,对外你服务不了别人也就不会被发现、被关注。在自媒体信息传播边际成本为零的时代,你就没有利用时代的杠杆去撬动自己。如果你工作的时候做工具,工作以外只做消费,就会离“游戏”越来越远,工具人的特质同时也会被固化。

道理都懂,工具人该怎么办

抬头一看,3 个多小时过去了,豆茉君码了将近 3000 个字,如果你坚持看到这里,相信这个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1、告别自己工具人的定位,做到:- 唤醒自我意识:找到生命的意义- 增强主观能动:成为生命的主人- 注重情感同理:与他人建立连结- 捍卫心中真理:大胆发声诉说

2、关注我的公众号(别学 AI),持续了解 AI 动向,加深对 AI 的理解

3、业余时间少开几盘,AI 用起来

4、走一步看一步

结语

AI 在精英手中如同屠龙宝刀,而在工具人手中则如同滚烫山芋。从细微之处开始,逐步塑造真我,一思而动,二思而行,三思而创造无穷。人生之路需逐步前行,给予自己片刻的沉思与探索,你将目睹自己的蜕变。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4
用户头像

豆茉君

关注

公众号「别学AI」 2023-09-04 加入

华科本硕,AI 俱乐部合伙人,GPT 达人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打工人要的安慰,GPT 给不了_AI_豆茉君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