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显的字符串拼接
Python 在词法分析的时候会把多个字符串自动拼接起来。
data = "very""lazy"print(data) # verylazy
复制代码
这个特性可以让我们在声明一个长字符串的时候可以分成多行来写,这样看起来比较优雅。
msg = ( "I want this to be on a single line when it prints " "but I want it to be broken into several lines in " "the code" )
print(msg)# I want this to be on a single line when it prints but I want it to be broken into several lines in the code
复制代码
msg ="I want this to be on a single line when it prints " \ "but I want it to be broken into several lines in " \ "the code"
print(msg)# I want this to be on a single line when it prints but I want it to be broken into several lines in the code
复制代码
但初学者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他们在使用包含字符串的列表时把分隔符漏掉,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字符串拼接。
比如说他们想要声明一个包含域名的列表host。
host = [ "localhost", "bitecode.dev", "www.bitecode.dev"]
print(host) # ['localhost', 'bitecode.dev', 'www.bitecode.dev']
复制代码
但是写成了下面这样。
host = [ "localhost", "127.0.0.1", "bitecode.dev" # 这里把逗号忘掉了 "www.bitecode.dev"]
print(host) # ['localhost', 'bitecode.devwww.bitecode.dev']
复制代码
这是有效的代码,不会触发语法错误,但是解析的时候会把 "bitecode.dev" 和 "www.bitecode.dev" 拼接在一起,变成 'bitecode.devwww.bitecode.dev' 。
sorted() 和 .sort() 傻傻分不清
在 Python 中,大多数函数或方法都会返回一个值。比如说我们要对一个列表里面的内容进行排序,可以使用 sorted() 方法。
# sorted() 方法会返回一个排序后的新列表numbers = [4, 2, 3]sorted_numbers = sorted(numbers)print(sorted_numbers) # [2, 3, 4]
复制代码
我们也可以用列表自带的 .sort() 方法来排序,需要注意的是: .sort() 直接对原有列表进行排序,不会返回任何值。
# .sort() 方法直接对原列表进行排序numbers = [4, 2, 3]numbers.sort()print(numbers) # [2, 3, 4]
复制代码
但是初学者很容易把 sorted() 的用法用在 .sort() 上,结果发现怎么返回了一个 None。
numbers = [4, 2, 3]sorted_numbers = numbers.sort()print(sorted_numbers) # None
复制代码
list.sort() 修改原列表,它不会返回任何内容。当 Python 可调用对象不返回任何内容时,会得到 None 。
或者把 .sort() 的用法用在了 sorted() 上。
numbers = [4, 2, 3]sorted(numbers)print(numbers) # [4, 2, 3]
复制代码
不要乱加尾随逗号
我们在创建一个空元组的时候可以用下面的两种方法:
t1 = ()t2 = tuple()print(type(t1))print(type(t2))
复制代码
在 Python 中,虽然元组通常都是使用一对小括号将元素包围起来的,但是小括号不是必须的,只要将各元素用逗号隔开,Python 就会将其视为元组。
t1 = 1,print(t1) # (1,)print(type(t1)) # <class 'tuple'>
复制代码
所以如果在数据后面多加了一个逗号,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比如说下面是一个列表:
colors = [ 'red', 'blue', 'green',]print(colors) # ['red', 'blue', 'green']
复制代码
如果不小心加了一个尾随逗号,列表就变成了元组。
colors = [ 'red', 'blue', 'green',],print(colors) # (['red', 'blue', 'green'],)
复制代码
在 python 中,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必须有逗号,比如下面是包含一个列表的元组:
colors = [ 'red', 'blue', 'green',],
复制代码
这是列表:
colors = ([ 'red', 'blue', 'green',])
复制代码
可怕的 is
在 python 中, is 和 == 都是用来比较 python 对象的,区别是:
is 比较需要对象的值和内存地址都相等
== 比较只需要对象的值相等就行了
事实上,这两者的实际使用要远远复杂的多。
比如说下面的 a 和 b 是两个不同的对象,a is b 应该返回 False,但是却返回了 True。
a = 4b = 4
print(a == b) # Trueprint(a is b) # True
复制代码
在 python 中,由于小整数池和缓存机制,使用 is 来比较对象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奇怪的引用
在 Python 中,如果 * 运算符用于数字与非数字型数据(列表、字符串、元组等)的结合,它将重复非数字型数据。
print("0" * 3) # '000'print((0,) * 3) # (0, 0, 0)
复制代码
在创建一个多个列表元素的元组时候,如果使用下面的代码:
t1 = ([0],) * 3print(t1) # ([0], [0], [0])
复制代码
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对元组中的第一个列表元素中的数据进行算数运算(自增 1)
t1[0][0] += 1print(t1) # ([1], [1], [1])
复制代码
我们发现元组中的所有列表元素内的数据都自增 1 了,我们不是只对第一个列表元素进行自增的吗?
实际上,当我们执行 t1 = ([0],) * 3 的时候,不会创建一个包含三个列表组成的元组,而是创建一个包含 3 个 引用的元组,每个引用都指向同一个列表。
元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对同一个可变对象(列表)的引用,所以当我们修改其中的元素时,另外的对象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t2 = ([0], [0], [0]) # 或者 t2 = tuple([0] for _ in range(3))t2[0][0] += 1 print(t2) # ([1], [0], [0])
复制代码
在 python 的其他地方中也有这种类似的坑:
def a_bugged_function(reused_list=[]): reused_list.append("woops") return reused_list print(a_bugged_function()) # ['woops'] print(a_bugged_function()) # ['woops', 'woops'] print(a_bugged_function()) # ['woops', 'woops', 'woops']
复制代码
可以看到,reused_list 在函数定义中被初始化为一个空列表 [],然后每次函数调用时都使用这个默认的空列表。
在第一次调用 a_bugged_function() 后,列表变成了 ['woops']。然后,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调用中,它分别继续被修改,导致输出的结果为:
['woops']['woops', 'woops']['woops', 'woops', 'woops']
复制代码
这是因为在函数定义中,如果将可变对象(例如列表)作为默认参数,会导致该对象在函数调用时被共享和修改:每次调用函数时,使用的都是同一个列表对象的引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常见的做法是使用不可变对象(如 None)作为默认值,并在函数内部根据需要创建新的可变对象。
def a_fixed_function(reused_list=None): if reused_list is None: reused_list = [] reused_list.append("woops") return reused_list
print(a_fixed_function())print(a_fixed_function())print(a_fixed_function())
复制代码
文章转载自:咸鱼Linux运维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edisonfish/p/18066829
体验地址:http://www.jnpfsoft.com/?from=0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