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数据可视化发展史

  • 2022-12-15
    广东
  • 本文字数:1110 字

    阅读完需:约 4 分钟

数据可视化发展史

可视化发展史与测量、绘画、人类现代文明的启蒙和科技的发展一脉相承。在地图、科学与工程制图、统计图表中,可视化理念与技术己经应用和发展了数百年。


20 世纪之前

16 世纪时,人类已经掌握了精确的观测技术和设备,也采用手工方式制作可视化作品。可视化的萌芽出自几何图表和地图生成,其目的是展示一些重要的信息


17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展是对物理基本量(时间、距离和空间)的测量设备与理论的完善,它们被广泛用于航空、测绘、制图、浏览和国土勘探等。同时,制图学理论与实践也随着分析几何、测量误差、概率论、人口统计和政治版图的发展而迅速成长。17 世纪末,甚至产生了基于真实测量数据的可视化方法。从这时起,人类开始了可视化思考的新模式


18 世纪,发明了新的图形化形式(等值线、轮廓线)和其他物理信息的概念图(地理、经济、医学)。随着统计理论、实验数据分析的发展,抽象图和函数阁被广泛发明。


19 世纪,统计图形、概念图等迅猛爆发,此时人们已经掌握了整套统计数据可视化工具。关于社会、地理、医学和经济的统计数据越来越多, 将国家的统计数据和其可视表达放在地图上,产生了概念制图的新思维,其作用开始体现在政府规划和运营中。


20 世纪之后

20 世纪,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人们逐渐开始采用计算机编程的方式实现可视化。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桌面操作系统、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显示设备、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发展,激发了人们通过编程实现交互式可视化的热情。


进入 21 世纪后,原有的可视化技术已难以应对海量、高维、多源和动态的数据分析挑战。大数据、数据分析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与企业更加重视数据价值,强调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人类需要综合可视化、图形学、数据挖掘以及新的理论模型、用户交互手段等技术,辅助现代社会用户应对当下的挑战。可视分析学应运而生。可视分析学综合了图形学、数据挖掘和人机交互等技术,以可视交互界面为通道,将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以可视的方式融入数据处理过程,形成人脑智能和机器智能的优势互补,建立螺旋式信息交流与知识提炼途径,完成有效的分析推理和决策。


总结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可视化的发展经历了长期以及不同阶段的磨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图表本身在不断丰富,人们的可视化思考方式也在不断升级,逐渐认识到通过更多可视化的形式来思考、探索与传递知识。在大的可视化需求之下,同时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可视化工具也在快速迭代,如今各类现代化自助的可视化分析系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捷,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更应该去用好这个时代下简易的工具,重视身边的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手段辅助我们探索与传递价值~


参考资料:《数据可视化》《新一代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建设指南》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9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9-03-26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数据可视化发展史_数据分析_数据分析小能手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