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银四真实面经分享
从今天开始,不定期分享组织内部成员在金三银四期间的真实面经以及详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把关注点一下,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
线程和 Goroutine 的区别,线程适用于什么场景,Goroutine 适用于什么场景
区别:
调度方式:线程由操作系统内核调度,Goroutine 由 Go 运行时调度。
资源开销:线程栈固定(通常 1MB 以上),创建和销毁开销大;Goroutine 初始栈仅 2KB,可动态扩展,创建成本极低。
并发数量:线程数量受操作系统限制(通常数千),Goroutine 可轻松创建数十万甚至更多。
通信方式:线程依赖共享内存和锁同步,易引发竞态条件;Goroutine 通过 Channel 通信,避免显式锁。
上下文切换:线程切换涉及内核态与用户态切换,开销大;Goroutine 切换由运行时管理,仅调整栈指针,开销小。
适用场景:
线程:适用于计算密集型任务(如科学计算、图像处理)或需要直接操作底层硬件资源的场景。
Goroutine:适合高并发、I/O 密集型任务(如 Web 服务器、微服务)、需要轻量级并发单元的场景。
进程的生命周期,上下文切换
生命周期:
创建:通过
fork()
或exec()
生成新进程,分配资源(如内存、文件描述符)。就绪:进程等待 CPU 调度,进入就绪队列。
运行:占用 CPU 执行指令。
阻塞:因等待 I/O 或资源而暂停,进入阻塞队列。
终止:完成任务或被强制终止,释放资源。
上下文切换:
定义:保存当前进程的 CPU 状态(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等),加载下一个进程的状态。
开销:涉及内核态与用户态切换、缓存刷新(如 TLB)。
类型:
进程切换:切换地址空间,开销最大。
线程切换:共享进程地址空间,开销较小。
中断切换:仅保存内核态上下文,不涉及用户态资源。
操作系统一切皆文件,文件描述符
概念:
文件描述符(FD):非负整数,用于标识进程打开的文件、套接字等资源。
与 inode 关系:FD 指向内核维护的打开文件表条目,最终关联到文件系统的 inode(存储元数据)。
作用:
统一接口:通过
read()
、write()
等系统调用操作所有资源(如磁盘文件、网络套接字)。资源隔离:每个进程维护独立的 FD 表,避免冲突。
TCP 三次握手,五层模型和七层模型
TCP 三次握手:
过程:
SYN:客户端发送 SYN 包(序列号
x
)。SYN-ACK:服务端返回 SYN 包(序列号
y
)和 ACK(x+1
)。ACK:客户端发送 ACK(
y+1
),连接建立。目的:确认双方收发能力,同步初始序列号。
网络模型:
OSI 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 五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合并会话层、表示层)。
核心区别:OSI 理论性强,TCP/IP 更贴近实际协议(如 HTTP 位于应用层,TCP/UDP 在传输层)。
HTTPS 和 HTTP 的区别
加密与安全:
HTTP:明文传输,易被窃听或篡改。
HTTPS:通过 SSL/TLS 加密数据,支持身份认证(CA 证书),防止中间人攻击。
协议细节:
端口:HTTP 默认 80,HTTPS 默认 443。
性能:HTTPS 因加密计算增加延迟,但现代硬件优化后差距缩小。
TCP 和 UDP 的区别
连接与可靠性:
TCP:面向连接,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可靠传输,支持丢包重传、流量控制。
UDP:无连接,不保证可靠性,适合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如视频流)。
头部开销:
TCP:头部较大(20 字节),包含序列号、确认号等字段。
UDP:头部仅 8 字节,开销小。
适用场景:
TCP:Web 浏览(HTTP)、文件传输(FTP)。
UDP:DNS 查询、在线游戏、VoIP。
说一下 go 的 chanel,了解 CSP 模型吗
Channel 是 Go 语言中用于 goroutine 间通信 的核心机制,本质是一个类型化的队列,遵循 先进先出 的规则。
CSP 模型是一种并发编程模型。它强调通过通信来共享内存,而不是通过共享内存来通信。CSP 模型基于 goroutine 和 channel 实现的。在 CSP 中,在 Go 中是 goroutine 是独立的,它们之间通过 channel 传递消息来协作,而不是通过共享变量。
什么是死锁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或线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陷入一种互相等待的僵局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互斥(Mutual Exclusion)
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独占使用(如打印机、文件锁)。
持有并等待(Hold and Wait)
进程已持有至少一个资源,同时又在等待其他进程持有的资源。
不可抢占(No Preemption)
资源不能被强制从持有它的进程中剥夺,只能由持有者主动释放。
循环等待(Circular Wait)
存在一组进程链,每个进程都在等待下一个进程所持有的资源。
(例如:P1 等待 P2 的资源,P2 等待 P3 的资源,P3 等待 P1 的资源)
技术选型,为什么选择 ETCD 作为服务注册中心
我觉得一个服务注册中心需要具备高可用性、一致性和快速响应等特点
ETCD 是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键值存储系统,通常用于服务发现。
ETCD 使用 Raft 算法实现强一致性,确保集群中所有节点的数据实时一致,避免服务注册信息出现分歧节点故障时自动切换 Leader,保证服务注册中心持续可用。
所有操作均持久化到磁盘,即使宕机也能快速恢复,避免注册信息丢失。
客户端可通过 Watch API 实时监听服务实例的注册、注销或状态变化。
服务消费者无需轮询,降低网络开销,提升响应速度。
与其他类型的中间件对比
ETCD 的读写性能高,尤其在大规模数据操作时。
轻量级 :ETCD 的部署和维护成本更低。
ETCD 提供基于 HTTP 的 RESTful API,支持 JSON 格式的数据交互,对开发者更友好
什么是倒排索引,RaringBitmap 和不同 Bit Map 的区别,倒排索引为什么使用 BitMap 而不是 hashMap
普通 Bitmap 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尤其是稀疏数据时,空间效率不高。
比如如果有 100 万个用户 ID,但只有少数几个存在,Bitmap 仍然需要 100 万位的空间,而 RaringBitmap 可能通过压缩减少存储空间。
从时间复杂度对比他们的增删改查操作几乎所用的时间几乎相近
虚拟机跟 docker 有什么区别
架构与资源隔离方式• 虚拟机:基于硬件虚拟化技术(如 Hypervisor),每个虚拟机需独立运行完整的操作系统(Guest OS),包含内核、系统库等。
• Docker:基于操作系统级虚拟化,容器共享宿主机内核,仅隔离文件系统、进程、网络等资源,无独立操作系统。
资源消耗与性能
• 虚拟机:占用资源多(内存、磁盘空间等),启动速度慢(分钟级),运行需模拟完整硬件环境,性能损耗较高。
• Docker:资源占用极少(初始内存仅 MB 级),启动速度快(秒级),直接调用宿主机内核,性能接近原生。
隔离性与安全性
• 虚拟机:通过硬件虚拟化实现强隔离,不同虚拟机间互不影响,安全性更高。
• Docker:依赖命名空间(Namespace)和资源控制组(Cgroup),隔离性较弱,容器间共享内核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如特权容器可能影响宿主机)。
迁移与部署效率
• 虚拟机:镜像体积大(包含完整 OS),迁移需适配底层虚拟化平台,跨平台兼容性差。
• Docker:镜像轻量(仅包含应用及依赖),通过 Dockerfile 标准化构建,支持跨环境(物理机、云平台等)快速迁移和扩展。
适用场景
• 虚拟机:适合需完全隔离的多租户环境(如不同操作系统应用)、安全敏感场景(如金融系统)。
• Docker:适合微服务架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高密度部署(如云原生应用),以及快速迭代的开发测试环境。
其他差异:
• 创建与销毁速度:Docker 容器秒级完成,虚拟机需分钟级。
• 可管理性:虚拟机有成熟管理工具(如 VMware vCenter),Docker 生态工具链更灵活但复杂度较高(如 Kubernetes)。
欢迎关注 ❤
我们搞了一个免费的面试真题共享群,互通有无,一起刷题进步。
没准能让你能刷到自己意向公司的最新面试题呢。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加我微信:wangzhongyang1993,备注:infoq 面试群。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王中阳Go】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0dd56a60491d1a3db56424707】。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