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智能制造与精益生产的深度融合

作者:积木链小链
  • 2025-02-21
    广东
  • 本文字数:2513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智能制造的时代使命

 

全球制造业正经历一场从“机械替代人力”到“系统赋能人”的深刻变革。在工业 4.0 的浪潮下,智能制造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通过数据驱动、人机协同、流程重构,实现制造效率与质量的全面跃迁。然而,智能制造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与精益生产理念深度融合,从“消除浪费”到“动态优化”,最终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制造的“金屋模型”

 

传统的“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在智能制造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智能制造的创新在于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五大要素与数字化系统深度融合,形成“金屋模型”:

 

自动化层:质量管理系统(QMS)安装安灯系统,质量问题进行异常报警,系统自动推送到责任工程师;

全面设备维护(TPM)保障维修计划的准确率;

分层审核(QRCI)进行过程管控与变更控制,降低变更周期与时间;

 

准时化层:物料管理 WMS 系统维持作业标准,提高仓库拣选效率与库存周转率;

计划排产物料拉动看板,缩短订单交期;

人员技能矩阵均衡生产,降低人才培训周期,提高技能匹配程度;

 

车间中的基础五大要素连通智能制造的相关系统,不断地对工艺改善,拉动人员参与,在标准方案的把控下完成生产高品质,生产交期短和生产成本低的精益目标。

 

精益模型的核心就是要“以精益思想消除浪费,以智能技术提升效率”。比如在故障响应方面,新型的监控系统能监控设备故障,缩短故障的响应时间,从而加快整体效率。

 


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结合

 

精益生产作为一个管理理念,追求的是通过持续改进、减少浪费和提高价值创造来实现生产力的提升。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在企业自动化进程中,精益思想已经融入到了生产的每个环节。从手工到机器,再到现代的自动化生产,精益生产始终推动着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企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此时,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更高效的生产,企业必须建立透明且可追溯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在智能化的追求中,企业不仅需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还要通过精益生产实现灵活的交期,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定制化需求。



精益基础是什么?

 

以精益思想推动的精益生产的基础是什么?大致可以分为人才、品质、工具与方法四个部分。

 

人才培养:从“操作工”到“数字工匠”

 

生产的核心要素是“人”。在精益生产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首先要注重管理团队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这包括提升技术人才的能力,建立完善的人才晋升渠道,引入专家团队进行治理,优化人才的布局等。只有打造高效的团队,精益生产的理念才能落地生根。

 

品质建设:防呆机制的全链路渗透

 

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精益生产中,品质控制的方案必不可少。无论是产品的生产流程,还是决策的发布、项目的推动,都需要引入“防呆防错”的机制,确保质量不打折。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检测和数据分析通过质量自动化得到强化,为生产提供实时质量反馈,确保每个环节的精益性。

 

工具改善:经验驱动到算法驱动

 

精益生产强调全员参与的文化。通过自主改善的方式,从点、线、面逐步向全局优化。在工具改善上,首先要进行标准化作业,确保流程、物料和生产步骤的标准化;其次,全面设备维护(TPM)与快速转型(SMED)方法应运而生,帮助减少设备故障和生产周期;最后,精益生产注重痛点问题的快速解决与总结,确保不断循环改进,提升整体生产力。

 

价值方法:端到端的精益闭环

 

精益生产强调的是“断点方法生产”。通过有效的节拍控制和库存管理,避免原料和成品之间的生产断层,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即时出库和先入先出的库存控制方式,有效减少在制品的库存,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同时,制造周期的控制,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节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精益项目实施方法论

 

精益生产的实施不仅仅依靠理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项目管理和操作来落地。精益项目的实施通常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需求分析与方向确认:首先,需要对企业现有的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进行详细分析,明确降本增效的需求,并为项目确定一个清晰的方向。

项目组人员组建:根据精益生产的目标,成立专门的项目组。从不同部门抽调人员,确保项目组成员具备跨部门合作的能力,并对精益生产的目标和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项目工具细化与任务分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精益工具,确保每个项目任务得到合理分配,并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与职能。

项目激励与奖励机制:为确保精益项目的成功实施,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鼓励员工参与并积极推动项目的进展。

项目分组实施与监控:根据既定的计划,项目组应开始分组实施,并定期进行监控和反馈,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达成预期目标。



精益制造的疑问与解答 Q&A

 

Q:精益生产中的节拍控制,怎么保障生产连续不宕机?

 

A:在实际生产现场中,经常会出现某一个工序或者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后续的流程宕机,这就要讲究节拍控制,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去把问题排一个优先度,流程制造业的投料承重控制,用价值论的方法去解决,断层原因分析,不断地跑流程,做到避免断层或是能快速解决断层。

 

Q:网络新工厂,怎么看待 5G 商用?

 

A:在厂区以外的地方,能通过物流方面去追踪定位;在厂区以内的地方,运用 5G 的成本就比较高,不如使用更加便捷好用的 WIFI,5G 网络就决定了必须要连通外网,还需要设置基站,无法使用局域网,对于厂区来说并不好用,所以在使用 5G 的时候要注重使用场景,成本控制或是必要程度。

 

Q:RFID、二维码拍照方式进行点检,要不要做总结考核功能?

 

A:在考虑做这类功能的时候,要考量甲方公司的性质,如果是民营企业是追求效率,在国企方面考虑的是计划与考核,在民营企业中,如果生产任务没有达成直接影响到 KPI 的考核,那么这类功能就非常重要,在国企中考核方式没有这么严格,这类功能就到了可用可不用阶段。

 

通过智能制造与精益生产的深度融合,制造业可以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突破。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智能技术的应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制造业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管理体系,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竞争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头像

分享好用的技术,平台等 2024-10-24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智能制造与精益生产的深度融合_数字化转型_积木链小链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