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你不必读完一本书

用户头像
池建强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4 月 24 日
你不必读完一本书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写点读书的事情吧。经常有读者说,买了书读不完,不读又觉得堕落。买专栏课程也是一样,总觉的要学完,最后成了屯课。其实,这个事情可以换个角度看看


没必要因为没读完整本书感到不安,其实除了小说之外的书,书的价值是平均分散在各个章节的,你只要选取对自己最有价值的部分阅读就可以了,甚至,读了一小部分发现是一本不好的书,可以直接放弃。而有价值的图书,即便没读完,你已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那部分价值了。学习专栏课程也是一样,如果不是初学者,挑自己最需要学习的部分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而不是面面俱到。


一本书,一个课程,一个专栏,设计的时候会照顾更多的读者和用户,其实如果其中的某个章节对你有巨大的帮助,无论是书还是专栏的售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如果每本书你都读完前言,可能就需要反思一下。我知道很多读者都是前言读者,希望你不是。


还有些读书建议可以分享给你。比如,你可以同时阅读多本书。读书看情绪,不同时间段,根据当时的状态读不同的书。好书应该重读,特别好的书应该读三遍。自己读不懂,但是你佩服的人说好的书,隔段时间可以拿出来再看看,也许就会懂了。重复阅读很重要,可以帮助你形成长期记忆。


不同种类的图书可以交叉阅读,比如编程的、管理的、成长的、历史的等等,交叉阅读可以帮助大脑放松,可以产生交叉联想。遇到喜欢的书,最好立刻就开始看,放入书架,很可能产生 read it later 的效应,就是永远也不读了。


为什么要读书呢,其实胡适先生写过,他有三个主张:


第一,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知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就是接受这些人类的遗产。


第二,为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读更多的书。这个观点从技术角度而言有点像元编程,先知编程,才知元编程。首先要读书,然后才能知道怎么读书,读好书,读更多的书。读书写作编程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读书,然后才能读书,能读书,才能多读书。要编程,然后才能编程,能编程了,才可能写出优秀的代码。胡适先生在这里举了个眼镜的例子。带了眼镜,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清楚,远的可以变近。读书就像戴眼镜,眼镜越好,对书的了解力越大,越能学以致用。另外,读书不能怕,怕读书,怕读难书。越难越要去读。事实上,所有你能达到的成就,无一不是跨越艰难险阻才能获取。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应付环境,是智慧思想的源泉。在现实世界里,人们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需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些方法和思想从哪里来?一部分是从书里,一部分是自己实践。


所以,我们要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关于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胡适先生认为,习惯重于方法。读书的习惯有什么?胡适先生认为有三:勤,慎,谦。


持续有效的「勤苦耐劳」是取得成就的基础,做学问更是非勤不可,不能自欺欺人。这让我想到了很多朋友在「值乎」和「分答」上的提问,他们经常问我「我想学习 XXX,您有什么建议和方法」「我想转型到 XXX 领域,您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和效率」等等。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总有人希望能够通过参加一些行业会议,培训课程,创投讲座,就能够找到直抵珠穆朗玛峰峰顶的电梯……别说找不到,就是找到了,您没准备好,上去一开门还不是冻成冰雕一座?对吧。所以我总会给他们提个建议,无论你想学什么,想转到哪个领域,每天规划出 1 到 2 个小时,雷打不动,用来阅读、思考和实践相关领域的知识,半年之后,你不用问我,也会自己找到答案。


慎就是谨慎小心,遇事不肯轻易放过,要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就像编程时遇到的墨菲定律,如果我们觉得程序的某个地方会出 bug,那么上线以后就一定会出 bug,不是在此时,就是在彼时。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拿出追究的态度,一查到底。读书亦是如此。


谦就是谦虚的态度,凡事不能先有成见,总要不分地域、门户、学派、人情,虚心的加以考察思索实践求证,最终再做取舍,才可能有个正确的结论。


好啦,今天就写这么多吧,无论是不是世界读书日,我们都要读书啊。

发布于: 2020 年 04 月 24 日阅读数: 1246
用户头像

池建强

关注

极客时间创始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07.10.10 加入

老程序员,编程、写作、做产品、摄影、打羽毛球,是目前的几大爱好。目前在极客邦创业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你不必读完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