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面效应 - 拒绝别人会产生愧疚吗?
”门面效应“又叫“留面子效应”与”登门槛效应“正好相反,是指在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可以先提一个大忙,等对方拒绝后,再提一个小忙。对方这时候大概率会倾向于接受。同理,知道了这个技巧,也有助于自己思考是否应该帮忙,不是所有的请求都应该接受,学会拒绝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程。
“门面效应”利用的是人们的补偿心理,正如”登门槛效应”所说的那样,人们往往都希望扮演慷慨大方的角色,所以拒绝别人也是一件难事。拒绝一般会让人无法扮演慷慨大方的角色,会让人产生愧疚的心理。
这一效应在美国心理学家西阿弟尼等人 1975 年做的实验中也得到了印证。实验对三组人员做对照组测试。第一组要求被试者腾出大量的时间做某些,当所有人都拒绝时,实验者马上问他们是否同意做别的事情,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对另一组被试者只提出了较小的要求,而对第三组被试者提出可以在两种要求中间选择一个。结果他们同意的百分率分别为 50% 、 16.7% 、 25% 。可见,运用这种让步术的效应是十分明显的。那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了“门面效应”比”登门槛效应“更有用? 我个人认为,其实两者都是一种策略,至于具体在什么场景下使用说明策略,跟使用的人,使用的场景、甚至被请求的人都有关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门面效应”很常见,我们小时候去小店子里买东西,基本上都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俗称砍价。双方各退一步,最后出一个合适的价格就成交了。再比如,你想向朋友借500元钱,可以先向对方提出借2000块钱应急,如果遭到拒绝,那就尝试借500,这时候对方一般为了你这个朋友,会借你500块钱。当然借钱是要还的,如果通过这种套路借钱不还,一传十十传百,你的信誉就没了。我们经常说破坏友谊最好的方式就是向对方借钱。特别是借钱购买一些非必需品。很多人最开始借钱的时候并没有想着不还,但总会出现各种意外让自己没法还钱,最后朋友都没得做了,而且在这个圈子再也没有信用了。仔细想想,真不值。
总结,”门面效应“与”登门槛效应“都是生活中请求别人帮助的一种策略、每个人在具体使用中会有不同的效果。实际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石云升】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f796a805e3768f4461cb78f47】。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 (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