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轻松编写 Rootkit:Linux 内核系统调用拦截技术解析
如何轻松编写 Rootkit - Trail of Bits 技术博客
我们开源了名为 KRF 的故障注入工具,它利用内核态系统调用拦截技术。您现在就可以使用它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假设(及由此产生的漏洞)。快来试试吧!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普通内核模块在 Linux 内核中拦截系统调用。我们将快速回顾系统调用及其拦截意义,然后演示拦截 read(2)系统调用的基础模块实现。
与其他故障注入策略有何不同?
其他故障注入工具主要依赖以下技术:
LD_PRELOAD 技巧:拦截 libc 暴露的系统调用包装函数。存在明显缺陷:
仅适用于动态链接场景(Go 等新语言和静态编译趋势使其适用性降低)
包装函数与实际系统调用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如 open()可能调用 openat(2))
动态插桩框架(如 DynamoRIO/Intel PIN):
允许在函数或机器码级别检测系统调用
带来显著的运行时开销
内核态故障注入规避了上述问题:直接重写实际系统调用,且几乎不增加运行时开销。
系统调用基础
系统调用是内核向用户空间暴露资源的接口,涉及:
I/O 操作(open/close/read/write)
进程管理(fork/kill/wait)
网络通信(send/recv)
特殊操作(ioctl)
与传统函数调用不同,系统调用需要昂贵的上下文切换(x86 通过 int 80h/sysenter 指令触发)。
系统调用表定位技术
Linux 内核通过sys_call_table
数组管理系统调用,但自 2.6 版本后不再直接导出该符号。我们使用kallsyms_lookup_name
接口可靠获取其地址:
系统调用注入实现
基础拦截示例(以 read 为例):
x86 架构需处理 CR0 寄存器的写保护位:
高级应用场景
强制故障注入:
用户定向故障:
数据篡改:
KRF 工具特性
我们开发的 KRF 工具具备:
按可执行文件精确拦截能力
支持完整系统调用"配置文件"操作
实时故障注入能力
完全兼容静态链接程序
替代方案对比
syscall_intercept:基于 LD_PRELOAD 但使用 capstone 反汇编 libc
ptrace(2):用户空间子进程监控方案,存在调试器冲突和性能问题
eBPF/kprobes:仅支持参数记录,无法实现实际拦截
技术说明:本文介绍的 CR0 写解锁机制源自 PaX/grsecurity 的"rare write"实现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公众号(办公 AI 智能小助手)公众号二维码
办公AI智能小助手
评论